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三焦经

三焦十二经脉之一,三阳之一,与手厥阴心包表里,上接手厥阴心包于无指,下接少阳外眦三焦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其络脉经别与之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冲,末是丝竹空,左右各23。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十一》称为“少阳癣()”;乙种本,即《阴阳十一》称为“()......
目录

概述

图片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十一》称为“少阳癣()”;乙种本,即《阴阳十一》称为“()”。《灵枢·经脉》称为“三焦少阳”。现通称为手少阳三焦,简称三焦

少阳三焦流注时辰为晚上九至十一点(亥时)

心包三焦,为人体的要道,上肢的痹症,以及人体水道不利的水肿病,都是三焦治的病。

厥阴心包与手少阳三焦表里

循行

图片少阳三焦《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皆从手走向头而入,与《灵枢·经脉》所载于上肢部近同。手少阳三焦起始于第四指(无指,小指次指)之末端,上出于第四 、五掌骨之间,沿手到达腕关节部,再向上于前外侧桡骨(外两)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外侧上至肩关节部,与少阳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心包,下穿过膈肌,从胸至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

它的支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出于锁骨上窝(缺盆),再上项部,联系于廓后面,直向上出于廓上角,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

它的又一分支是从廓后面进入中,再出走于廓前面,过客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锐眦),接于少阳

病候

图片《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候只有耳聋一症;乙种本所载“是动则病”中增加“肿”,“是()治其所产病”加上了外眦及颊痛。《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等篇均有此病候的记载,归纳如下:部胀满,小便不通,尿频尿急水肿遗尿,外眼角痛,咽喉肿痛,颊部和后及肩外侧部疼痛,无指运动不灵等。

简介

图片 部位:手少阳三焦起于无侧末端(),沿无侧缘,上过手,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前伸侧两尺骨桡骨)之间,直上穿过肘部,向上外侧,上至肩部,交出足少阳的后面,进入缺盆,于任脉膻中心包,向下通过横,从胸至,属上、中、下三焦。其支,从胸中向上,出缺盆,上走项部,沿后直上,抵于额角,再屈而下面颊部,到眼眶下。另一支,从后进入中,出走前,与前交汇于面颊部,到达外眦,与少阳相接。

穴位分支

图片胸中分支:从膻中分出,向上走出缺盆,至项后与督脉的大椎交会,上走至项部,沿后()上,再屈向下走向面颊部,至眼眶下(颧醪)。部分支:从后()分出,进入中,出走前(过听宫、门等),过上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上至眼外角,与少阳相接。

常用腧穴

图片穴位称: 冲 [井穴]

【定位】:无侧端,指甲角0.1(指

【作用】:疏风清热,醒开窍

治】:①热病昏厥;②咽喉肿痛;③头痛目赤耳聋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成的动、静网;布有来自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可灸。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井穴

穴位称: 液门 [荥]

【定位】:第4、5掌指关节之间的前缘凹陷中

【作用】:清热,疏

治】:

头痛目赤耳鸣耳聋麻痹等头面五官性病症;

疟疾

③手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荥

[解剖]有来自动脉的指动脉;布有来自神经的手支。

[刺灸法]直刺0.3-0.5;可灸。

穴位称: 中渚 [输]

【定位】:在手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作用】:清热,疏

治】:①头痛目赤;②耳鸣耳聋;③咽喉肿痛;②两肩之间痛,腿疼,手指不能屈伸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输

、 液门、 中渚、 阳池、 外、 支沟、 会宗三阳络穴、 四渎、 天井穴、 清冷渊、 消泺会穴、肩、 天、 天牖、 瘈、颅息、 角孙、 丝竹空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痛。

[刺灸法]直刺0.3-0.5;可灸。

穴位称: 阳池 [原穴]

【定位】:在腕横纹中,当指伸侧缘凹陷处

【作用】:清热,疏

治】:①消渴;②疟疾;③腕痛;④耳聋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原穴穴位称: 外 [络穴,八会穴阳维]

【定位】:在前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尺骨桡骨之间

【作用】:祛清热,疏

治】:①热病头痛目赤肿痛;②耳鸣耳聋;③胁肋病,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络穴,八会穴阳维

[配伍]配谷、泽、池、中渚治手拘挛。

[刺灸法]直刺0.3-0.5;可灸。

[附注]三焦原穴

穴位称: 支沟 [经穴]

【定位】:在前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尺骨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和解少阳,疏,通利胸胁。

治】:①便秘;②胁肋病;③耳聋耳鸣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经穴

[解剖]在桡骨尺骨之间,指总伸拇长伸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的桡侧;深层有前侧和掌侧动、静;布有前侧皮神经,深层有前侧及掌侧神经

穴位称: 会宗 [郄穴]

【定位】:在前侧,当腕横纹上3,支沟侧,尺骨的桡侧缘

【作用】:清泄三焦,疏通少阳,舒

治】:①耳聋;②癫痫;③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郄穴

穴位称: 三阳

【定位】:在前侧,腕横纹上4尺骨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疏

治】:①耳聋,暴喑;②齿痛;③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四渎

【定位】:在前侧,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尺骨桡骨之间

【作用】:清泄三焦,疏

治】:①头痛;②耳聋;③暴喑,咽喉肿痛;④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天井 [合穴]

【定位】:在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

治】:①头痛。②耳聋。③瘰疬。④癫痫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合穴

穴位称: 清冷渊

【定位】:在外侧,屈肘,当肘尖直上2,即天井上1

【作用】:清热利湿,疏

治】:①头痛黄;②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消泺

【定位】:在外侧,当清冷渊与会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清热泻,疏

治】:头痛项强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定位】:在外侧,当肘尖与肩的连线上,肩下3三角后下

【作用】:软坚化痰,疏

治】:①,瘰疬;②上肢痹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肩

【定位】:在肩部,肩髃,当外展时,于肩峰后下呈现凹陷处

【作用】:湿,疏

治】:肩挛痛不遂。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天 [经穴]

【定位】:在肩部,肩井与垣的中间,当上角处

【作用】:解表,疏

治】:肩痛,颈项强急。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手少阳阳维会穴

穴位称: 天牖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的后缘

【作用】:风消肿,清热利窍,疏

治】:①头痛项强;②目痛耳聋。③瘰疬。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定位】:耳垂,下颌角与乳突间凹陷处

【作用】:祛,聪通窍。

治】:①耳鸣耳聋;②眼喎斜,颊肿。③牙痛。④瘰疬。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手、足少阳会穴

穴位称: 瘈

【定位】:在头部,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作用】:清热熄风,安镇惊,解痉通窍。

治】:①小儿惊;②头痛耳鸣耳聋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颅息

【定位】:在头部当角孙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作用】:清热熄风

治】:①头痛耳鸣耳聋;②小儿惊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角孙

【定位】:在头部,折廓向前,当尖直上入发际处

【作用】:疏风清热

治】:①痄腮;②;③齿痛;③项强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手、足少阳,手阳明会穴

穴位称:

【定位】:在面部,当屏上切迹的前,下颌突后缘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

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齿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定位】: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之前,颞浅动脉的后缘

【作用】:疏风清热

治】:①头痛耳鸣;②喎。

归经】:手少阳三焦

【类】:手、足少阳与手太阳会穴

穴位称: 丝竹空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

治】:①目赤肿痛,眼睑(闰)动;②头痛;③癫狂痫。

归经】:手少阳三焦

穴位称: 外

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尺骨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尺骨之间,指总伸拇长伸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的桡侧;深层有前动脉和掌侧动、静;布有前侧皮神经,深层有前侧及掌侧神经

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痛,肘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痛;配大椎、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可灸。

[附注]三焦络穴,八会穴-通阳维

临床应用

图片治:侧头、、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部位的其他病。如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后、肩肘部外侧疼痛等

要临床表现:耳聋后疼痛,咽喉肿痛,外眦痛,面颊肿痛,肩、、肘外侧疼痛,小指次指不用,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

病机分析:手少阳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后,出走前,交颊,至外眦。本有病,经气不利,故耳聋后疼痛,咽喉肿痛,外眦痛,面颊肿痛。手少阳三焦经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手表腕,出外两之间,上贯肘,外,上肩,经脉有病,则肩、、肘外侧疼痛,小指、次指不用。三焦持诸,疏通水道,输布水液,三焦气机不畅,则腹胀气化不利液泛滥则水肿膀胱气化失司则遗尿,小便不利。

联系脏腑:属三焦心包

穴歌

少阳三焦,二十三之间。

冲液门中渚,阳池外通连,

支沟会宗三阳,四渎天井清冷渊,

消泺会,肩相联,天处天牖之下,

居先,颅息定而角孙近

丝竹空而禾接焉,门已毕经穴已全。

经穴分寸歌

指外侧端,液门小次指陷忝。

中渚液门上一,阳池腕前表陷看。

腕后二陷,上一支沟悬。

会宗地,斜上一阳络焉。

肘前五称四渎,天井外肘后连。

肘上一罅处,井上一清冷渊。

消泺分肉际,会肩端三前。

上陷中取,天井后一传。

天牖后一立,后角尖陷。

后青看,颅息青络脉之上。

角孙上发下间,前缺处陷。

动脉前,欲竟丝竹空何在。

眉后陷中仔细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牛角腮

下一篇 血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