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
基本解释
bì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淮南子?人间训》
1.大腿骨。
2.指股部;大腿。《礼记·深衣》:“带,下毋厌?上毋厌胁,当无骨者。”《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夫击瓮扣缶,弹筝搏?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李周翰注:"?,腿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春秋楼》:"将军拊髀曰:'非偶然也!'"《弟子规》:勿箕踞 勿摇髀鲁迅《呐喊.故乡》:"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一说为大腿的外侧。
3.古代测量日影的表。
髀肉复生∶因为长久不骑马驱驰,生活安逸,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having put on flesh again on the thigh]。形容懊悔久处安逸,无所作为的叹息[a sign of regret at his in activity]。
医学解释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