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白色。冬芽(混合芽)长角锥形,长约1.5厘米,直径4毫米,芽鳞裸露部分红色,幼枝条白黄色,初有褐色毛,后脱落成无毛。叶互生,宽椭圆形、椭圆形、倒卵形到狭倒卵形,长4-9厘米,宽2-4(6)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被白色柔毛,纸质,羽状脉,侧脉每侧(4)5-6条;叶枯后不落,翌年新叶发出时落下。
伞形花序腋生,总梗短或不明显,长一般不超过3毫米,生于混合芽中的总苞片绿色膜质,每总苞有3-8朵花。雄花花被片黄色,椭圆形,长约2.2毫米,内、外轮几相等,外面在背脊部被柔毛;雄蕊9,近等长,花丝无毛,第三轮的基部着生2具角突宽肾形腺体,柄基部与花丝基部合生,有时第二轮雄蕊花丝也着生一较小腺体;退化雌蕊细小,椭圆形,长约1毫米,上有一小突尖;花梗长约1.2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雌花花被片黄色,椭圆或倒卵形,内、外轮几相等,长约2毫米,外面在背脊部被稀疏柔毛或仅基部有少数柔毛;退化雄蕊长约1毫米,条形,第三轮的基部着生2个长约0.5毫米具柄不规则肾形腺体,腺体柄与退化雄蕊中部以下合生;子房椭圆形,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3毫米,柱头盘状;花梗长3-6毫米,熟时黑褐色;果梗长1-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山胡椒属约100种,东西方均有分布,中国有40种,最北到辽宁(北纬41℃)如三桠乌药,其它如香叶树等,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
产山东昆嵛山以南、河南嵩县以南,陕西郧县以南以及甘肃、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900米左右以下山坡、林缘、路旁。印度支那、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标本分布
河北: | 滦县 |
山西: | 阳城、夏县、翼城 |
辽宁: | 太平 |
上海: | 宝山、浦东新、松江 |
江苏: | |
浙江: | 杭州、桐庐、淳安、建德、临安、宁波、镇海、奉化、永嘉、文成、泰顺、瑞安、湖州、德清、长兴、安吉、金华、武义、浦江、磐安、兰溪、开化、舟山、台州、天台、仙居、临海、丽水、青田、缙云、遂昌、云和、庆元、景宁、龙泉 |
安徽: | 合肥、芜湖、繁昌、蚌埠、淮南、当涂、铜陵、安庆、岳西、黄山、黄山、歙县、休宁、黟县、祁门、滁州、全椒、萧县、舒城、金寨、霍山、池州、东至、石台、青阳、广德、泾县、宁国 |
福建: | 永泰、三明、沙县、将乐、泰宁、建宁、永安、泉州、安溪、永春、德化、云霄、南靖、华安、南平、顺昌、浦城、光泽、邵武、武夷山、建阳、龙岩、长汀、上杭、连城、宁德、霞浦、古田 |
江西: | 南昌、新建、景德镇、浮梁、乐平、萍乡、莲花、九江、庐山、九江、武宁、修水、永修、都昌、彭泽、瑞昌、分宜、贵溪、赣州、赣县、大余、上犹、崇义、安远、龙南、定南、全南、宁都、兴国、会昌、寻乌、石城、瑞金、南康、吉安、吉安、永丰、泰和、遂川、安福、永新、井冈山、袁州、奉新、万载、上高、宜丰、靖安、铜鼓、黎川、南丰、宜黄、资溪、东乡、广昌、上饶、上饶、广丰、玉山、铅山、婺源、德兴 |
山东: | 济南、青岛、枣庄、烟台、济宁、泗水、泰安、威海、五莲、临沂 |
河南: | 巩义、栾川、嵩县、鲁山、新乡、辉县、卢氏、南阳、西峡、内乡、桐柏、信阳、罗山、新县、商城 |
湖北: | 武汉、武昌、郧西、竹溪、房县、丹江口、宜昌、兴山、秭归、长阳、五峰、谷城、保康、荆门、京山、罗田、英山、通城、崇阳、通山、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神农架 |
湖南: | 长沙、攸县、茶陵、炎陵、湘潭、衡阳、南岳、衡南、衡山、祁东、邵阳、邵东、新邵、隆回、洞口、绥宁、新宁、城步、武冈、平江、石门、张家界、永定、慈利、桑植、赫山、桃江、安化、郴州、宜章、永兴、桂东、东安、双牌、道县、江永、宁远、江华、怀化、沅陵、辰溪、溆浦、会同、芷江、靖州、洪江、新化、湘西、吉首、泸溪、凤凰、保靖、古丈、永顺、龙山 |
广东: | 广州、始兴、仁化、翁源、乳源、新丰、乐昌、南雄、惠东、梅州、大埔、平远、蕉岭、河源、龙川、和平、阳山、连山、连南、饶平 |
广西: | 马山、鹿寨、融水、三江、桂林、阳朔、临桂、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苍梧、乐业、昭平、南丹、天峨、罗城、环江、金秀 |
重庆: | 万州、涪陵、北碚、黔江、长寿、江津、南川、綦江、城口、垫江、武隆、忠县、开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 |
四川: | 蒲江、米易、叙永、古蔺、平武、广元、旺苍、剑阁、苍溪、峨眉山、筠连、大竹、万源、天全、宝兴、通江、南江、茂县、黑水、康定 |
贵州: | 贵阳、开阳、息烽、修文、遵义、遵义、绥阳、正安、凤冈、湄潭、习水、赤水、铜仁、江口、玉屏、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松桃、兴义、毕节、金沙、纳雍、黔东南、凯里、黄平、施秉、镇远、天柱、锦屏、剑河、台江、黎平、榕江、从江、雷山、丹寨、都匀、荔波、贵定、瓮安、独山、罗甸、龙里、三都 |
云南: | 会泽、水富、河口、广南、迪庆 |
西藏: | |
陕西: | 西安、周至、户县、宝鸡、眉县、陇县、太白、旬邑、华阴、黄陵、汉中、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安康、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丹凤、商南、柞水 |
甘肃: | 文县、康县 |
青海: | 循化 |
宁夏: | 泾源 |
台湾: | 台中 |
繁殖栽培
种子繁殖。可于果熟期8-9月份随采随播,也可采种后贮藏至翌春播种。
春播:播前要在选好的苗圃地的上施足基肥,细致整地,在保证不受晚霜危害的前提下,宜适当早播。适当早播可增加幼苗生长时间,增强抗性。中国河南适宜春播时间一般在3-4月份,最佳时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当地清明节断霜)。
栽培技术
种类介绍
同属中常见栽培观赏的种:
香叶树,高达13m,叶革质,椭圆形或卵形,长3~13cm;花期3~4月,果实9~10月成熟时深红色。产中国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越南也有分布。
狭叶山胡椒,高达8m。叶椭圆状披针形,长6~14cm;花期3~4月,9~10月果熟。产中国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三桠乌药,高可达10m。树皮棕黑色,小枝黄绿色;叶卵圆形或扁圆形,三裂或全缘,3(5)出脉;花期3~4月,8~9月果实成熟时暗红色或紫黑色;是该属中较耐寒的种。产中国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分布。
狭叶山胡椒Lindera angustifolia W. C. Cheng
红果山胡椒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
更里山胡椒Lindera kariensis W. W. Sm.
无毛山胡椒(变型)Lindera kariensis W. W. Sm. form. glabrescens H. W. Li
更里山胡椒(原变型)Lindera kariensis W. W. Sm. form. kariensis
大果山胡椒Lindera praecox (Siebold & Zucc.) Blume
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
主要价值
园林价值
由于种子繁殖较易,管理简单,可以为城市绿化服务。各种的种子、叶片、果实等富含芳香油、脂肪,或可作药用,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利用其直立性及叶面深绿,秋季变红,冬季枯叶不落的习性,在园林中可作绿篱、林缘或墙垣的装饰。
医用价值
根、枝、叶、果药用;叶可温中散寒、破气化滞、祛风消肿;根治劳伤脱力、水湿浮肿、四肢酸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果治胃痛。
1、治风湿麻痹:山胡椒根一至二两,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牛筋条根、沙头老鹳草、茅草、筋骨草、钻地风、白茅草根、松草。泡酒服。
3、治心腹冷痛:山胡椒根一至二两,黄酒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治疗:劳伤、筋骨酸麻、食纳欠佳、肢体肿胀、痛肿初起、红肿焮痛、风湿麻痹、风热感冒、中风不语。
附方1:中风不语。方药:山胡椒干果、黄荆子各3克。用法:烘干,研粗末,滚开水泡服,每日2次,连服3~5 天。
附方2:喘咳。方药:山胡椒干果 60克,猪肺1副,黄酒30 毫升。用法:加水炖烂,加糖少许,去渣,分2~3次服。
附方3:劳伤,筋骨酸麻,食纳欠佳,肢体肿胀。方药:山胡椒根60克。用法:水煎去渣,加红糖、黄酒适量,分 2次,早、晚空腹温服。
附方4:痈肿初起,红肿焮痛。方药:鲜山胡椒叶、枫树嫩叶、鲜木芙蓉叶各等份。用法:洗净,捣烂敷患处。
附方5:风湿麻痹。方药:山胡椒根50克,猪脚1只,黄酒 120毫升。用法:加水适量,炖烂,分2次饭前服。
附方6:风热感冒。方药:山胡椒嫩叶30克,六月雪25 克,大青叶30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
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罗勒烯(ocimene)约占77.99%,此外还含α-及β蒎烯(pinene),樟烯(camphene),壬醛(nonaylaldehyde),癸醛(capricaldhyde),1,8-桉叶素(1,8-cineole),柠檬醛(citral),对-聚伞花素(p-cymene),黄樟醚(safrole),龙脑(borne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γ-广蕾香烯(γ-patchoullene)等成分。
种子中含脂肪酸,其中癸酸55.27%,月桂酸(lauric acid)占32.21%,还含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
【生物碱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山胡椒属植物内分布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在骨架类型上主要为阿朴菲型、和异喹啉类。
【倍半萜类化合物】含有呋喃环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山胡椒属植物的特性化学成分之一,从骨架类型上,可以区分为桉烷型、开环的桉烷型、乌药烷型、大环倍半萜型和双倍半萜型。
经济
木材可作家具;叶、果皮可提芳香油;油可作肥皂和润滑油。榨油后的渣可制酱油和直接做肥料。山胡椒的鲜、干果实和鲜叶都可蒸锢芳香油,用于香料与化妆品。干果含油40%左右,核仁含油50%以上,是制造工业皂的优质原料。核仁油可提取30%的月桂酸和50%左右的癸酸,还可提肉豆蔻酸等。
观赏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