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地
基本简介
河谷
river valley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类型介绍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侵蚀轮回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形成侵蚀地貌。初期,侵蚀作用以向河流下游为主,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等河道冲平后(V字型剖面),河流侵蚀凹进去的河岸,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加弯曲。最后形成蜿蜒的河道。
形成原因
由沟谷发育而来。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在沟谷汇聚,形成沟谷流水。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由于这样的特点,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下蚀到一定程度,下切到地下海水层,地下水成为沟谷流水补给。当沟谷流水获得地下水稳定补给,至此沟谷成为河谷。(“V”型)
词语拼音
谷地【gǔ dì】
词语释义
地面上向一定方向倾斜的低洼地。如山谷、河谷。
英文释义
valley
词语构成
偏正式:谷(地。
相关信息
青海东部黄河谷地开发整理11万余亩耕地(2014年06月25日 11:38:01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6月25日电(记者何伟)作为国家第一批农业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之一,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3.5亿元,完成建设规模11万亩以上,部分耕地逐步显现效益。
青海东部黄河谷地全长325公里,是全省境内仅次于湟水河流域的第二大人口密集区。为了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质量和综合利用率,改善黄河上游谷地农业生产条件,2010年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全面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农业开发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
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流域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赵雄介绍,2013年8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批相关调整方案,核定项目建设规模63.63万亩,估算投资21.01亿元,比原批准投资增加1.81亿元。整个工程的关键是解决水的问题。一是通过整理,把旱地变水浇地,坡地变梯田;二是通过开发,并与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等相结合,改善耕地条件,提高耕地效益。
“截至目前,黄河谷地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累计到位中央预算资金近8亿元,已完成投资3.5亿元,完成建设规模11万余亩。”赵雄说,项目工程全部完成以后,可新增耕地20余万亩,同时通过开发这些耕地,可容纳15万失地农民、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为其长远生计开辟一条新途径。目前,部分整理开发的耕地已实现“当年耕种、当年收益”。
黄河边的金色谷地(2014年07月12日 10:36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湘君)
同仁,令人陶醉的热贡艺术之乡。这里是摄影、绘画爱好者的天堂。神秘厚重的宗教人文景观、精美绝伦的热贡艺术、神奇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同仁县位于九曲黄河第一湾,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总面积约327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小块农业区,总人口9.07万人,其中藏族占73%。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藏乡民间“六月会”、土族於菟舞、热贡藏戏、唐卡、堆绣、雕塑为代表的“热贡艺术”享誉中外、光彩夺目。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
同仁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存量大、特色浓,这里既有人文古迹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隆务寺,郭麻日古堡、保安铁城山、隆务古城、卧科寺、热贡艺术馆、秀关寺、修关神洞、吴屯寺、年都乎等,又有白雪皑皑、川壑环拱、山势陡峭,被藏区群众信奉为“神山”的阿米夏琼雪山;有群峰叠翠、林海苍茫、流水清澈、鸟语花香,被称为避暑胜地的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有树木葱茏、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的“圣水”曲库乎温泉,自古羌人、土蕃人至今的藏、汉、土、蒙古等民族,都接受过它的洗礼。2010年同仁县被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亚太旅游协会等6个部门评为“中国百强旅游名县”。
同仁县物产丰富,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金、铜、铅、锌、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6种。除此以外,雪莲、冬虫夏草、秦艽、大黄、黄芪等名贵药材也久负盛名,隆务河谷地区独产的黄果梨是生津止咳、清痰化瘀的稀有珍果,由此同仁也被誉为中国的“黄果之乡”。
青海省召开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会议(2012-2-15 14:56:19 来源:人民网)
2月14日,青海省政府组织召开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第三次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回顾前两年工作,对2012年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百万亩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徐福顺出席会议并讲话,青海省副省长、省百万亩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邓本太主持会议。会议要求,相关地区和部门要加强协调,齐心协力,切实实施好重大项目,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真正造福于当地群众。
会上,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同志代表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了2011年的项目实施情况,并对今年工作做了安排。青海省监察厅通报了项目制度落实、目标计划执行情况,青海省审计厅通报了项目审计调查情况,青海省水利厅就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项目进展情况作了专题发言。青海省政府与海东地区、海南、黄南州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以来,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协调管理、落实责任主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田数量明显提升,农田质量得以改善,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