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子
异名
来源
植物形态
木槿,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 叶互生;叶柄长5-25mm,被星状柔毛; 托叶线形,长约6mm,疏被柔毛;叶片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cm,宽2-4cm,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 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花单生于枝端 叶腋间, 花梗长4-14mm,被星状短绒毛; 小苞片6-8,线形,长6-15mm,宽1-2mm,密被星状疏绒毛; 花萼钟形,长14-20mm,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钟形,淡紫色,直径5-6cm,花瓣倒卵形,长3.5-4.5cm,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 雄蕊柱长约3cm; 花柱枝无毛。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12mm,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色长柔毛。花期7-10月。
采集
药材
干燥 蒴果,呈卵圆形或矩圆形,长约2厘米,直径约1.6厘米,先端短尖,有的已开裂为5瓣,外面带黄绿色而有绒毛,基部有宿存 花萼5裂,外面有星状毛,萼下有狭线形的 苞片6~7枚,排成一轮,或部分脱落;有残余的 花柄。蒴果5室。种子呈三角状卵形或略带肾形而扁,灰褐色,无光泽,下端具长条状的种脐,四周密布多数乳白色至灰黄色的绒毛,长约3毫米。以干燥、黄色、蒂绿、果内种子不散落者为佳。产江苏、广西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cm,直径1.0-1.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密被黄色短绒毛,有5条纵向浅沟及5条纵缝线;顶端短尖,有的沿缝线开裂为5瓣;基部有宿存钟状 花萼,5裂,萼下有狭条形的 苞片7-8枚,排成1轮,或部分脱落;有残余的短果柄;果皮质脆。种子多数,扁肾形长约3mm,宽约4mm;棕色至深棕色,无光泽,四周密布乳白色至黄色长绒毛。气微,味微苦;种子味淡。以身干、色黄、蒂绿、不开裂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粉末棕黄色。①星状毛淡黄色,由2-10数个角状细胞组成,基部合并一簇;脱落的单个毛呈长梭形、楔形、长三角状分枝,平直或弯曲,长50-460μm,直径17-34μm,先端尖或钝,壁增厚,木化,厚10-17μm。层纹明显,表面可见螺状 角质纹。② 薄壁细胞内有时可见 草酸钙簇晶,直径13-35μm。③ 内果皮 石细胞黄色,1-2列排列紧密,壁极厚,可见孔沟及壁孔,层纹明显。
化学成份
种子油含 锦葵酸(malvic acid), 胖大海酸(sterculinic acid),十四碳三烯酸(tetradcatrienoic acid),十六碳三烯酸(hexadecaterienoic acid),十六碳一烯酸(hexadece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十八碳一烯酸(octadecenoic acid),十八碳 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 十八碳三烯酸(octadeca-trienoic acid),还含a-β-δ-生育酚(a-、β-、δ-tocoph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莱油甾醇(campesterol),a-、 β-胡萝卜素(a-、β-carotene),3,4-二羟基-β-胡萝卜素(3,4-dihydroxy-β-carotene)。
药理作用
性味
功用主治
用法与用量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