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
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
学制
剂在尿中产生对
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
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
血。本病是一种多
病因的并发症,常见于肿
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多因抗肿
瘤药物的毒性或
过敏反应,盆腔高
剂量照射
引起的放射损伤所致,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一)发病原因
引起
膀胱出
血的物质很多,如烷化
剂,
白消安,噻替哌,苯胺,甲苯胺衍生物,杀虫
剂等,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膀胱出血的物质很多,如烷化剂,白消安,噻替哌,苯胺,甲苯胺衍生物,杀虫剂等,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
(二)发病机制
膀胱是贮存,排泄在尿中的许多药物或化学制剂的最后一个器官,这些高浓度的尿液长期接触,导致膀胱黏膜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化学性炎症,造成膀胱广泛的出血,如环磷酰胺本身对膀胱无任何作用,但其代谢产物,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症状体征
1.血尿血尿可轻可重,轻者仅有镜下血尿,重度可造成贫血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出血。可为突发性大量血尿,亦可为顽固性反复血尿。
2.病史往往有肿瘤后放疗、化疗及其他药物、毒物接触史。
诊断
对有烷化剂、白消安、苯胺、甲苯胺衍生物、杀虫剂接触史者,临床上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尿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结合膀胱镜、B超检查,多可做出诊断。
检查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有镜下或肉眼血尿;贫血时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
其他辅助检查:B超、膀胱镜检:排除占位性病变,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有溃疡坏死灶。
鉴别
1.膀胱肿瘤 也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患者通常为无痛性血尿,而且B超和膀胱镜可见膀胱内有占位,而非膀胱黏膜广泛出血。
2.急性膀胱炎 也可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常以尿频,尿急为主,且尿中可有大量白细胞,无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接触史,经抗生素治疗血尿可迅速消失。
并发症
1.贫血:本病患者可以见到持续性全程肉眼血尿,由于红细胞的慢性持续性丢失,可以导致失血性贫血。
2.休克:对于本病的严重病例,可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造成血容量下降,造成一个低容量性休克。
3.脓毒血症:对于膀胱炎感染明显且抵抗力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可因感染病原体进入血液导致脓毒血症。
治疗
1.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触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
2.多饮水,勤排尿,减少代谢产物的浓度及与膀胱接触的时间。
3.膀胱药物灌洗,减少出血,如可使用1%硝酸银溶液、1%明矾溶液、4%或10%甲醛溶液等。冲洗液可加去甲肾上腺素,以助止血。
4.全身用止血药物。
5.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6.支持疗法,必要时给予输血、补液等。
7.出血严重时可考虑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或结扎术,需要时行膀胱切除术。
饮食
1、多吃利尿性食物,如西瓜、葡萄、菠萝、芹菜、梨等。
2、田螺、玉米、绿豆、葱白可帮助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多饮水,保持每日至少1500 毫升以上的排尿量。
4、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烈酒、辣椒、原醋、酸味水果等。
5、避免食用柑橘,因为柑橘可导致碱性尿的产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6、咖啡因能导致膀胱颈收缩而使膀胱产生痉挛性疼痛,故应少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