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血尿

血尿是指离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原因有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或肿外伤、药物等,对机体影响甚为悬殊。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发......
目录

症状起因

(一)泌尿系统疾病

小球疾病如急、慢性小球肾炎、IgA肾病、遗传性肾炎和薄基底膜肾病;各种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多囊管异常、尿路憩室、息肉和先天性畸等。

(二)全身性疾病

血尿1、感染性疾病:血症、流性出热、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等。

2、液病: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性紫癜过敏紫癜友病。

3、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多动脉炎、炎、类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损害时。

4、心血管疾病:亚急性感染性膜炎、急进性压、慢性力衰竭、动脉栓塞和成等。

(三)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急性盆腔炎脓肿宫颈癌输卵管炎、阴道炎、急性阑尾炎、直肠结肠癌等。

(四)化物品或药品对尿路的损害

如磺胺药、吲哚美辛、醇、、镉等重金属对小管的损害;环磷酰胺起的膀胱炎;抗凝肝素过量也可出现血尿

(五)功能性血尿

平时运动量小的健康人,突然加大运动量可出现运动性血尿

常见疾病

急、慢性小球肾炎、IgA肾病、遗传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性紫癜过敏紫癜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多动脉炎、炎、类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急进性压、慢性力衰竭、动脉栓塞、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急性盆腔炎宫颈癌输卵管炎、阴道炎、急性阑尾

诊断

(一)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

1、血尿需要与摄入某些食物或药物色素如甜菜、氨替比林、酚磺酞、酚溴酞钠和在碱性尿中的山道年或大黄起的红色尿相区。此外,由于卟啉代谢障碍所起的紫质尿,尿色亦可呈红色。这些情况的尿液与血尿不同,多为均匀而不混浊,无沉淀,震荡后不呈云雾状。镜检无红细胞,隐试验阴性。

2、血尿也需要与血红蛋白尿相区:临床所见的血红蛋白尿绝大多数因溶血起,要的病因型不的输、感染性疾病(如恶性疟疾伤寒、魏氏梭状胞杆菌感染)、药物、毒物、损伤和6-磷酸葡萄氢酶缺乏所起的蚕豆病;也有少数血红蛋白尿实质溶血溶血所致,前者发生在梗死,后者则因尿液渗透压很低而使红细胞溶解所起。血红蛋白尿亦表现为均匀不混浊,放置后无红色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或仅见少数红细胞,隐检查则为阳性。

3、血尿还需要和月经子宫阴道或肛门出污染尿液、诈病血尿以及和排尿无尿道等情况进

(二)判断出部位

1、肉眼血尿:可血尿和排尿的系而分为全血尿、初血尿和终末血尿。全血尿指排尿的全过程都是血尿,病变的部位在膀胱膀胱以上。膀胱血尿色较鲜红。如出较多时,可状不规则块。输尿管血尿暗红色,排出的块呈长条状。初血尿指排尿始时为血尿,以后尿血色逐渐变淡或消失,提示病变在前尿道膀胱颈。终末血尿指排尿终了时才出现血尿,提示病变在膀胱底部或后尿道

2、镜下血尿:可以通过尿三杯试验收集尿液标本,并分显微镜检查,以大概了解血尿的来源。

3、尿沉渣镜检和尿蛋白测定:可有助于区小球、间质病变和后性血尿

(三)仔细询问病史、分析伴随症状血尿的伴随症状

1、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排尿次数增多谓之尿频尿频可由尿量增多或膀胱容量减少起。临床上所见的尿频,多因膀胱黏膜炎症所致。

2、腹痛血尿伴有部疼痛者,最常见的病因为尿石症。输尿管结石移动产生梗阻时可肾盂输尿管平滑的强烈痉挛,表现为侧部和上部阵发性的剧烈疼痛,沿输尿管向放射至下部外生殖器或侧,称为绞痛。其他原因的如有块阻塞输尿管亦可绞痛。

3、部肿块:单侧部肿块应考虑为积水及下垂等。双侧部肿块应考虑为多囊部肿块应注意鉴是否为膀胱尿潴留,可在导尿后再进检查。

4、水肿压和蛋白尿:应考虑为肾炎肾病,常伴有功能损害的表现。

5、其他部位出:多见于感染性疾病、液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

(四)特殊检查

据病史、体检、尿液分析和功能检查的发现采用必要的特殊检查。

鉴别诊断

(一)无痛性血尿的鉴诊断

无痛性血尿也称无症状血尿,即除血尿外无其他不适。无痛性血尿常见于下列疾病,其诊断与鉴诊断如下:

1、肾癌

肾癌是常见的,多发生于40~60岁,血尿、疼痛、肿块又叫肾癌三联征,发生三联征表明大多数病人已处肾癌晚期。肾癌病人常以反复发作的无痛性全程血尿为首发症状,甚至是惟一症状,约70%病人是肉眼血尿。出现血尿表明肿已侵及肾盂盏。少数病人除了三联征还可伴有压、发热张,确诊要靠影像检查,脏呈不规则增大,肾盂盏变、移位,在肿块处,B超可见均质与非均质的团块状回声,CT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影,X线造影可见“蜘蛛腿样”改变。

2、肾盂

肾盂最常见是移上皮的乳头状或移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约占7%,腺癌更少。肾盂血尿发生率占90%,是首发症状,表现为频繁发作的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常伴条状块。肿较小时,超声检查无意义,要靠逆性尿路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及显影边缘不规则,插管时收集患侧肾盂尿作肿细胞检查,可帮助确诊。

3、膀胱

膀胱癌病人的血尿,特点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70%~90%伴块,有时块堵塞尿道或肿生长在颈部可起排尿困难、尿潴留,肿侵犯输尿管起上尿路梗阻,肿侵犯三角区可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癌最首选的检查法是B超,最可靠且常用的办法是膀胱镜检,直视下可见肿块的态、大小、部位、数量。

4、薄基底膜肾病

此病是遗传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血尿大多数是持续性镜下血尿,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后有肉眼血尿,病人一般无蛋白尿、浮肿、压,功能正常,尿生化、影像检查均正常,组织光镜检查也正常,惟一病理改变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小球基底膜呈弥漫性变薄。

(二)血尿伴绞痛的鉴诊断

血尿伴疼痛是泌尿系结石的基本特征,除了下列常见情况外,肿坏死组织落、结核、肾盂肾炎等也可出现疼痛并有其伴随症状,应与结石

1、结石

结石一般为部钝痛,持续性存在或阵发性加剧,若结石移动可起绞痛,一般为镜下血尿或尿检正常。在剧烈运动或绞痛后,血尿加重或出现肉眼血尿,B超、X线检查易明确诊断。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多为绞痛,是由于结石嵌顿输尿管痉挛所致,中上段结石疼痛在部或上部,下段结石疼痛位于下部,多有向会阴的放射痛,可伴膀胱刺激症状,绞痛后可有血尿,多为镜下血尿血尿高峰期在绞痛发作后3~5h,X线可见结石阴影,绞痛发作后立即作肾盂造影,可能患侧不显影,B超除见结石外,还可显示输尿管扩张、积水,部分病人输尿管结石可自排出。

3、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随体位变动,而在膀胱滚动,所致症状也时轻时重,有时无不适或仅有轻度尿频尿急,由于结石刺激膀胱炎症,病人常为终末血尿,在排尿过程中,有时结石突然阻塞膀胱或后尿道,病人可出现排尿中断,疼痛加剧,并放射到会阴部及阴茎头,病人极为痛苦,小儿常用手抓阴茎,此时血尿加重,B超、X线、膀胱镜可明确诊断,有时用金属尿道扩张器检查,有触到结石的感觉及听到碰撞的声音。

4、泌尿系肿

泌尿系肿块在肾盂输尿管成梗阻,可起疼痛,少数病人输尿管痉挛,可发生绞痛,此时常为肉眼血尿,B超检查,可见块及块上尿路扩张征象。

(三)血尿膀胱刺激症的鉴诊断

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多表明病变在下尿路,以急性膀胱炎最多见。其鉴诊断如下:

1、急性膀胱

此病多见于女性,多发生在新婚蜜月或妊娠期或发生于导尿、尿道器械检查之后。病人突然发病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排尿时尿道灼痛会阴部、耻上有疼痛不适,病人多有终末血尿,少数为全程血尿,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脓球、大量白细胞,中段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此病症状明显期止做尿道膀胱镜检查。

2、急性肾盂肾炎

此病多见于女性,除了尿频尿急尿痛外,常有寒战、高热、伴头痛纳差恶心等全身感染症状,大多伴痛或区不适,区有压痛、叩痛,病人多为镜下血尿,尿常规除红细胞外,白细胞增多或有脓球,部分病人可见白细胞管型,有定位诊断意义,CT检查显示患侧肿大,见楔形强化降低区,从集系统向包膜放射,B超检查,显示皮质质界限不清。

3、结核

结核男性多见,以20~40岁多见,尿频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尿频以夜间为甚,严重者排尿次数达几十次,似尿失,病人有尿急尿道灼热感。这些膀胱刺激症状早期是由于脏排下的脓尿刺激所致,晚期则是结核性膀胱炎或膀胱挛缩所致,病人为终末血尿,如液来自脏则为全程血尿,病人反复出脓尿,尿中有时有干样物质。少数病人有低热、消瘦结核中毒症状,24h尿沉渣直接涂抗酸染色后找结核杆菌阳性率达70%左右,尿PCR检查结核呈阳性,X线造影显示系统有破坏征象。

4、急性细菌性前列腺

病人表现有五类症状。一是全身感染症状,病人突然发热寒战、乏力、纳差;二是膀胱刺激症状,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三是血尿要是终末镜下血尿;四是直肠刺激症状,有骶部疼痛;五是梗阻症状,排尿费力,甚至前列腺脓肿急性尿潴留,肛查前列腺触痛明显,急性期止作前列腺按摩。尿三杯试验,第3杯尿有大量白细胞及脓球。

(四)血尿部肿块的鉴诊断

血尿部肿块:单侧上部肿块多为结石伴积水、损伤出下垂、囊肿、异位等;双侧上部肿块常为多囊、先天性积水;下部肿块则应考虑尿潴留或膀胱、盆腔肿。其鉴诊断如下:

1、结石伴积水

结石伴积水者一般病程较长,平常病人有轻度痛,剧烈运动后加剧,少数病人结石嵌顿,积水逐渐成加重或结石导致了不完全性梗阻,可无明显症状,极少数病人积水可达万余毫升,因部肿块压迫腔脏器出现相应症状而就诊。血尿多位全程镜下血尿并感染时血尿可能加重。

2、损伤出

此类病人表现为受伤后出现明显全程肉眼血尿,轻度挫裂伤,包膜未破一般不会出现部肿块。严重损伤,包膜破裂,出量大,短期部肿块,病人常伴痛、休克腹膜刺激症状,B超、CT是首选助检查办法。B超显示下列特点,破裂可见肾盂盏、回声光点乱,肾盂时呈肾盂盏光点分离,肿,可见低回声暗区,CT可显示实质的裂伤部位、程度、尿外渗肿范围以及有无管损伤。

3、下垂

下垂多见于瘦高的妇女,右侧约占80%,病人由于久站或劳累可有患侧部酸痛或牵扯痛,平卧后疼痛缓解,病人多为镜下血尿,可有间歇性、暂时性压及肠道症状神经衰弱症状

少数病人可发生迪特尔危象(Dietlcrisis),即走或剧烈运动后,脏突然下垂,使管或输尿管发生急性扭转,脏缺病人突然出现急剧的上部或部绞痛,并向下部放射类似的绞痛,且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出冷汗搏增快、压下降等。体检触及的肿块可上移,B超、CT、X线检查对比站立位与平卧位脏位置可确诊。

4、多囊

多囊是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表现有痛、血尿部肿块、上尿路感染、压、并发结石、慢性功能不全,其中以部肿块最常见,发生率达80%,双侧触及肿块者占发病总数的50%~80%。肿块表面不平,呈结状,有一定张力,稍可活动。血尿产生原因是囊肿压增高,过度牵拉囊壁管致破裂或继发感染结石所致,所以血尿为间歇性镜下血尿或无痛性肉眼血尿

(五)特发性血尿的鉴诊断

有一些病人以血尿诉,全身情况良好,没有其他泌尿系统症状过系统检查未能查明病因,常泛称之为“特发性”血尿。此类血尿约占临床病例的1、3%,男多于女性,年龄20~40岁。

特发性血尿可能是由于病变尚属很早期,可在严密的随访观察中获得确诊。另一些可能是表现不典型的肾炎多年观察并无功能改变,确诊有赖于活体组织检查,但因穿刺为创伤性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

1、小球疾病

近年来发现,不明原因血尿的青年病人,病因小球疾病。其中IgA肾病和薄基底膜性肾病相当常见,需要依赖活检确诊。IgA肾病活检免疫荧光检查以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或只有IgA,呈融块状或在颗粒状沉积物为特征性表现,但需排除继发性因素可诊断此病。薄基底膜性肾病又称家族性良性血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0%的患者有家族史。活检电镜以发现小球基底膜明显变薄为特征。

2、微结石

此类结石体积小、密度低,加上脏随呼吸运动及输尿管蠕动,X线、B超检查往往不易发现,部分微结石可随尿液排出,CT薄层扫描有时可发现。

3、管系统疾病

管系统疾病常以血尿为惟一表现而无其他症状,青少年和儿童多见。确诊依赖于选择性管造影。管病变如肾盂输尿管张、动一静瘘、下腔静先天性畸成等,都是上尿路出的重要原因。这些管病变可流淤滞、组织缺氧、感染、管破裂,甚至肾盂通道,从而导致血尿发生。有人认为,在盏部位的静与集系统中间有一层很薄的隔膜,将两侧分。任何一侧压力增高,都会造成两侧压力不均起隔膜破裂出

4、运动性血尿

病理生理机制与运动时膀胱因撞击、挤压、管牵扯的机械性创伤液流量减少、管收缩所致的小球通透性增加有。运动性血尿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1)运动后突然出现血尿,其血尿程度与运动量有明显相性。

(2)血尿不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

(3)生化检查及影像检查等均正常。

(5)血尿一般在运动后1~3天消失。

(5)运动后血尿可多年反复出现,但属自限的良性过程,预后良好。

(6)血尿在跑、跳项和球类运动后多见。

5、血尿

多见于避孕药的年轻妇女。临床表现为反复肉眼血尿区钝痛、无或有轻度蛋白尿。实验室检查发现纤维蛋白多肽A水平升高;痛发作时,核素动态显像表现为段性活检显示正常小球,动脉壁增厚,偶有免疫球蛋白沉积。远期预后未明确,有些病人停服避孕药物或用抗凝治疗后,症状可减轻。

6、“胡夹子”现象

即左被夹在肠系膜动脉动脉之间。男性常伴张。

(六)血尿伴其他症状的鉴诊断

1、血尿水肿压、倾向等全身症状

血尿伴全身症状,多表明血尿原因为实质疾患或液疾患。实质疾患如小球肾炎、局灶性肾炎等;液疾患如病、友病、减少性紫癜等。这类病人除血尿外,还有原发病的表现。

2、血尿伴下尿路梗阻症状

此种情况病变多在前列腺膀胱尿道。常见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症、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尿道膀胱颈部肿阻塞尿道尿道,也可血尿及排尿困难。

3、血尿发热

临床常见疾病有急性肾盂肾炎结核、流性出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肾盂肾炎女性多见,起病急,畏寒发热部疼痛明显。结核则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常伴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流性出热好发于秋冬季,以发热、出休克损害为特点。钩端螺旋体病则好发于秋季并有流病史,起病急、有寒战发热、剧烈头痛、乏力、腓肠疼痛、结膜充及其不同程度全身出为表现。

另外,肿坏死组织吸收、尿路梗阻伴感染等均可表现不同程度的血尿发热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取新鲜尿液作常规检查,比重低而固定,见于实质损害。

2、大量蛋白与管型见于小球病变。

3、含红细胞淡影与管型,见于实质病变。

4、含大量脓细胞、白细胞,见于尿路非特异性感染、结核、乳头坏死,而结石、肿可有无菌性脓尿。

5、含结晶者如尿酸结晶、草酸盐结晶,见于尿路结石,磺胺结晶见于服磺胺药者,胱氨酸结晶见于胱氨酸结石

6、含坏死组织见于膀胱;含坏死乳头见于乳头坏死。

7、含乳糜块者,见于乳糜尿

(二)X线检查

1、泌尿系平可显示大多数的尿路结石

2、尿路造影可显示输尿管膀胱病变。

3、逆造影时充作对比,可显示隐性结石,注双氧水作对比,可显示乳头炎、孟乳头状。静肾盂造影显影不佳而逆造影不成功者,可穿刺作肾盂造影。

(三)超声波检查

可显示脏位置、大小、结石、积水、囊肿或实质占位病变,膀胱结石、异物、肿及残尿量,前列腺大小、态及肿。B超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检查,据不同的回声图像可较准确地鉴实质性肿块,囊性液体,脂肪组织结石钙化等,彩色多普勒B超,可探测体微小性病变。

(四)放射性核素检查

图可了解单侧肾病变或下尿路病变对功能的影响;扫描与闪烁显像,可了解态、功能与尿路情况,对多囊等占位病变诊断有帮助。

(五)膀胱镜与尿道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导致血尿膀胱尿道病变,从输尿管可了解血尿出自那一侧脏。

(六)CT/MR

对泌尿系肿的鉴、定位、浸润程度及转移进诊断。管造影,它可发现动、静交通、实质病变、管病变,了解损伤的程度及其鉴脏肿性质等。

(七)穿刺活检。

治疗

(一)对因治疗

血尿病人的治疗应强调查明病因,绝不能单纯控制出,而不进一步查明血尿的原因,延误病因治疗。对于许多器质性病变,要及时依不同疾病采取病因的治疗法,若不能明确病因,也必须排除泌尿男生殖系肿,随后定期复查和随访,争取早日确诊,得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二)药物在多数情况下,肉眼血尿所造成的失不是要因素,但肉眼血尿起病人的理恐慌,因此,在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同时,可给予药物。

(三)局部用药

对下尿路出,除全身应用药物外,可局部应用药物止。可导尿管向膀胱灌注盐水或温盐水反复冲洗,有助于止,也可向膀胱灌注硝酸银溶液,使膀胱黏膜收敛,出停止,它适用于膀胱黏膜弥漫性渗。临床上有应用膀胱灌注止的报道。

(四)大量血尿的处理

1、一般治疗:大量血尿时,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减少出成。严重出造成明显失时,给予输、输液。血尿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易诱发感染,应给予抗菌药物防治感染。

2、膀胱镜检加电灼止:绝大多数下尿路出膀胱镜检查加电灼止能控制出

3、气囊导尿管牵压迫止:这一要适用于前列腺病变所导致的后尿道

4、动脉栓塞术:对于一侧上尿路的大出,药物难以控制,病因尚不够明确或病人病情危重,暂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一侧动脉栓塞术。动脉栓塞术有较好的效果,创伤小、恢复快。选择性动脉栓塞可尽可能多的保留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宜选用此法来控制出

5、动脉栓塞或结扎术:膀胱大量出,因病变本身如晚期膀胱癌等无法控制者,应考虑动脉栓塞或结扎术,以控制出,因膀胱管有广泛交通支,单侧动脉结扎效果不佳,宜结扎双侧动脉

6、手术探查:上尿路大出,对无条件动脉造影及栓塞者,或动脉栓塞后效果不好者,或应用药物,输等不能控制出者,宜急诊手术探查。上尿路大量出者,病变几乎都来自脏,据病变情况,选择适的手术法,但多数采取切除术。

(五)膀胱大量块的处理

大量血尿可在膀胱成大量凝块,导致病人排尿困难、尿潴留及充盈性尿失,而且会使下尿路出病灶出加重,正确处理此类情况在急诊工作中很重要。无论何种法清除块,术后应留置导尿管作持续膀胱冲洗,防止液凝结成块。

1、留置导尿管加冲洗:这一法适用于膀胱块不多,且多为小块者。

2、电切镜检查加冲洗:此法是清除膀胱大量块的有效法,并能在直视下看清血块、出点,用水冲洗,能冲出小块的块,块较多时接膀胱灌注器,利用负压加快块的冲出。有时块时间长或块中纤维素较多,单纯冲洗效果欠佳,可用电切袢勾取块或用袢将块像切豆腐样,划成小块再冲洗,冲洗块后电凝下尿路的出点。

临床表现

1、尿色的改变

血尿要表现是尿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据出量多少而尿呈不同色。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量超过1ml。出严重时尿可呈液状。脏出时,尿与均匀,尿呈暗红色;膀胱前列腺血尿鲜红,有时有凝块。但红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细辨。如尿呈暗红色或油色,不混浊无沉淀,镜检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见于血红蛋白尿棕红色或葡萄色,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见于卟啉尿;服用某些药物如大黄利福平,或进食某些红色蔬菜也可排红色尿,但镜检无红细胞。

2、分段尿异常

将全程尿分段观察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段尿观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出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前列腺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脏或输尿管

3、镜下血尿

尿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并可判断是性或后性血尿。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态多样为小球性血尿,见于小球肾炎。因红细胞从小球基底膜漏出,通过具有不同渗透梯度的小管时,化和物理作用使红细胞膜受损,血红蛋白溢出而变。如镜下红细胞态单一,与外周近似,为均一型血尿。提示血尿来源于后,见于肾盂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病变。

4、症状血尿

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而以泌尿系统症状。如伴有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脏。膀胱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5、无症状血尿

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结核,肾癌膀胱癌早期。

注意事项

血尿会造成患者的不安,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每4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出入量及血尿的量及性质。如果患者已置入尿管,在有凝块或组织阻碍排尿时应进膀胱冲洗。教育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控制止痛的使用。可为患者准备诊断性检查,如液及尿液检查、膀胱镜检查、脏X线脏活检。

日常护理

(一)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大量出时卧床休息。

(二)病情观察

1、测量生命体征,每天2次。

2、记录尿量及色。

3、观察每次排尿的色,评估血尿丝还是块,分清是初始血尿、全程血尿还是终末血尿。可采用尿三杯试验法:取3个洁净玻璃杯,嘱患者1次排尿,将前、中、后3段分排入3个玻璃杯中,该实验可初步了解血尿产生的部位。

4、观察伴随症状,如输尿管结石伴有绞痛;膀胱炎和尿道炎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小球肾炎伴有水肿压和尿蛋白

(三)协助检查

遵医嘱采集、尿常规等标本,及时送检并追踪检验结果。

(四)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冲洗尿路、预防感染和块堵塞;但肾炎明显水肿应少饮水,食物以清淡为,如长期血尿者,应多吃含丰富的食物,如牛肉蛋黄、豆制品、菠菜、油菜、海带等。

(五)理护理

给以患者适当的理支持,减轻其焦虑情绪。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三焦经

下一篇 牛角三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