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其他晶体性关节病

近年来,除了尿酸钠、焦磷酸钙和碱性磷酸钙晶体外,在病理标本关节液中还发现其他种类的晶体沉积,包括草酸盐、脂质晶体,蛋白质晶体等。其中有的也可起类似关节炎的症状,有的具有潜在的致病性,而有的甚至还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病症。晶体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质和其他组织中而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
目录

基本资料

晶体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质和其他组织中而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部与足部关节

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常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作血尿酸检查可以确诊。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痛风分原发性和继性两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突出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和结缔组织结构(特是软、滑膜)的尿酸钠晶体沉着。原发者多,少数病人由于代谢性疾病如次嘌呤-咖啡因酶(enzymehypox-anthineguanine)、磷酸核糖基转移糖(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缺乏时产生的高尿酸血症称为继发性痛风

病因学

发病有家族倾向,遗传模式尚不清楚。痛风关节病的发病机理,许多者普遍认为与多核白球有痛风时滑膜组织关节释放的尿酸钠晶体被关节液的白球吞噬。白球又破坏释放出蛋白酶和炎性因子进入滑液。酶炎性因子使关节中的白球增多,于是有更多的吞噬了尿酸盐结晶的白球相继破裂释放出酶和炎性成分,成恶性环进一步导致急性滑膜炎和关节破坏。痛风结石是围绕尿酸盐结晶产生的大小不同的晶体肿。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湿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典型的首次发作的晶体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及拇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症状。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局部皮肤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恢复正常。有时可出现屑和瘙痒。慢性期尿酸钠在关节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受累关节增多,疼痛加剧,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以关节脏较多见,外耳耳轮、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也会出现痛风石,随着石的不断沉积增多,导致关节肥大、畸、僵硬、活动受限。

发病始可累及包括第一关节的2个或3个关节。第一关节病变约占痛风病人的50%,为本病多发关节、膝、肘和腕关节也可见到。近年来由于抗癌治疗的展,继发性痛风有增加趋势。原发性痛风掌发现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较少且多为绝经期妇女,通常分为4期:

(一)无症状期时间较长,仅血尿酸增高,约1/3病人以后有关节症状

(二)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拇关节,其次为、膝等。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可持续3~11天。饮、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三)间歇期为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

(四)慢性关节炎期由急性发病至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运动受限。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压、动脉硬化心脏梗塞。少数病人死于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继发性痛风病程相似,继发于液病、糖原储存病的间歇期较短。血尿酸检查增高,最高达20mg%(正常:男7mg%,女6mg%)。偏光显微镜发现关节滑液中吞噬了尿酸盐结晶的白球。急性期时白球增高,沉加快。X线检查显示关节的穿凿样破坏以及局部的质疏松、腐蚀或皮质断裂,关节间隙狭窄和边缘性质增生。痛风结石可为钙化阴影。

辅助检查

1.急性发作期可有白细胞增高沉加快;慢性期可见痛风石,一般基本检查结临床表现可确诊。

2.部分病人可有功能障碍或痛风并发功能损害及并发压、动脉硬化、冠病之可能所以需酌情检查可选检查专案。

诊断依据

1.常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仅约占5%。要侵犯周围关节,反复发作。首次发作多为第一蹠关节,此后可累及及手部等关节

2.关节痛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受累关节红肿、皮温高,剧痛、压痛及运动障碍,体温高。数日后症状减轻,进入间歇期,关节功能正常。

3.晚期在廓,尺骨鹰嘴及受累关节附近,可见到大小不等痛风石,破溃流出石灰状的白色尿酸盐结晶。

4.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正常值男性为6毫克%,女性为5毫克%)。急性发作期可有白细胞增高,沉增快,痛风石穿刺可见尿酸盐结晶。

5.X线检查之表现可助诊断:早期关节囊肿胀,尔后出现端出现或半边缘锐利的穿凿样缺损。晚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质增生,关节强直,可伴有位和病理骨折

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湿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早期多误诊为湿关节滑囊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等与湿关节炎鉴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组织肿胀关节为中,呈梭,而痛风缺损为中呈不规则肿胀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与足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鉴点:为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见于夜间突然发作;不侵及关节或具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此外,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与单纯拇滑囊炎的鉴点:常有外伤史或局部慢性损伤性刺激因素,在拇多见于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摩擦或足部负重不正所起;不治疗或病因纠正不易自消退,此外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都没有痛风严重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其他应与假性痛风:该病为焦磷酸盐代谢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要侵犯部位以大关节(常见膝关节),四肢关节少见,急性发作很像痛风也可夜间发作,但较轻,后期可致关节X可见软钙化关节穿刺液检查示雪样焦磷酸盐钙结晶,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在临床上遇到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出现第一关节关节、足等单关节红肿剧痛,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1周左右症状缓解,伴有或不伴有血尿酸增高者,可诊断为急性晶体性关节炎。当前国外多采用美国湿病会于197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1天即达到发作高峰。

(2)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关节。整个关节暗红色。第一拇指关节肿痛。

(3)单侧关节炎急性发作。

(4)有痛风石。

(5)高尿酸血症

(6)非对称性关节肿痛。

(7)发作可自停止。

凡具备上述条件3条以上,并可排除继发性痛风者即可确诊。

治疗措施

包括全身和局部两面。药物以秋水仙碱(colchcine)使用较多,此外尚可选用保太松或消炎痛清尿酸持续上升也可用羧苯磺胺,通过抑制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起到治疗作用,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如存在脏疾病,通常选用嘌呤治疗。急性期,关节注射类固醇,制动关节和冷局部能明显减轻症状。有时,晶体性关节炎为了减轻关节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可选择关节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急性发作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局部用冷

2.不食含嘌呤量高的食物,如脏及豆制品等。多饮水。忌,特是啤

3.维生素B12和磺胺类药物。

4.遵医嘱服药。

疾病预防

血尿酸症虽非晶体性关节炎的直接原因但它的存在可以痛风的复发,故应及早对无症状的高血尿酸症做出诊断,并及时使用促进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使尿酸恢复正常,此乃本病的预防键。具体措施有:

1不进高嘌呤饮食,如动物的。要避免肥甘厚腻之味,体重超重者当限制热卡摄入必须限制饮

2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保持情舒畅,及时消除紧张情绪。

3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固定冷24小时后可热,注意避保暖,宜大量饮水迅速中止急性发作。

4有痛风家族史的男性应常检查血尿酸,如有可疑,即给予预防性治疗

5为了防止复发,可长期服用小量秋水仙碱,也可服用小量丙磺舒

6若有压、肾炎结石并症者均应予适当治疗。

7局部破溃者,可一般外科处理。

专家提示

晶体性关节炎是人体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超过8mg%),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和软组织等处所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急性发作时往往常见于夜间,首次发作多为足部拇之第一蹠关节、红肿、热、剧痛,压痛明显。急性发作常于数天至数周后自消失。但间隔数月甚至数年后,可反复发作,日久可于受损关节皮下出现痛风石,痛风石溃破流出石灰样物,为尿酸盐结晶。痛风石溃破后易成难以愈之窦道。反复发作后,关节可发生位或病理骨折等畸。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尤其应值得注意的是,患病者应控制饮食,忌暴饮暴食。戒,尤其戒啤,不食含嘌呤量高的食物,如等,浸膏、维生素B12和磺胺药。应多饮水,以利尿酸盐排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屈肌腱损伤

下一篇 前臂动脉损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