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脑
入药部位
脑。
性味
味甘,性温。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1、治偏正头风,不拘远近,诸药不效者:白芷、芎䓖各三钱。为细末,以黄牛脑子搽末,在上瓷器内加酒顿熟,乘热食之,尽量一醉。醒则其病如失。(《纲目》引《保寿堂方》)
2、治男子妇人,腹痞满脾积:蒸饼(先用发酵者五六个,阴三宿,擘碎晒干,为细末),皮硝一斤(为细末),黄沙牛脑子一个(鲜者去了脑皮、红筋,捣细用滓滤过,入硝末和丸)。上一处和匀,酵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好酒送下,日进三服,忌食生冷物,鸡猪肉、酢、韭、豆、麦麸、青菜。
3、治气积:沉香、砂仁、轻粉各三两,牛脑子一个(用好酒浸一宿,去筋膜),公鸡肫(连皮黄、去筋)、皮硝一碗。上牛脑子同鸡肫,好酒浸一宿,后入沉香、砂仁、皮硝。杵千下,用生铜锅文武火炒干,为细末,后入轻粉。每服一二钱匕,空心烧酒服,日进三服。(2-3方出自《普济方》)
4、治五劳七伤所致吐血、咯血:水牛脑一枚(涂纸上阴干),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两。同熬干为末。每空心烧酒服二钱匕。(《纲目》引《乾坤秘韫》)
用法用量
禁忌
采集加工
形态特征
1、黄牛:体长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2、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切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长环境
黄牛: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水牛: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