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
形态特征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高10-90厘米。
牛筋草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平展,线形,长10-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
牛筋草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长3-10厘米,宽3-5毫米;小穗长4-7毫米,宽2-3毫米,含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第一颖长1.5-2毫米;第二颖长2-3毫米;第一外稃长3-4毫米,卵形,膜质,具脊,脊上有狭翼,内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狭翼。
生长习性
生长机制
牛筋草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它的生长时需要的光照比较强,适宜温带和热带地区。
生长环境
大多数杂草种子为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均存在一定的休眠,当种子由休眠状态转变为萌动状态时,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氧气、土壤类型及土层深度。当进入生长季节时,种子也开始萌发生长,在环境条件不适宜萌发时,种子休眠,在土壤中多年,仍有生活力。
分布范围
牛筋草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及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多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种植方法
牛筋草杂草可通过有性和无性方法繁殖和增加。有性繁殖通过种子繁殖,无性繁殖通过根、茎、叶或根茎、匍匐茎、块茎、球茎和鳞茎等器官繁殖。杂草可以通过营养繁殖器官散布传播,但主要是通过种子到处散布传播。杂草种子主要是借助自然力如风吹、流水及动物取食排泄传播,或附着在机械、动物皮毛或人的衣服、鞋子上,通过机械、动物或人的移动而到处散布传播。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⒈饲料: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
⒉保土:为优良保土植物。
药用价值
全草药用。性味:甘、淡,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用于防治乙脑,流脑,风湿关节痛,黄疸,小儿消化不良,泄泻,痢疾,小便淋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犬咬伤。
物种危害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