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别络

别络词,指十二正经走邻络脉别络词,指十二正经走邻络脉,属络脉之较大者。十二经脉与任督脉各有一别络,再加大络为十五别络。《难·二十三难》:“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处百病而决死生也。”别络,亦是从经脉中分出来的支,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络脉大络。另外,若加上大络,也可......
目录

概念介绍

别络词,指十二正经走邻络脉,属络脉之较大者。十二经脉与任督脉各有一别络,再加大络为十五别络。《难·二十三难》:“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别络,亦是从经脉中分出来的支,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络脉大络。另外,若加上大络,也可称之为十六别络

基本特点

别络络脉系统中要的部分,亦是络脉干,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导作用。从别络所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即《灵枢·脉度》所谓的“者为孙”。分布于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经脉》所谓的“诸之浮而常见者”。络脉从较大的别络分出后,逐渐细小,同躯干各部组织发生紧密联系。

别络多为斜的支,其分布亦均有一定的部位:

· 四肢部:阴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阳经阳经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阴,以沟通表里,且有路线可补充经脉之不足。

· 躯干部:共有三分布于身前、身后、身侧,即任脉络脉布于部;督脉络脉部,于头上并走足太阳大络布于胸胁部。这样,就加强了人体前、后及侧面的统一联系。

基本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要通过阴经别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的途径,从而沟通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的联系。在别络中,虽然也是进入胸腔和脏相联,但却无固定的系。别络所着重沟通的是分布于体表的阳经和阴

2.统率全身络脉的作用:十二经脉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脉别络的汇集点和枢纽。例如任脉别络布于部,有统率部诸阴经络的作用;督脉别络虽然起于长强,但其头上,太阳,有统率头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大络布于胸胁部,对于推动周身经脉的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不仅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而且加强了全身络脉的联系。

3.渗灌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的孙浮络,从大到小,遍布全身,呈网状扩,同周身组织的接触面甚广,这样,就能使经脉中的,通过别络、孙,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从而充分发挥其对整个机体的养作用。

循行部位

十五别络分布均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别络相互联任脉分布于部,督脉分布于部,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其具体部位如下:

三阴别络三阳别络三阳别络三阴别络其他别络
手 太 阴手 太 阳足 太 阳足 太 阴
手 少 阴手 阳 明足 少 阳足 少 阴
手 少 阳足 阳 明大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牛耳枫子

下一篇 腹腔室隔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