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
详细释义
基本字义
yí ㄧˊ
楷体
◎ 休养,保养:~神。~养。
小篆
◎ 文言助词,无义:“夥~!涉之为王沉沉者”。
详细字义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遂遂,无咎。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名〉
(1) 形声。从页(xié),(yí)声。,面颊,繁化作“颐”。本义:下巴,同本义颐,颌也。——《方言十》
后稷岐颐自求。——《春秋元命苞》
手指颐指。——《庄子·天地》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易·噬嗑》
(2)又如:颐腮(头颅);颐脱(下颚骨脱臼);颐溜(俯身伸首平视,下巴如屋溜下垂。形容礼敬的样子。)
译文
上九:遵循生活正道,先艰难而终吉利。筮遇此爻,有利于涉水渡河。
六五:开荒种地,平居度日,占问得吉兆。筮遇此爻,不可涉水渡河。
六四:所求不过糊口,害人之心不可存,吉利。虎视眈眈,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就可以安享天年,悠然自得,无灾祸。
六三:违背养生正道,靠歪门邪道过活,占问得凶兆。十年都得倒霉,永无好处。
六二:为了糊口,就得在山坡上开荒种地。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这是凶险之事。
初九:自己储藏着大量的财宝,还要羡嫉人家的财物,必遭凶险之事。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震为雷,雷出山中,万物萌发,这是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思生养之不易,从而谨慎言语,避免灾祸。节制饮食,修身养性。
《象辞》说:羡嫉人家的财物,这不是高尚的行为。
《象辞》说:六二爻辞说抢劫则凶,因为这种行径违反道义。
《象辞》说:十年都得倒霉,因为这种行为大有悖于道义。
《象辞》:所求不过餬口,之所以吉利,因为君上施舍甚广,足以养民。
《象辞》说:平居守正,之所以吉利,因为其人安份循道,服从君上。
《象辞》说:遵循生活正道,先艰难而终吉利,因为善良之人终得善报。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移。《说文》顄也。《礼·玉藻》颐霤垂拱。《疏》霤,屋檐,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霤。《又》端行,颐霤如矢。《释文》颐音夷。《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
又卦名。《易·颐卦》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疏》颐,养也。《又》初九,观我朶颐。《注》朶颐者,嚼也。
又期颐,老也。《礼·曲礼》百年曰期颐。《注》飮食居处皆待于养也。又《小尔雅》颐,深也。
又语助声。《史记·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注》楚人谓多为夥。
又言颐者,助声之辞也。
又地名。《史记·灌婴传》与汉王会颐鄕。《注》苦县有颐鄕。 《说文》本作。《集韵》亦作。
说文解字注
篆文。此为篆文。则知为古文也。先古文後篆文者,此亦先二後上之例。不如是则巸篆无所附也。
音韵方言
◎粤语:ji4
相关典故
相关词语
丰颐 交颐 伙颐 养颐 冲颐 匡鼎解颐发颐呿颐结舌 噤颐 夥颐 大块朵颐 妙语解颐 开颐 手板支颐 拄颐 持颐 搘颐 支颐 方颐 曲颐 期颐 期颐之寿 朵颐 朵颐大嚼 榰颐 歧颐 洪颐 涕泗交颐 目使颐令 眼语颐指 笑脱颐 耆颐 脱颐 自颐 葆颐 观颐 解人颐 贯颐 贯颐备戟 贯颐奋戟 过颐豕视 钦颐 锁颐 隐颐 顉颐 顩颐 颏颐 颐令 颐使 颐光 颐养 颐养天年 颐养精神 颐卫
匡鼎解颐 大块朵颐 妙语解颐 期颐之寿 朵颐大嚼 涕泗交颐 目使颐令 眼语颐指 贯颐备戟 贯颐奋戟 颐养天年 颐养精神 颐性养寿 颐指气使 颐指风使 颐神养寿 颐神养性 颐神养气 颐精养神
常用词组
◎颐和园Yíhéyuán
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 颐养 yíyǎng
保养;保护调养。
◎ 颐指 yízhǐ
用下巴示意以指挥人。
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汉书·贾谊传》
其它词性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