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鸟不宿

鸟不宿 鸟不宿:Paliurus hemsleyanus Rehder),正铜钱树,树,金钱树,蔷薇鼠李马甲子植物鸟不宿状为乔木或大乔木,高可达10余米,小光滑无毛,常无刺;互生,具柄,椭卵形或宽卵形。多产于中国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园中常有栽培鸟不宿喜光,稍耐阴;喜温暖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土壤,耐性不强......
目录

形态特征

鸟不宿

灌木乔木,高2-5米,稀达8米,胸径达10-15厘米;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通常淡灰棕色,有黄棕色绒毛,疏生细刺。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长60-110厘米;叶柄粗壮,长可达50厘米;托叶叶柄基部合生,纸质,,长1.5厘米或更长,叶轴无刺或有细刺;羽片有小5-11,稀13,基部有小1对;小叶片纸质至薄革质,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长5-12厘米,稀长达19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有淡黄色或灰色短柔毛,上更密,边缘有锯齿,稀为细锯齿或不整齐粗重锯齿侧脉7-10对,两面均明显,网在上面不甚明显,下面明显;小无柄或有长3毫米的柄,生小叶柄长2-3厘米。

花序大,长30-60厘米;分枝长20-35厘米,密生淡黄棕色灰色短柔毛;花序直径1-1.5厘米,有多数;总花梗长1-4厘米,密生短柔毛;苞片,膜质,长3-4毫米,外面有毛;花梗长4-6毫米,密生短柔毛,稀为疏毛;白色,芳香;萼无毛,长约1.5毫米,边缘有5个三角齿花瓣5,卵状三角,长1.5-2毫米;雄蕊5,丝长约3毫米;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果实黑色,直径约3毫米,有5稜;宿存花柱长1.5毫米,离生或合生至中部;期7-9月,果期9-12月。

生长习性

中国特有种,分布广泛,北自甘肃南部(天水),陕西南部(秦岭南坡),山西南部(垣、阳城),河北中部(小五台山、阜平)起;南至云南西北部(宾川)、中部(昆明、嵩明),广西西北部(凌云)、东北部(兴安),广东北部(新丰)和福建西南部(龙)、东部(福州);西起云南西北部(贡山);东至海滨的广大区域。生于森林、灌丛或林缘路边,垂直分布从海滨至海拔2700米。生长于向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

鸟不宿

繁殖栽培

栽培

种子萌发

鸟不宿楤木的种子具有明显的生理后熟现象,存在显著的休眠特性,不通过种子休眠处理的解除,楤木种子萌发率是很低的,而且发势较低,种子萌动和出的一致性较差,这种生理休眠特性大大增加了楤木人工种植困难,阻碍了其栽培、驯化和大面积的推广。将采收后的新鲜楤木种子自然阴干,用0.1%的洗衣粉水搓洗干净,洗去尘土与杂质,用流动的清水冲洗20分钟,再用馏水冲洗3 次。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 次,吸干水分,用事先配好的200毫克/升的GA3丙酮溶液浸泡楤木种子12小时,然后均匀点播100枚在垫有双层滤纸的直径为12厘米培养皿中,上面覆盖一层细沙,表面适量洒水,保持滤纸湿润,在智能培养箱13-15℃、12小时和低温0-4℃、12小时交替变温条件下层积处理36天,种子萌发率为67%。

幼苗生长

挑选已萌发的健壮种子点播在装有基质的盆中,基质为腐熟的鸡粪、腐熟的牛粪、细土体积1:1:1的比例配制,基质用多菌灵毒土法消毒,每平米用50%多菌灵10克与配好的干基质拌匀,在播种前将1/3药基质撒在盆上作垫土,将种子播在上面后,再将剩下的2/3 药基质作覆土。撒后在基质土壤表面适量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免过干产生药害。在智能温室25℃、7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培育出幼苗。

栽培技术

选地

幼小的楤木苗木部属于细弱肉质,喜好富含有机质、湿润、通气和排水良好的松软土层。楤木又属半阳性树种,而且适应性强,在川地、坡地、荒地都可进栽植,均可成活。所以,20-25℃的二阴坡耕地为楤木栽植的最佳条件。栽植时间一般选择在4月12-15日,此时温度回暖,光照、水分等自然条件成熟,养护的成本也会减少。

栽植

春3月栽植,栽植前进整地,先据种植面积计算所施基肥比例,撒施腐熟农家肥约为50000千克/公顷,然后进30厘米左右的深耕,再据地势规划做垄。深耕时要保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混,达到栽植的土壤条件;坡地要人工整平,据坡度和坡向兴修“鳞坑”,以直径60厘米左右的坑盘为宜,成“外噘嘴里流水”的小地,以促进栽后保墒,陡坡顺着坡向以2米提前画出栽种线,平坦的川地先旋耕耙耱整平,再据地势规划做垄,垄面宽1米,垄长同地长,垄间1米。

栽植时采用矮化密植技术,定植密度为株0.5米×0.5米。据当地物候规律,最好选择阴天,采用1年生苗,晚春4月12-15日进栽植。栽植时先剪掉当年生长干,主根侧根也要据苗的大小适当剪短,然后埋栽植,以掩埋住部为宜,际深度约20厘米,做到苗的舒展,不窝、不土壤墒情好时少浇水或不浇水,其上覆土厚度2-3厘米为宜。植后可进树盘覆黑膜,也可进全园黑膜覆盖,在植株部堆少量土,可起到压膜、防积水等作用,确保苗木成活。

中耕除草

除草是楤木栽培的一项重要工作,当楤木小苗栽植成活后,要据季和草情及时进除草,每年4月、6月、8月和10月都是草情比较严重的时间,至少要集中彻底清除杂除草3-4次,还要定期进松土,保持土壤通气性。在雨水较多的季,要及时沟排水,确保定植的小苗部不腐烂,稳固栽植成果,定植后第二年是键抚育的一年,要及时除草、施肥2-3次,进管理,促进植株及早郁成林。结除草,追施有机肥连续3年,不能施用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最易烧伤根系的化肥,特是移植的第1年楤木小树苗,肉质,受不起化肥的刺激。楤木幼期分枝能力很差,多呈单一干,长到3年时,要及时除萌蘖、整和修剪,使树体上保留3-4个粗壮条,匹配得体的树,有利日后提高产量。

水肥管理

楤木定植和栽植成活后都要多注意水肥的科管理,定植初期要适时浇水,加强水分管理,但不能浇水过量,以用手刨土壤,捏土不沾手为宜,湿度约为60%,保楤木移栽成活率。在5-6月的干旱季,每隔15天喷水一次,11-12月的干旱季每月浇水一次,保水分的利用,每年3月、6月和10月初结松土除草,追施腐熟的畜禽粪肥肥45000千克/公顷或油饼肥1500千克/公顷翻入土中,及时以氮、磷、钾复肥作追肥,也可以在楤木定植间套种大豆、油菜籽、矮向日葵,翌年春季将套种的作物薅割,适当深度埋于楤木间,腐熟育肥来为楤木种植提供绿肥,有利于楤木发、壮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矮化

矮化是木本济作物的栽培技术之一,楤木树种本来就是灌木型和小乔木型,栽培要采用灌木型的矮树密植式种植,通过摘矮化处理后一般成型的后楤木树高控制在50-100厘米,便于春季萌后的生产与采摘.到了秋天,9月要集中进等技术操作成功使其矮化,不然错过季生长过快,到了冬季,条野长使管理和修剪成本增大,同时对来年发和产量提高产生影响。通过技术手段成功使其矮化后,照前提科的管理和计划,每一棵树都要成功培养出2-3个侧,以后加强继续管理和修剪,促使其粗壮,通过两年的管护,在每个侧上再培育出2-3个条,到第三年采摘生产时最后培育10个以上成型的侧照均匀分配的原则,让保留的侧向四面八均匀分布,成良好的采摘面,为第四年进入盛产期打好坚实的丰产基础。

采摘

楤木栽植2年后就可采收,但一般要在3年后集中采收,防治破坏幼树。楤木在木本植物中属于较早萌发顶芽的类型,一般在4月末到5月上中旬,随着温逐渐升高,温度在15-20℃时,楤木条“弹头状”生长、膨大,这个时间楤木顶芽侧芽均长到10厘米左右,已有2-3枚鲜嫩,而叶片还尚未全部伸展,这时就可采收。采收不要过早,过早会对周围还未萌发点造成破损,同时产量较低,采收过晚,叶片全部展秆粗壮影响品质,感变苦,商品价值严重下降。所以,要栽培的时间和技术要求做到科适时采收,保楤木菜的产量和质量。采收时要注意避免碰伤临近未发的嫩,同时注意不能全部采完,要保留适当的生长后备,否则易造成死苗。

物种保护

木由于体富含皂甙、三萜皂甙、含醛类物质,生物碱以及挥发油,自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病虫害相对较少,要受小动物鼢、昆虫蓟马和蚜虫等的危害。

在蓟马虫害的防治上,可用噻虫嗪配制成25%的药液,在喷洒时稀释至800倍,在晴天12:00-16:00喷雾防治,据虫害严重情况适时增加喷施次数,保防治效果。

蚜虫防治可用吡虫啉配制成10%的药液,在喷洒时稀释至2000-2500倍液,集中喷雾防治,防治时要错采摘期,坚决止在采摘前喷药,最好在9-10月提前防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在积水严重的情况下,楤木植株会发生腐、烂病和锈病,可据病害的严重程度情况采用波尔多液喷治,喷治时要抛坑盘土壤小心的将部病害出,掏出腐烂的部和周围污染的土壤,进喷洒,同时要及时沟排水,保持部周围干,等病情好转后再进水肥补充。

要危害地下植株根系,特是新栽植株,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防治可采用灌水淹死,然后用湿土封严探孔,防治要把握好2个危害高峰期,即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展集中防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