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乳糜腹

乳糜(chyloperitoneum)是淋巴系统中的乳糜液异常漏出导致的乳糜液积聚,此病少见,发病原因复杂,可是先天性发育障碍所为,亦可由创伤所致。本病对患者的发育影响较大,及时诊治预后较好。本病可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型和慢性腹膜炎型。乳糜病因复杂,有先天性乳糜和后天性乳糜两类。先天性乳糜淋巴管先天性异常所致,即导管肠系膜淋巴总干或乳糜池等处发育不全、缺如、狭窄......
目录

发病原因

乳糜病因复杂,有先天性乳糜和后天性乳糜两类。

先天性乳糜淋巴管先天性异常所致,即导管肠系膜淋巴总干或乳糜池等处发育不全、缺如、狭窄等致使肠淋巴管压增高,扩张及破裂,或有先天性裂隙。

后天性乳糜可因外伤或手术损伤了淋巴干管导致乳糜的发生在成人,病因以肿和炎症为多,创伤次之。的感染,特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后可继发乳糜;肿纤维束带压迫可使淋巴管阻塞,远侧淋巴管淤滞、扩张、破裂,乳糜

在文献报道中乳糜致病原因的比例有差异。有人统计56例患儿的病因:先天性占39%;其次为特发性(31%),继发于感染者15%,外伤性者12%,肿(3%)。作者历的手术治疗患者19例,外伤者2例(10.5%),感染者2例(10.5%),7例于术中找到漏乳糜的裂,均为1岁婴儿,提示为先天性者,占36.8%,其余约一半的病例原因不明。

发病机制

食物中的脂肪过消化作用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它们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后,被机体甘油三酯,然后以乳糜微粒式进入淋巴管,构成乳糜液的要成分。乳糜液通过肠系膜淋巴管流入乳糜池,再汇入导管,然后进入颈部无。故小肠淋巴管、乳糜池及导管中的淋巴液呈白色乳状液、无臭,呈碱性反应,比重为1.010~1.021,静置后可分3层,上层乳状,中层水样,下层为白色沉淀。白细胞计数约为5×109/L,以淋巴细胞为,培养无细菌生长

乳糜液漏出进入腔刺激腹膜炎发生无菌性化性炎症改变,腹膜肠系膜水肿、肥厚,肠壁浆膜下布满白色细小弯的乳糜管条纹,肠管苍白。组织检查:腹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被覆一层炎性渗出物,管扩张、充、出,并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肉组织成,呈慢性增生性腹膜炎改变。

病理

淋巴肉瘤癌、卵巢癌、胸均可因直接浸润或转移而起较大的淋巴管道梗阻。梗阻处多在乳糜池区,其次在纵隔导管处。梗阻的近侧淋巴管扩大,瓣膜失效,以致乳糜液倒流,管压力增加,壁薄的管道易受损伤而破裂,造成乳糜淋巴结结核压迫或侵蚀淋巴管道,也是乳糜的常见原因。性和放性部伤、部手术中的误伤,都可伤及较大的淋巴管道,导致乳糜外溢。淋巴管道的先天性变异、出现与腔相接的交通支或囊样扩张破裂,也可产生乳糜。有少数原因不明,术中也找不到漏乳糜的部位。

症状

本病可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型和慢性腹膜炎型。

1.急性腹膜炎型 少见,多于大量进食,特是脂肪餐后4~6h发病,为乳糜液突然急速进入腔导致的急性化腹膜炎。表现为急性腹痛,最初腹痛范围广泛,位置不定,有时为绞痛,并逐渐加剧。伴有恶心呕吐部膨胀,全压痛或局限性压痛,常表现为右下或左下局限性压痛和紧张。早期肠鸣音亢进,晚期肠鸣音减弱。常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或溃疡病穿孔。

2.慢性腹膜炎型 乳糜液缓慢漏入腔,对腹膜刺激较轻,炎症反应也较轻,无明显腹膜刺激症状。表现为部逐渐膨隆,体重下降或不增,乳糜性腹泻低蛋白血症养不良,严重者可影响呼吸、环功能。部检查可见腹胀壁静怒张,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液体震颤感阳性。有的可见阴囊积液,或阴囊及下肢水肿

腔穿刺抽出乳糜样腹水是最简单可靠的诊断法。腹水性质、白细胞计数、细菌检查等的特点。

检查化验

腔穿刺抽取乳糜样腹水检查。

1.腹水性质 乳白色,碱性,比重1.010~1.021,静置后分层;苏丹脂肪染色呈阳性反应。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腹水白细胞计数约为5×109/L,以淋巴细胞为

3.细菌检查 无细菌生长

常用影像检查协助诊断。

1.部B型 超声检查可发现大量腹水

2.淋巴管造影 不但可以确定病因,还可确定淋巴漏孔的部位和范围。

鉴别诊断

前没有相容描述。

并发症

乳糜液含有丰富的养,长时间地大量丢失会致机体低蛋白血症,并易继发细菌感染。

治疗用药

(一)治疗

诊断明确应尽早治疗。

1.保守治疗

(1)饮食疗法:先供给低脂肪、中链脂肪酸、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尽量减少长链脂肪酸的摄入。因脂肪饮食可促进乳糜液的漏出率,不利于漏的愈

中链脂肪酸由小肠黏膜吸收后,可以不过肠淋巴系统输送,而直接进入门静。故中链脂肪酸不但可以补充养,而且可以减少乳糜液的漏出。

(2)抽液疗法:腔穿刺抽液疗法,是缓解呼吸困难和减轻腹膜刺激的重要措施。穿刺时应尽量抽出乳糜液,据乳糜液渗出的快慢,一般1~2周抽液1次,有的病例腹水逐渐减少而治愈。

2.手术治疗 手术的的是解除病因,缝扎淋巴管漏或分流手术。对急性乳糜外伤乳糜,有明显的原发病者,如肿所致乳糜,以及保守治疗3~4周无效或病情加重者,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1)解除病因的手术:乳糜可能因炎症、肿纤维束带压迫淋巴总干起。手术应切除肿松解束带解除压迫。马驰等报道1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破裂并发急性乳糜性腹膜炎,术中见腔乳白色液体1200ml,腹水乳糜试验阳性。末端回肠系膜有4个肿大淋巴结,1个已破裂,将其切除,痊愈出院。另1例小肠系膜淋巴管囊肿破裂并乳糜性腹膜炎,手术切除破裂塌陷的囊状物,腔置流管治愈。

(2)缝扎乳糜漏孔:部分病例术中可见后壁肠系膜部附近有裂孔,淋巴液不断自漏孔溢出,应将裂孔缝结扎,并放置流。作者收集19例手术治疗的病例中,9例找到裂孔,均结扎治愈。为了更容易的找到裂孔,有人于术中自肠系膜部注入Evan蓝作淋巴管指示有助于淋巴管。也有人于术前2~5h进脂肪饮食,喂服含苏丹黑的奶,可有助于找裂孔。有人观察到乳糜液基础流率平均为1ml/(kg·h),脂肪餐后流出率可高达200ml/h。

(3)分流手术:对术中找不到病因和裂孔者,可分流手术。最常用分流手术有:

大隐静分流术:即切三角部,游离出大隐静结扎其诸属支,游离长度12~15cm,然后切断,结扎远端,腔最低部位打孔,将大隐静近端返转拉入腔,同腹膜

腔静分流术:是将带有单向活瓣的Leveen管,一端留在腔,另一端自大隐静置入髂静,或在直接置入髂,超过水平或到房,单向瓣使静腔之间保持0.294~0.490kPa(3~5cmH2O)的压力,在压增高时,乳糜液能直接流入静,使乳糜环建立新的平衡。

淋巴结分流术:有人报道将腔肿大的淋巴结横或直切,保留进入淋巴结淋巴管,然后将淋巴结切面与下腔静或髂静或其分支作,而获得治愈。

另外,对找不到的病因和裂孔者,也可仅作流。术后继续采用保守治疗,也能治愈。

(二)预后

本病及时正确的治疗,多数能治愈,近远期疗效良好,很少有复发者。在我们收集的21例中,19例治愈,2例死亡,1例大隐静分流术后2个月,又出现乳糜拒绝治疗而死亡;另1例术中未找到裂孔,用75%涂擦肠系膜部,因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1例随访半年~12年,除1例发育迟缓,智力稍差外,其余病例生长发育良好,无复发。

有人收集文献报道小儿乳糜92例,死亡16例(17%),病死率与病因。特发性乳糜病死率最高,53例中死亡12例(22.6%),所有死亡的病儿均与没有接受特殊治疗,或仅进腔穿刺,或剖手术,以及没有供给低脂肪高蛋白饮食等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食管壁内憩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