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经外奇穴

指不归属于十四,但具有一定称、固定位置和一定治作用的腧。简称为奇外奇一般都是在阿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其中部分穴位膏肓俞、厥阴俞等,后来还补充到十四中,可见外奇本身又是经穴发展的来源。中文称: 外奇 英文称: extra point;extra ordinary point 定义: 经穴以外,具有固定称、位置和治等容的腧。 所属科: 中医(一级科)......
目录

名词定义

中文称:外奇 英文称:extra point;extra ordinary point 定义:经穴以外,具有固定称、位置和治等容的腧。 所属科: 中医(一级科) ;针灸(二级科) ;针灸总论(三级科)摘要  奇的分布较为分,有的在十四路线上,有的虽不在十四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的系;有的奇并不指某一个部位,而是由多穴位成的,如十宣、四缝、华佗夹等。奇在临床治疗上针对性较强,如四缝小儿疳积;百劳治瘰疬;十二井穴治高热昏迷等。
  历代中医文献有许多于奇的记载。如唐代《千金要》载有奇187个,明代《针灸大成》专列“外奇”一门,收有35。《针灸集成》汇集了144,足以说明历代医家对奇是颇为重视的。1985年在香港的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区第二次针灸标准化工作会议上通过的标准中,收录了以下36个奇:四聪、当阳、印堂太阳迎香、金津、液、聚泉、涌泉、尖、颈百劳、子宫、夹脘下俞、眼、十七椎、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空、小空、八、四缝、十宣、髋、鹤、膝眼、尖、外尖、八、独阴、气喘
  ▲奇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的腧,它既有固定的,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外奇”。这些腧对某些病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经脉线,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之奇,如四聪、四缝、四
  奇的应用,要有两个面:一是用于治疗所在部位的病变,如气喘治哮喘、眼治痛等;其次是治疗远隔部位的疾患,如大小空治疾、二白治痔疮等。奇的作用,同样是通过经的传导,以调整经气的异常变化。奇虽然没有列入十四系统,但其所在的部位并没有离经络分布的领域。

释义

  是在十四之外具有固定称、位置和治作用的腧,简称奇。“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即以十四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系统的腧。这类腧,《黄帝》中已有零记载,如《素问·刺症论》、“刺十指间”、“刺下两”等,后《备急千金要》、《外台秘要》等书记载甚多,至《奇效良》才列“奇”一门。外奇分布比较分,但与经络仍有密切联系,如印堂督脉太阳三焦等。其中少数腧,后来又补充到十四,如督脉的阳、中枢、灵台,膀胱的眉冲、膏肓俞、厥阴俞等。随着针灸术的发展,现代的一些新,诸如阑尾、球后等,亦入外奇之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牛耳枫根

下一篇 伏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