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腹腔脓肿

脓肿是指某一间隙或部位因组织坏死液化,被肠脏、壁、网膜肠系膜等粘连包裹,与游离腔隔离,成局限性脓液积聚脓肿可分为脓肿盆腔脓肿肠间脓肿。一般均继发于急性腹膜炎或继发性腹膜炎的各种疾病、部手术和外伤后,原发性感染则少见。脓肿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脓肿:凡是脓液积聚在横下的任何一处,如一次或两侧的膈肌下,横结肠及其系膜的间隙,均称为脓肿......
目录

疾病分类

脓肿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脓肿凡是脓液积聚在横下的任何一处,如一次或两侧的膈肌下,横结肠及其系膜的间隙,均称为脓肿脓肿脓肿最为常见的一种。是继发于腹膜炎的严重并发症。当感染一脓肿都必须通过外科流才能治疗。腹膜淋巴网丰富,故感染易于下,脓肿可以因体任何部位的感染而继发。大部分为腔脓性感染的并发症。常见于急性阑尾炎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及等的急性炎症,这些常并发右下感染。而腹膜外的脓肿,则多来自脓肿的破入,据统计约25%~30%的下感染会发展成为脓肿,另外的70%~75%则多可自,这是因为位于腔上部的腹膜具有强大的抵抗力。脓肿病原菌多数来自肠道,其中大肠杆菌,厌氧菌的感染约占 40%,链球菌的感染占40%,葡萄球菌感染约占20%。但多数是混性感染,即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的致病细菌。

(2)盆腔脓肿盆腔位于腹膜最低部位,炎性渗出物易积于此间,为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

(3)肠间脓肿脓液被包裹在肠管,肠系膜网膜之间,可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由于脓肿周围有较广泛的组织粘连,常伴发不同程度的粘连性肠梗阻、如脓肿穿入肠管或膀胱,则瘘,即脓液从尿道随尿液流出,或自肛门随大便排出。

临床表现

脓肿

全身症状发热脓肿的一大常见症状,表现为持续的高热,搏增快,舌苔厚腻。然后始出现全身乏力衰弱盗汗厌食消瘦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也增加。

局部症状发生脓肿的部位可有持续性的钝痛,深呼吸的时候可加重疼痛。疼痛的位置常常位于肋缘下和剑突下脓肿若位于靠后,则可出现区的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肩部。脓肿刺激膈肌起嗝逆。下的感染可通过淋巴系统回流胸膜反应,出现胸水咳嗽胸痛等不适。脓肿若穿破到胸腔可发生脓胸。近些年由于大量滥用抗生素脓肿的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严重时候可出现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局部皮肤发烫、温度升高。患侧胸部呼吸时胸廓活动幅度变小,肋间隙不如健侧明显。肝脏浊音界扩大升高。约25%的患者脓腔中含有体,可叩击出四层不同的音响区。

盆腔脓肿

盆腔腹膜的面积较小,吸收毒素的能力较差,因此,盆腔脓肿的全身症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却相对明显。在急性腹膜炎的治疗过程中、阑尾炎穿孔或结肠直肠术后的患者,出现体温正常后又再次升高、典型的直肠膀胱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自觉大便排不净)、大便频繁而量少、大便混有粘液、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等,则应考虑到盆腔脓肿的可能。部则多无明显的症状直肠指检可发现肛管括约松弛,在直肠前壁可触及直肠膨隆,有触痛,有时可有波动感。

肠间脓肿

肠间脓肿的患者多表现为化脓性感染的症状,因感染灶相对封隔离,较少起全身反应,发热症状不及上述两种脓肿明显,多为低热。但部的症状与体征则相对突出。患者常出现局限性的腹痛,多为隐痛,并有腹胀等不适,查体可出现部压痛且可触及部肿块。脓肿若咨询穿破进入肠管或膀胱,则瘘,脓液可随大小便排除。此外,肠间脓肿还可发机械性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排便等梗阻正常。

诊断鉴别

急性腹膜炎或脏器的炎性疾病治疗好转后,或部手术数日后出现发热腹痛的患者,都应考虑到脓肿的可能,并需进一步检查。

脓肿部X线肠钡餐检查有助于确定脓肿的部位,下可见占位阴影。因10%~25%的脓腔含有体,故可见液平面。病人取立位,从前后和侧位拍,可发现病侧之横运动消失或减弱,示有下感染,但不一定积脓。还可发现患侧膈肌抬高,并随呼吸运动受限或消失,肋角模糊、消失。野模糊,表示有胸膜反应、反应性胸腔积液部分不张、肺实质变化。脓肿时可出现液平面,约10%的脓肿有产菌的感染,及十二指肠穿孔之体。左脓肿底可因受压下降移位。B超检查或者CT检查对脓肿的诊断及鉴诊断有较大意义。B超检查可明确显示脓腔的大小,部位、深浅度,特是在B超导下进诊断性穿刺,不仅可以帮助定性诊断,并且对于较小的脓肿可在吸尽脓液后注入抗生素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穿刺阴性的患者并不能排除脓肿的可能。

盆腔脓肿已婚妇女尚可阴道做盆腔检查,以鉴盆腔炎性肿块还是脓肿。如果是盆腔炎性肿块或脓肿,可在排空膀胱直肠阴道后穹窿穿刺抽脓,有助于诊断。部B超或直肠B超检查可帮助明确脓肿的诊断、脓肿的大小及位置等,必要时可做CT检查,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

肠间脓肿部X线检查可发现肠壁间增宽及局部肠袢积B型超声波,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确定脓肿的部位及范围。

诊断性穿刺:穿刺的确可以使炎症沿针道播,如穿刺角可以致胸腔感染,所以有些外科医生宁愿探查性切,我们认为在病情重而诊断又不肯定时,可在X线或B超定位导下穿刺,若抽出脓汁则立即切流。实际上脓肿存在时,其肋角大部已有粘连故穿刺脓胸之机会不大。

疾病治疗

脓肿

脓肿起始于感染,如能积极治疗使炎症逐渐消,则能预防脓肿成。因此,半卧位、肠减压、选用适当之抗菌素、以及加强支持疗法等都是预防脓肿的治疗。一旦脓肿必须及早手术流。以防脓肿穿破膈肌脓胸,或破入腔再次成弥漫性腹膜炎,穿破附近血起大出等。手术前一定确定脓肿的位置以便选择流的切和进路。手术避免污染胸腔和腔,并给以输等支持治疗,保病人顺利渡过手术并及早痊愈。脓肿常用之手术流途径有:前肋缘下部,后部、及侧胸部三种。

前肋缘下部流:是最常用之途径。优点是此途径较安全,缺点是脓肿多数偏高偏后,从前壁流不易通畅,前加用负压吸可弥补其不足。对位置较前的脓肿,此手术进路最为理想。法是局麻下做前肋缘下切、切皮肤和层显腹膜后,用长9号针穿刺以确定脓腔位置,若靠上可在腹膜外向上分离至接近脓腔部位,再穿刺抽出脓液后沿穿刺针进止钳以扩大,吸尽脓汁,置管流。若脓肿在切附近,可直接流,不要进入腹膜腔去分离脓肿周围之粘连,以防浓汁进入腔造成腹膜炎。

流途径:此途径适用于左右下靠后部的脓肿,即使是右上间隙靠后的脓肿,也可采用此流途径。,法是在局麻下沿第十二肋做切,在膜下切除第十二肋,平第一椎棘突平面横肋骨床,然后进入腹膜后间隙,用粗针穿刺找到脓腔,再用手指插入脓腔排脓。手术尽可能在直视下进,避免误入胸腔。

侧胸部流:适用于右上间隙的高位脓肿,此途径须过胸腔肋角部分,除非原有胸膜疾病此处已粘连,否则均应分二期进。第一期在侧胸部第8或第9肋处做切并切除一小段肋骨直至胸膜。然后用碘仿纱布和纱布填塞伤,使起周围粘连一周后再第二期手术时即可在穿刺定位后,切已粘连的胸腔肋角,直达脓肿置管流。

盆腔脓肿

盆腔感染尚未脓肿时,可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治疗,热水坐、理疗,或用温水灌肠(41~43℃),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反复肛指检查,一旦脓肿成肛指即触到包块软有波动感。应立即盆腔脓肿流术。手术法是使病人在手术床上取石位,用肛镜显直肠前壁在包块波动处用长粗针头穿刺。抽得脓液后,穿刺针暂不拔出,用尖刀沿穿刺针向切一小,再用直止钳插入脓腔扩大,放尽脓液后,放置软橡皮流条流。术后第3~4天拔去流物。对已婚妇女,脓肿阴道突破者,可阴道后穹窿切流。

肠间脓肿

确诊而又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剖探查流术。

疾病预防

阑尾切除术后脓肿成,因与手术处理失误有,且后果较为严重,因此,应着重加以预防。

1.急性阑尾炎穿孔所致之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术中吸净脓液、切除阑尾后,应常规冲洗腔(可用0.9%氯化钠溶液500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或卡那霉素0.5g),右髂凹(必要时连同盆腔)放置烟卷流条。术后应给予大抗生素控制感染。

2.阑尾炎症较重,周围之炎性坏死组织清除不完全时,右髂凹应放置烟卷流,术后给予大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3.阑尾部及盲肠壁炎症坏死严重,残端结扎不牢靠,有粪瘘之可能时,除腔应放置烟卷流外,最好将回盲部处理,待炎症消退后再放回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腹腔肺吸虫病

下一篇 郄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