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五脏所恶

五脏所恶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所伤,即恶热恶寒湿,此为对五脏病因而言,临床辨证论治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所伤,故各有所恶,简称五恶。《素问·宣明五篇》:“五脏所恶:恶热恶寒湿。是谓五恶。”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所伤。恶热,为脏,热极则炽盛;,热甚炽则津耗伤或迫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见谵妄躁狂等......
目录

概念

五脏各易为某一淫所伤,故各有所恶,简称五恶。

解读

《素问·宣明五篇》:“五脏所恶:恶热恶寒湿。是谓五恶。”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所伤。恶热,为脏,热极则炽盛;,热甚炽则津耗伤或迫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见谵妄躁狂等。恶寒一身之表,外皮毛,开窍侵袭而伤卫外之阳,也可直接侵犯;又气滞,故恶寒偏胜则易动,眩晕抽掣,故恶湿运化水湿湿盛则易伤脾阳,影响健运而产生泄泻、四肢困乏等症,故称恶湿为水脏,津液则阴津受伤,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故有之说。

中医应用

1、恶热

神明脏,热甚则亢也,亢则伤损血脉,伤损神明,故恶热也。热之敌,不论实热虚热、外热、里热均可影响、伤害心脏。1、外感温热深入,灼伤阴,表现为身热夜重,心烦不寐,或见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绛红,细数等,治宜清心透热,清营汤,药选犀角、生地、元参、麦冬、银连翘等;2、情志刺激,久郁化火,或过食辛辣食物,过服温补药物等,导致心阳亢盛,上炎,表现为烦热、急躁失眠、甚则狂躁谵语等,治宜清心泻心汤,药用大黄黄连黄芩等;3、情志刺激,过极化火,灼津成痰火互结,扰犯,表现为心烦不寐或志错乱、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骂人等,治宜清心,药选青礞石黄芩大黄沉香等;4、心阴亏虚、虚热生。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五心烦热、盗汗等。治宜滋阴清热,养天王,药选生地、元参、天冬麦冬丹参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酸枣仁等。

2、恶寒

、司呼吸,为金脏,本质属甚则易凝结塞,影响呼吸,气机出入升降失常,宣发肃降失司,故恶寒也。不论外寒内寒,均可影响、伤害脏。1、外感,入里伤,表现为咳嗽气喘、甚则胸胁疼痛等,治宜宣肺华盖,药用麻黄杏仁桑白皮、苏子、陈皮茯苓等;2、胃虚,易生寒痰停阻,表现为气喘鸣、胸闷等,治宜健脾化痰二陈汤加味,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苏子等;3、阳不足,虚寒生,卫外不固,表现为咳吐涎沫,质清量多,肢冷,自汗如掌大等,治宜温扶阳、化痰平喘、汤加味,药用炮姜肉桂细辛壳、法半夏白芍党参黄芪紫菀、冬大枣等。

3、

疏泄,相火,为“木之脏”易动化火为刚脏、柔窜扰妄动易折伤刚木,故也。1、感受外而致发热,热极生,表现为高烧、抽搐项强直,四肢挛急,甚者昏迷舌红弦数,治宜清热凉熄风镇痉,羚角钩藤汤,药用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白芍等;2、素体阴虚肝阳易亢、肝阳化风,表现为眩晕、头痛、麻木,突然昏厥抽搐眼歪斜、偏瘫舌红弦细,治宜滋阴潜阳、镇熄风熄风汤、天麻钩藤饮,药用牛膝赭石龙骨、牡蛎、元参、天麻钩藤杜仲等;3、肝血不足、虚生。表现为肢体麻木、头摆、震颤、或肢体挛急,手足蠕动,两干涩,视物不清等,治宜养熄风汤、大定珠,药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木瓜麦冬、生地、阿胶龟版、鳖甲、牡蛎、五味子等。

4、湿

运化,肉,为阴土之脏,乃运化水湿要脏器,不耐湿涝。湿为阴,其性粘滞重着。若湿困扰,则失健运,生化之源衰少,脏腑经络四肢百失于濡养,故湿也。1、过食生冷或外感寒湿中阻,脾阳被困,表现为脘腹胀闷,腹痛腹泻、饮食乏味,恶心欲吐,头身重困,肢肿、淡苔白腻、濡缓,治宜温中化湿苓汤,药用苍术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陈皮、厚朴等;2、外感湿热入里,侵犯,或过食肥甘辛辣热厚味,湿胃热互相蕴郁,表现为面发黄、脘闷,身重肢困,身热起伏、厌油腻、呕恶、便溏、或身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濡数。治宜清热利湿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或消毒(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豆蔻藿香薄荷射干、贝母、木通连翘)加减。

5、

水、、藏、生为先天之本,寓水藏元阳元阴,为水脏,只宜固藏、不宜亏耗泄、宜常泽润勿干。外内燥,久羁必伤损肾阴而致亏,水枯衰、藏难矣,故也。久病失治、房劳、耗伤肾阴,或外感,入里灼伤肾阴,或情志内伤化火伤阴,等以致而液涸亏虚,表现为形体消瘦、眩晕、耳鸣耳聋膝酸软等,以及脑萎消渴骨痿肾衰干涩、视物不清等病。水、五液、诸脏病,穷必及,水虚,无以制不归元。与水系,水为,水不济为热分从热化而来、化而来,治宜清热润燥、祛润燥,同时,又因伤害、水亏虚,应补也。六味地黄左归等。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第六卷·虚劳》中指出:“夫人之虚,不属于,即属于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从而看出一切虚损疾病,是其源。由此可知,勿受湿伤害,勿受伤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五脏所藏

下一篇 五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