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糯米条

糯米条 糯米条(拉丁:Abelia chinensis R. Br.),糯米、华六条木,是忍冬科糯米条属落分枝灌木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无危物种。糯米条嫩褐色,老纵裂有时3枚轮生,卵形或椭卵形,基部心形芳香,苞片披针花冠白或红色,漏斗状,果具宿存稍增大萼裂期7-8月,果熟期为10月,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广泛分布,在浙江江西、......
目录

形态特征

分枝灌木,高达2米;嫩纤细,红褐色,被短柔毛,老树皮纵裂有时三枚轮生,卵形至椭卵形急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长2-5厘米,宽1-3.5厘米,边缘有稀疏齿,上面初时疏被短柔毛,下面基部侧脉密被白色长柔毛,上部向上逐渐变小。

聚伞花序生于小上部腋,由多数花序成一锥状簇,总花梗被短柔毛,果期光滑;芳香,具3对苞片苞片披针,具毛;萼筒,被短柔毛,稍扁,具纵条纹,萼檐5裂,裂或倒卵状,长5-6毫米,果期变红色花冠白色红色,漏斗状,长1-1.2厘米,为萼齿的一倍,外面被短柔毛,裂5,卵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丝细长,伸出花冠筒外;花柱细长,柱头果实具宿存而略增大的萼裂

通常为落灌木,某些地为常绿灌木,例如台湾糯米条。

分枝灌木,高达2m。嫩被微毛,红褐色,老树皮纵裂对生,有时3枚轮生;叶柄长1-5mm;叶片卵形至椭卵形,长2-5cm,宽1-3.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稀疏齿,上面疏被短毛,下面沿中脉侧脉的基部密生柔毛。

聚伞花序生于小上部腋,由多数花序成一簇;总花梗被短柔毛,果期光滑;芳香,具3对苞片;萼筒,被短柔毛,稍扁,具纵条纹,萼檐5裂,裂或倒卵状长,长约5mm,果期弯红色花冠白色红色,漏斗状,长1-1.2cm,外具微毛,裂5,卵形雄蕊4,伸出花冠花柱细长,柱头。果长约5mm,具短柔毛,冠以宿存而略增大的萼裂期9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海拔170-1500米的山地常见;长江以北仅在公园、园及植物园和温室中栽培

糯米条喜温暖湿候,耐能力差。北地区栽植,条易受冻害。喜光且耐荫。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有一定适应性,耐旱、耐薄的能力较强,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萌囊、萌力强。

地理分布

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广泛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繁殖培育

糯米条多采用播种、扦插繁殖苗木。种子于秋季成熟后采摘,进沙藏,来 年春季播种,播后30~40天出苗,培育1年即可出圃。扦插可于春季用硬,将条剪成10~ l5cm长的插条,插于沙床上,保持湿度,待生出根系即移入苗床。

夏季可采嫩,保留上部一对 叶片,插于全光雾插床中,保持空湿度,1个月左右即生。移植苗木可在落后或萌前进,为保持苗木生长旺盛,栽培土壤申施入 有机肥,对移植苗适当进修剪。每个生长季增施两次追肥,春季施肥一次,初夏前追施一 次磷钾肥。干旱季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冬季休眠期针对树势进调整修剪,以保 持树条的更新。

栽培技术

糯米条多采用播种、扦插繁殖苗木。

种子于秋季成熟后采摘,进沙藏,来年春季播种,播后30~40天出苗,培育1年即可出圃。扦插可于春季用硬,将条剪成10~l5cm长的 插条,插于沙床上,保持湿度,待生出根系即移入苗床。

夏季可采嫩,保留上部一对叶片栽培土壤申施入有机肥,对移植苗适当进修剪。每个生长季增施两次追肥,春季施肥一次,初夏前追施一次磷钾肥。

播种

后,将催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种子消毒,然后于9月中下旬进播种。播种量在0.7kg/m2,地径、苗高和出苗量最为适宜。播种床面幅为1m,播种后覆土4cm,进轻度镇压。进入10月下旬,采用树和草覆盖床面,厚度为5cm,然后在树上覆盖1cm—2cm厚的土作为冬季防处理,翌年4 月中旬将床面的覆盖物去掉,以使苗木正常生长

(一)播种时间秋播10月上旬~11月上旬;春播4月中旬~5月上旬。

(二)播种法有撒播、条播、点播三种。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覆土4~5cm镇压;条播幅10cm,沟深5~6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覆土4~5cm镇压;点播株8cm×10cm,深度5~6cm,每放一粒种子种脐向下,覆土4~5cm镇压。播种前浇足底水。

(三)播种量撒播、条播的播种量为130~200kg/667m2,点播为100~130kg/667m2。

田间管理

1、灌水:因种实大,覆土厚,就需要一定的湿度,湿度一般保持地表下1cm处土壤湿润即 可,不是特干旱的不必天天灌水,苗木出土前不必浇水,防止 土壤结,造成土困难或种子腐烂而失败。

2、切播种后15~20d出苗,当真出土4时,切断主根,留主根长6cm,可促进须根生长,切后应将土压实并浇水。

3、间苗在苗高进入高生长速生期定苗,间去病苗、弱苗, 疏过密苗,同时补植缺苗断条之处,间苗和 补苗后要灌水,以防漏吹伤苗。留苗密度60~80株/平米。

4、松土、除草,采用人工除草,保持床面无杂草,除草结松土,松土深度2~8cm,以利苗木的正常生长

5、 蒙古栎苗木,当年有3次生长的习性,采用两次追肥,即第一次封后进追肥,约6月20日左右, 硝酸铵每平米5g;第二次追肥在苗木第二次封后进,约7月下旬左右,硝铵每平米7g。

6、起苗:秋季起苗,进控沟越冬假植;春季起苗,可原垄越冬,不必另加防措施。

病虫防治

常见的有斑病和白粉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蛾和蛱蝶危害,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杀。

应用:糯米条为从生灌木条柔软婉垂,树姿婆娑,时,白色小花密集梢端,洁莹可爱,适宜栽植于池畔、路边、墙隅、草坪和林下边缘,可群植或列植,修剪成篱。

养护要点

糯米条”原产中国,喜光,较耐阴,怕强光曝晒;喜温暖、湿候,稍耐;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 中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宜,有一定的耐旱、耐贫瘠能力。“糯米条”的萌蘖力、萌力均很强,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可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

一、此期生长与 生殖生长同时共生,嫩梢、腋间不断。平均温7℃以上时,生长,并生长出幼嫩 花序花序花序叶片退化,长1厘米至5厘米,着生大小花蕾20至30余个。

花序叶片2至8,也着生大小花蕾6至20余个,分生在紫红色嫩腋上。同时,木质化腋已成的花芽也先后放出,全为聚伞花序状。此期白色径4毫米至6毫米,香稍淡。

二、3、4月温回升,此时与嫩梢同时放,香转浓。9月,温降到20℃左右时,新梢先后木质化,出现以木质化花序。木质化对生腋分生的多个复花序,陆续放,繁连续盛。此时淡黄径6毫米至10毫米。因量较大,温适宜,芳香物发量也大,因而香味很浓。

三、当温22℃以上时,已现花芽(蕾)的夏梢,因温高,生长迅速,花芽受到抑制,幼梢新梢现蕾而不现温25℃以上蕾消失,新梢幼梢无蕾也无。但若出现阴雨天,也可出现腋,而成龄树、侧干上,仍有少量不定放。此期是糯米条淡,但因温较高,出现的腋和不定却十分浓郁而幽远。

糯米条的生态特性可概括为:最适于年均温10℃至15℃、最低温-2℃、极端最高温不超过25℃的地种植。喜阳光充足、温凉多湿候,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在中性 偏酸富含 有机质的土壤生长良好,繁。

移植苗木时需带土,并对移栽植株适当修剪整。春季萌前施肥一次,初夏前再施一次磷钾肥。秋季天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

【出处】:始载于 《植物实图考》。

】:条树、小榆蜡、小垛鸡、山柳树、毛蜡子树、 水蜡、 白树。

【药材基源】:为 忍冬科植物糯米条的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 生态环境】:和于海拔170-15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治】:清热解毒凉血湿热痢疾;疮疖;衄;咳吐血便血;流石破天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服:汤,6-15克;或生品捣汁。外用:适量,汤外洗或捣

【各家论述】:

1、 《植物实图考》:条树,江西、湖广山坡极多。丛生,高许,赭,近有刺。附如郁李而短小。梢端五瓣小筒子,似 芫花而白,未时作赭色筒子,一簇百余,不甚鲜明,夏,至深秋犹有之。

2、《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止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观赏价值

糯米条树丛状,条细弱柔软,大团花序生于前,小花洁白秀雅,阵阵飘香,该期正值夏秋少期时间长,香浓郁,可谓不可多得的秋树木,可群植或列植,修成 篱,也可栽植于池畔、路边、草坪等处加以点缀。

1、耐修剪,容易整糯米条发力强,适于修剪整,对条稍加短,便可促发 侧芽萌发,加之叶片较小,节间短,短期便可达树冠紧凑饱满的效果。另外小较软,适攀扎整

2、适应力较强,管理容易。糯米条喜阳,耐性较差,分布于北京河北浙江、等省,北地区也有栽培,仅在冬季温过低稍有冻害。一般可安全越冬。糯米条对土壤要求不严,栽植于普通沙质壤土中即可,水肥管理也很容易,生长期间,只需每隔15—30天施一次完全肥料,便可以促进多发,多

3、观赏价值高。通过修剪、整糯米密,树冠紧凑,未时,观效果均好。进入7月,糯米条陆续,大而密集的白色红色花序布满整个树冠,期可一直延续到10月。花瓣落后,粉褐色萼片长期宿存上,远看好似盛花序,甚为美观。

景观用途

糯米条婉垂,树姿婆娑,密集梢端,色白中带红。既宜园中、池畔、路边、墙隅配植,也可群植作篱、径。若在常绿林缘点缀,则分外悦

本种多而密集,期长,果期宿存的萼裂红色,能耐,为优美的观赏植物园中常栽培

广东乳源的标本云南西畴、砚山的一些标本曾被国的一些者鉴定为新种。但这些均为果期的标本,除较大,革质,较粗壮外,和糯米条没有多大区

人工杂交种大六道木 A. grandiflora (Andre) Rehd. (A. chinensis R. Br. X A. uniflora R. Br.) 为半常绿灌木,萼裂2-5枚,国园间有栽培

六道木属,忍冬科,约30种,大部产东亚,少数产西哥,中国有六道木A.bifloraTurcz.和糯米条A.chinensisR. Br.等9种,大部分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东南和北部较少见。灌木落或宿存,对生,全缘或有齿缺;小而多数,由白色至粉红或紫色,1至数排成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侧,有时成一花序萼片5、4或2,狭长,宿存;花冠管状、钟状或高脚碟状,5等裂;雄蕊4,两两成对;子房3室,但仅1室发育;果为 瘦果状,冠以宿萼。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