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木槿花

木槿花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白槿、榈树花锦葵木槿植物,是一种常见的灌木种,在北美有“沙漠玫瑰”的美称。木槿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5米,多分枝三角卵形,有时中部以上有3裂。大,单生腋,直径5~8厘米,单瓣或重瓣,有白、粉红、紫红等色,呈不规则,基部钝、柄短、苞片一轮。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东南亚、南美洲、澳洲、中美洲......
目录

形态特征

木槿木槿花灌木,高3-4米,小密被黄色星状绒毛。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25毫米,上面被星状柔毛;托叶线形,长约6毫米,疏被柔毛。单生于腋间,花梗长4-14毫米,被星状短绒毛;苞片6-8,线形,长6-15毫米,宽1-2毫米,密被星状疏绒毛;花萼,长14-20毫米,密被星状短绒毛,裂5,三角,淡紫色,直径5-6厘米,花瓣卵形,长3.5-4.5厘米,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雄蕊柱长约3厘米;花柱无毛。蒴果,直径约12毫米,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部被黄白色长柔毛。期7-10月。

分布范围

重瓣的木槿花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区,均有栽培,系中国中部各省原产。

繁殖栽培

繁殖

木槿可用播种、扦插嫁接繁殖

扦插可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结,插穗选择木质化的健壮条,长10~12厘米,扦插于红壤或沙壤中,要保障土壤湿润,但成活率较低;最好扦插在有塑料膜保湿的苗床,温度在17℃至20℃侧极易成活。

木槿适应性强,粗生易长,栽培管理较易。

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南旱季,此时木槿进入半休眠状态,管理以浇水保苗为;4—10月进入高温多雨季,可于4月对植株,并加强肥水管理,以促发新梢,使繁茂。

分株繁殖:在早春发前,将生长旺盛的成年株丛挖起,以3为1丛,株、50×60cm进栽植。

扦插:选择1~2年生健壮、未萌

切成长15~20cm的小段,扦插时备好一小棍,株、在苗床上插小洞,再将木槿条插入,压实土壤,入土深度10~15cm,即入土深度达插条的2/3为宜,插后立即灌足水。扦插时不必施任何基肥。

栽培技术

栽培

1 定植、施肥:

木槿春季, 4月末~5月初。将盆中的木槿倒出。适当剪去部分枝梢及须, 极易成活。定植时, 植要施基肥, 一般施用农家肥少量复肥, 以后可不施肥;但为了提高鲜产量与品质, 在夏季前应对树势较弱的进再次追肥, 并结除草培土施于基部。粗放管理, 亦能自然繁茂。

2 浇水、修剪:

期遇干旱要注意灌水, 秋末应把晚秋梢、过密及弱小条、枯剪去, 以利通透光、保持株型及待装盆入室。

3 室外期:

第一次在9~10月, 在10月末, 霜冻前移植回盆中, 搬放回室, 休眠期40天左右, 生长

栽培

1 上盆、换盆:

盆土可用泥炭土或腐殖土加1/4的河沙或和少量的基肥配制, 也可用壤土。可据苗高来待定盆的大小, 如当年压条苗要从15~20厘米处断, 促进分枝木槿生长较快, 应每年换盆1次, 以增加盆里的养分, 并进, 以保持株型。室光线不强, 为了保持良好的株型和多, 可用较大的盆一次性到位。

2 水肥及修剪:

盆栽的木槿生长快, 水肥需求量大, 春秋不供暖期间可4~6天浇水1次, 冬季供暖期室时应2~3天浇水1次。盆中基肥的养不能满足木槿生长的需要, 应每2周上1次复肥, 要少量多次的进。孕蕾期及期, 面1周喷1次500~1 0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后修剪恢复期可喷施尿素溶液。

3 室期:第二次, 在12~1月。4月中旬~6月中旬休眠, 休眠期60天左右。

害虫防治

木槿常发生的害虫要有蚜虫、卷蛾、蠖、刺蛾。

防治法:

(1) 蚜虫:春季应在若蚜初孵时, 喷80%乐果乳200倍, 或喷40%乐果2 000倍液毒杀干上若蚜, 对已虫瘿或秋季在树上产生的蚜虫, 应适当加大药浓度。

(2) 卷蛾:在幼虫初孵时或处在卷危害状态而未落地之前, 喷施50%辛硫磷1 0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

(3) 蠖:幼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或40%乐果1 000倍液, 捕杀幼虫, 保护和释放寄生蜂。

(4) 刺蛾:用采摘、敲击、挖掘等法收集虫茧, 并挖坑深埋, 可有效减少虫密度。刺蛾小幼虫多群集危害, 可以人工摘除消灭;也可利用其成虫的趋光性, 设置黑光灯诱杀, 效果很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巨人症

下一篇 坐骨神经损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