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关节脱位
病理病因
发病原因
间接暴力致伤者较多。
发病机制
如外力使肩部向后过度伸展,锁骨近端以第一肋为支点,通过杠杆作用,发生向前下方脱位;如外力使肩部下垂,则可造成锁骨内端向后,可造成后脱位。后脱位严重者,可压迫大血管,气管和食管,引起呼吸急促,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如外力仅造成胸锁韧带断裂者,则为半脱位,若胸锁韧带与肋锁韧带同时断裂,则为全脱位,临床多见前下方脱位。
临床表现
胸锁关节部位疼痛、肿胀,颈部向前和患侧屈曲,任何抬头和肩部活动可诱发疼痛,深呼吸、打喷嚏可使疼痛加剧,关节畸形,锁骨内侧端松弛,压痛(+),前脱位时可见锁骨内侧端向前突出,并有异常活动。当锁骨头压迫气管和食管时,可产生窒息感和吞咽困难。若刺破肺尖可产生皮下气肿,触诊时胸锁关节部空虚。
并发病症
检查
诊断
一般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局部肿痛,肩部运动受限,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前脱位者可见锁骨内侧端向前突出移位,常伴有异常活动;后脱位者,局部疼痛,肿胀不明显,但触诊时胸锁关节部空虚。由于锁骨内侧端移位于胸后侧,可能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或压迫食管及纵隔血管出现吞咽困难及血液循环受阻的症状。
胸锁关节脱位常见于车祸和重物直接打击。凡锁骨内端前方或肩部外伤而出现胸锁关节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者,应首先考虑胸锁关节脱位,拍摄X线片可确诊。
鉴别
治疗
1.非手术治疗法
(1)轻度损伤,主要是对症处理。上肢作三角巾悬吊,最初24~36小时内局部用冰袋冷敷,以后热敷,4~5天后逐渐进行功能锻炼,一般10~14天可完全恢复。
(2)半脱位和前脱位均可采用闭合复位,外展牵引以手压迫锁骨近端,复位后用前“8”字石膏固定。后脱位:大部分后脱位都可采用闭合复位。局部麻醉后患者仰卧,将沙袋垫于两肩胛骨之间,患者上臂悬于床外,由助手向下牵拉,术者双手捏住锁骨,将锁骨的内侧端向上、前、外牵拉,关节复位时可听到响声,而且立即能触及锁骨内侧。复位后肩部作"8"字石膏绷带固定,6周后拆除。如手法复位不成功,可用毛巾钳夹住锁骨近端向前牵引复位。
2.手术疗法
(1)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适用于不能闭合复位及有气管和食管压迫症状的后脱位者。
(2)关节盘切除或锁骨内侧段切除。陈旧性脱位需治疗者,可采用锁骨内端切除术。任何内固定法均可影响关节活动,不宜应用。慢性外伤性胸锁关节逐步前脱位,仅有局部隆起不需特殊治疗。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先天性脊柱侧凸
下一篇 梅格汉·梅根·马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