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膻中

膻中穴位称,膻,羊臊或羊的膏脂也,此指为吸热后的热。中,与外相对,指膻中意指任脉在此吸热胀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本物质为中传来的天部水湿,至本后进一步吸热胀而变化热,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1 穴位称:膻中 Dàn zhōng(RN17)。2 脏器称:指心包,即心包。《灵枢·胀论》:“......
目录

名称

1 穴位称:膻中 Dàn zhōng(RN17)。

2 脏器称:指心包,即心包。《灵枢·胀论》:“膻中者,之宫城也。”日本·森立之《素问考注》:“膻中出焉,而无包。可知包,即古之膻中。以包心脏,故云心包,略云心包。”

别名

元儿,胸堂上气,元见

取穴方法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定穴位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解剖

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动、静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膻中前皮支的侧支。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咯唾脓胸痹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胸部任脉之图疼痛、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穴道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

池、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配三阴交、巨平、足三里治冠病急性梗塞;配中脘、气海呕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配俞、丰隆、咳嗽喘;配厥阴俞、心悸心烦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可灸。

附注

穴义

任脉在此吸热胀

名解

元儿

元,首也,也。儿,之子也,水也。元儿意指的天部之中含有一定水湿,非为干

胸堂

胸堂意指本穴位于胸部也,无它意。

上气

上气,此与任脉下部气海相对而言,指本任脉生气之海。

元见

元,首也,也。见,明显也。元见意指的吸热胀显而易见。

物质为胸堂上部的态物汇集而成,故为人之会。

心包

募,募集也。本物质为胸部之聚集而成,在本吸热后外心包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心包的重要输送之地,故为心包募穴

运行规律

湿水气由天之下部汇入本并吸热上天之上部。

气血特征

物质为天部的热

功能作用

募集心包

治法

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灼性神经痛

下一篇 木槿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