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木半夏

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Thunb.)是胡颓子胡颓子植物。落直立灌木,高2-3米,通常无刺,稀老上具刺;幼细弱伸长,密被锈色或深褐色鳞片,稀具淡黄褐色鳞片,老粗壮,鳞片落。膜质或纸质,卵形至倒卵状阔白色,被银白色和生少数褐色鳞片,常单生新基部腋。果实,长12-14毫米,密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梗在后伸长,长1......
目录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2-3米,通常无刺,稀老上具刺;幼细弱伸长,密被锈色或深褐色鳞片,稀具淡黄褐色鳞片,老粗壮,鳞片落,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泽。膜质或纸质,卵形至倒卵状阔,长3-7厘米,宽1.2-4厘米,端钝尖或骤渐尖,基部钝形全缘,上面幼时具白色鳞片鳞毛,成熟后落,干黑褐色或淡绿色,下面灰白.色,密被银白色和生少数褐色鳞片侧脉5-7对,两面均不甚明显;叶柄锈色,长4-6毫米。

白色,被银白色和生少数褐色鳞片,常单生新基部腋;花梗纤细,长4-8毫米;萼筒,长5-6.5毫米,在裂下面扩展,在子房上收缩,裂卵形,长4-5毫米,钝形面具极少数白色星状短柔毛,包围子房的萼管卵形,深褐色,长约1毫米;雄蕊着生花萼部稍下面,丝极短,花药细小,,长约1毫米,花柱直立,微弯,无毛,稍伸出萼筒部,长不超雄蕊果实,长12-14毫米,密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梗在后伸长,长15-49毫米。期5月,果期6-7月。

主要变种

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Thunb. var.tenuipesC. Y. Chang)与原变种的区在于该变种条细弱伸长,具银白鳞片叶片较大,羊皮纸质,,长4-9厘米,宽2-3.7厘米,基部,萼筒,长6-6.5毫米,裂卵状披针,长6毫米。分布于中国四川(峨眉山);生长于海拔1800米左右的阴湿灌木林中。果实可生食;果、可入药,可治漏、白浊、清表汗、下阴生疮等症;嫩可作牛、羊和马等家畜饲料。

倒果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Thunb. var.obovoideaC. Y. Chang)与原变种的区在于该变种萼筒漏斗状,长5-7毫米,向基部渐窄狭,花柱长不到萼筒部的l/2;果实较小,倒卵形,长6-10毫米。同时与日本产的(Elaeagnus murakamianaMakino)亦很相近,但幼各部均无星状柔毛而不同。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生长于海拔50-200米的空旷地和路旁。

长萼半夏(laeagnus multifloraThunb. var.siphonantha(Nakai) C. Y. Chang)与原变种的区在于该变种叶片上面具银白色星状柔毛和鳞毛鳞片;萼筒长8-10毫米,裂长4-5.5毫米,花梗纤细,后伸长,幼果时长达10毫米以上。分布于中国湖南南部、广东北部;生长于海拔100-600米的地区。

产的生境

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河北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生长于向阳山坡、灌木丛中。性喜光,略耐阴,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

繁殖方法

播种

采种:于6月果实成熟后采下果晒干,压破果实,用水淘净即可获得种子。可直接秋播或干藏至翌年春播种。春播前应浸种催,即用50℃温水浸1-2天后混沙层积,待床土面下5厘米处温度达10℃时和种子有一半裂时即可播种。秋播但不必催,故多采用。新鲜者发率达90%以上,过五、六年干藏的仍可达60%以上。

播种: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量好的土壤整地和消毒处理,灌足底水。播种后床面铺放一层稻草以减少水分发,保持苗圃地土壤湿润,过半月左右可出苗,当年苗高可达30厘米以上,第2年春可将幼苗带土定植。

扦插

插床:设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水源地段,建长3米、宽1米、深0.3米的插床,底部为粗河沙,上部为细河沙,厚度均为10厘米,插前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消毒。插床上覆高约40厘米的塑料薄膜拱棚。

选择插穗: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萌条作插穗, 插穗粗0.5 -1厘米,插穗长度约14厘米,其下切剪成斜,上切剪成平,切外约0.5-1厘米。将插穗基部浸入0.2%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30分钟,用100毫克/升的IBA处理24小时。

扦插法:采用直插法,扦插密度株为3厘米×8厘米,扦插深度约为插条长度的1/3(约5厘米),压实插条周围的基质,随即用喷壶浇透水,使插穗与基质充分接触,并覆上拱棚。插床温、湿度的调控是保扦插苗成活的技术键。对硬扦插来说插床温度尤为重要,在插穗萌动后要注意保持空湿度。每天定时记录拱棚温、湿度的变化,及时采用喷水、揭膜、覆膜等法控制拱棚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80%左右。插后10天,插穗上的始萌动,约25天大部分展,并始出现愈伤组织,插后35天,部分插穗愈伤组织始生;插后45天,处理的大部分插穗都出现愈伤组织长可达2厘米。插后55天始有少量皮部,插后70天大量定根成,率为67.75%。扦插苗当年或翌春移植,半夏树冠小, 适宜密植,一般株1米×1.5米,定植前挖直径及深为60-80厘米的定植坑,以农家肥为底肥,栽苗后浇透水。

栽培技术

半夏幼苗期畏阳光直晒,应适当遮阳,保持一定的空湿度。幼苗定植后,须保持床面适当湿润,防止结,同时对幼苗适当遮阳,防治日灼。栽植当年要适时中耕除草和追施肥料促进幼苗生长,以后每年中耕除草1-2次。其生长极为旺盛,如不加以修剪将会影响观赏性,及时剪去细弱枝、重叠、过密、病虫。对抽发的徒长,可摘去梢以控制生长,保持通透光。

半夏挂果基本上都在当年生条上,进入果期后要进土壤疏松,可增施以磷钾为的肥液,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花芽分化。在现蕾后要陆续对过密过小、着生部位不当的蕾及蕾幼果及时疏掉,力图使布均匀。但时土不可太湿,注意防止淋雨以防落花,着果时土不可太干。若盆栽则2-3年翻盆换土1次,夏季到来之前追施3-4次液肥,盆土间干间湿。为了保它们大量结果,秋季应继续追肥。

主要价值

药用

半夏成分要有:生物碱(卡啉类和羟吲哚类)、挥发油、脂肪酸、黄酮、萜类和甾体、芳香族酚酸类成分(没食子酸、咖啡酸等)。春采,夏采果,秋挖,成熟果实含色素、番茄烃(ly-copene),并含较多的糖。种子含脂肪油。含挥发油,味淡涩,性温,入大肠,有收敛功效,治肿毒活行气治哮喘、痢疾、跌打损伤、痔疮等。

味涩,微甘;性温。具有平喘、活治哮喘、跌打损伤、炎。

皮:具有行气、止泻、敛疮,汁可治疥疮,并有活行气补虚损之效。治跌打损伤、虚弱劳损、泻痢、炎、恶疮疥癞。

观赏

植株为丛生灌木,在春季白色小花,有香味,常密集下垂;夏季结成下垂的果实,既可提供给市民观赏也可就地消费 . 其面常密被银色鳞片 , 使具有银色 . 双色观果树种 , 红果绿 , 极具观赏价值,可作院观赏树种,绿篱、盆栽更为理想。

食用

半夏果汁含量及可溶性固物含量都较高,并含有大量的有机酸,不仅为制作天然饮料提供了条件,而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果汁维生素不被氧化,适用于加工制作果汁、果等。从矿质元素看,要矿质元素明显高于绝大多数栽培果树,钾的含量很高,作为饮料可补充夏季时人本的无机盐损失,调人体液的渗透压,葡萄高出20倍,钙高出近40倍,因而可以保饮料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果实的种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 除苦后 , 可植物蛋白食品,果肉可制成粉掺在面粉食,亦可酿、制 、糕点等。

生态

半夏具有发达的根系 , 易繁殖 , 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可用来做防护林、防沙林。适应性强,可作造林先锋树种和荒山荒地的土壤改良树种。

半夏可作为蜜源植物也可用来提取芳香油。食品工业上可作果饴糖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木半夏叶

下一篇 胆结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