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经
简介
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 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
疏通解压
因为每人手臂粗细不同,很难刚好以空掌心顺着心包经拍打,因此改用五根指头的指尖敲打、弹压手臂中线。每天早、中、晚各按压1次,每次弹压15个循环。但要避免在空腹时弹压,因为此时身体没有精力,如果再弹压心包经,让气集中至此,反而可能让身体虚脱无力。吃饱后1小时内,也不要弹压心包经,因为此时人体的气血主要集中在肠胃帮助消化,如果转移部份气力到心包经上,可能会让你消化不良。
位于两乳中间的胸腺中央有一个膻中穴,膻中穴虽然是属于任脉的穴道,但它也主掌人的喜乐、高兴等开心的情绪。因此,按摩此处有助于纾解郁闷,让你活得更开心!另外,胸腺与人的免疫系统相关,按揉此处也可增强免疫力。不过,一样要注意空腹时与吃饱后1小时内,不可按揉喔!
心包经在晚上7-9点值班,古人在这个时辰,总与家人相聚,磕瓜子聊天,彼此交流抒发感情。但我们现代人在这个时候似乎不是对着电视,就是对着电脑看,人际关系疏远了,也没办法适时抒发郁闷的心情。建议这时间最好能与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就算只是10分钟,也非常有益!你也可以出门散步,帮助消化晚餐的同时,整理胸中思绪、沉淀郁闷情绪。心包经可帮助你加倍解压,告别一天烦躁,保持好心情入睡,明天也会更有精神!
四.睡前弹拨腋下大筋
摸摸你的腋下,是否感觉到靠近胸口处有一根大筋?当你稍微用点力去拨它时,小指和中指会有点发麻,就表示你拨对了!在这条大筋的下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包经穴道——天泉穴。每天晚上睡前时,你稍稍出点力,拨动大筋15遍,可以帮助缓解郁闷,改善心包经淤滞。
病变表现
腧穴
本经脉腧穴为天池、天泉 、曲泽 、郄门 、间使 、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共9穴,左右合18穴。
天池
Tiānchí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 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天泉
Tiānquán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 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配伍] 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曲泽
Qūzé
[解剖] 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 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 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郄门
郄门等穴。 Xìmén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 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间使
Jiānshǐ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 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内关
Nèiguān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 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大陵
Dàlíng
[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 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劳宫
Láogōng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 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中冲
Zhōngchōng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穴歌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