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牛耳草

牛耳草 牛耳草,即旋蒴苣苔,Boea hygrometrica (Bge.) R Br.,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广至近,长3~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基部阔楔形,边缘具不规则钝齿,上面绿色,被绿色长茸毛,下面色浅,被棕色毛茸,叶脉凸出。长约10厘米,被棕色毛茸,小花数朵,聚伞状排列;花柄长约8毫米,密被毛茸;萼片5,基部联,裂披针,被毛,长约2毫米;花冠2......
目录

牛耳草·版本一

】绵还阳草、 猫朵、石子、崖青

【拉丁】Boea hygrometrica (Bge.)R Br.(原植物 旋蒴苣苔

【来源】 苦苣苔科旋蒴苣苔植物 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 (Bunge) R Brown,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平《 滇南本草》:“味甘,无毒。”入

【功能治】瘀,止,解毒。用于创伤,跌打损伤,肠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创伤、跌打损伤: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撒患处。肠炎:每次5~15株,水洗脚。中耳炎:鲜品捣烂取汁滴

键词】解毒消肿 跌打损伤

【摘录】《 全国草药汇编》

牛耳草·版本二

【出处】《植物实图考》

【拼音】Niú ěr Cǎo

石胆草(《滇南本草》),翻魂草(《植物实图考》), 蝴蝶草(《全展选编·传染病》)。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朵的全草。春、夏季采。

性味】《滇南本草》:味甘,无毒

【功能治】

①《滇南本草》:捣烂疮。

②《 植物实图考》:治跌打损伤。

【附】治肠炎: 蝴蝶草用凉水洗净,加水500毫升,沸5~10分钟,放温洗脚。成人十至十五株,小儿五至十株,每日一次,连洗二至三天(此药液用后可再加温再洗,洗后无副作用)。(《全展选编·传染病》)

牛耳草·版本三

【出处】出自《植物实图考》

【拼音】Niú ěr Cǎo

【英文】Herb of Hygrometric Boea

】翻魂草、 鹞子、石子、 八宝、猫爪七、菜蝴蝶、 猫耳草牛舌头、小号病毒草、 四瓣草、地虎皮、 膏药还魂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朵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Boea hygrometrica(Bge.) R B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态】猫多年生草本,高7-14cm。均基生,呈莲座状;无柄;叶片厚,近革质;卵形卵形或近,长2-7cm,宽1.5-7.5cm,先端钝,基部略狭成楔形,边缘齿波状,上面被巾伏的白色长柔毛,下面被白色或淡褐色绒毛,上尤密。花葶1-2,高7-14cm,密被短伏毛;聚伞花序有2-10花序梗长10-18cm,被短柔毛和腺状柔毛;苞片2,卵形,长约11mm;花萼钟状,5深裂,裂三角,近相等;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钟状筒,长1-1.5cm,外面疏被短毛,檐部二,上2裂,裂,下3裂,宽卵形卵形雄蕊2,藏,丝扁平, 花药连着,退化雄蕊3,极小;子房卵状长,被短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头状。蒴果,长3-4cm,外面被短柔毛,螺旋状卷种子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320cm的山坡、山谷及山沟边、林下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1.祛、抗菌作用 牛耳草液用小酚红法有明显祛作用,但采用小氨水咳法,镇咳作用不明显。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对金黄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高度抑制作用。对家兔体金黄葡萄球菌感染能降低死亡率并延长存活时间,表明有治疗作用。[1]2.毒性 牛耳草液150g/kg给小和75g/kg给小腔注射,观察15d末发生异常或死亡。30g/kg给小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15d,第16d处死解剖,仅见气管扩张,而均未见异常变化。[1]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

【功能治】瘀止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吐血便血外伤;跌打损伤;聤耳咳嗽

【用法用量】服:汤,9-15g;研粉冲服,每次3g;或浸酒饮。外用:适量,研粉撒;或鲜品捣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捣烂疮。

2.《植物实图考》:治跌打损伤。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合穴

下一篇 华佗夹脊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