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指喷嚏或咳嗽压增高时出现不自的尿液自尿道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压增加时不自溢尿。体征是压增加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地从尿道流出。尿动力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压增加而无逼尿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症状,其中约5......
目录

流行病学

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

主要病因

压力性尿失的相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年龄与尿失的相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退性变等有。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进展。

生育

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的发生呈正相性。年龄过大生育者,尿失的发生可能性较大,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危险性要大,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催产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的可能性,大体重胎儿的母亲发生尿失危险性也大。

盆腔脏器

压力性尿失和盆腔脏器垂紧密相,二者常伴随存在。盆腔脏器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的发生有

肥胖

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的机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的发生率。

种族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与压力性尿失有较明确的相性,压力性尿失患者患病率与其直系亲属患病率显著相

病理生理

压力性尿失病理生理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前的研究,与下列因素有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粘膜的封功能减退,尿道固有括约功能下降,盆底肉及结缔组织功能下降,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诊断方法

据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症状,即大笑、咳嗽、喷嚏或走等各种程度压增加时尿液溢出,停止加压动作时尿流是否随即终止即可明确诊断。

专业的诊断还应包括必要的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压力诱发试验,尿垫试验和尿失问卷等。还应注意与急迫性尿失和充溢性尿失等常见尿失相鉴

据临床症状,可将压力性尿失分为三度:

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压增加时偶发尿失,不需佩戴尿垫。

中度: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疾病治疗

良好生活

减肥,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

盆底训练

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法,较共同的认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可参照如下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此法便易,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药物治疗

要为选择性α1-上腺素受体激动,可刺激尿道平滑α1受体,以及刺激躯体运动神经元,增加尿道阻力。副作用为压、心悸头痛、肢端发冷,严重者可发作。 常用药物:米多君、甲氧明。米多君的副反应较甲氧明更小。此类药物已被明有效,尤其并使用激素或盆底训练等法时疗效较好。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要适应征包括:

(1)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

(2)中重度压力性尿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3)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4)伴有盆腔脏器垂等盆底功能病变需盆底重建者,应同时行压力性尿失手术。

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放手术,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等优点,要的式有TVT,TVT-O,TOT等。并症要有尿潴留,膀胱损伤,吊带侵蚀等,但发生率很低。

男性方面

男性下尿路解剖结构与女性不同,自然发生压力性尿失极其罕见,一般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率<1%)和前列腺治术后(发生率 8-40%)。大部分患者正确的盆底训练后可明显缓解,严重者可尿道粘膜下注射药物或男性吊带手术治疗,但疗效不太满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

下一篇 牛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