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毛大丁草

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 (Linn. ) Cass.。兔耳风、小一箭、一枝香白头翁(《滇南本草》)、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一枝香、头一枝香、磨地香、四皮香、巴地香、贴地香。自动草(《修订增补天宝本草》),贴地(《广西中兽医药植》),贴地消(《江西民间草药》)多年生草本。短而粗壮,密被白色绵毛;须根多数,暗褐色叶基生;有短柄;叶片质软而厚......
目录

形态特征

毛大丁草多年生、被毛草本。短,粗直或膝状,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干时上面变黑色,纸质,倒卵形、倒卵状长或长,稀有卵形,长6-16厘米,宽2.5-5.5厘米,,基部渐狭或钝,全缘,上面被疏粗毛,老时毛,下面密被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有灰锈色毛;中脉在下面粗壮,并显著凸起,侧脉6-8对,极纤细,基部与中脉下延至下一侧脉基部汇,网不明显;叶柄长短不等,长1-7.5厘米,被绵毛。花葶单生或有时数个丛生,通常长15-30厘米,有时可达45厘米,端棒状增粗,无苞,或罕有具1枚钻者,密被毛,毛愈向部愈密,下部的呈灰白色,中部的淡锈色,上部的黄褐色。

毛大丁草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于期直径达2.5-4厘米;总苞盘状,展,长于冠毛而略短于冠;总苞2层,线形或线状披针端渐尖,外层的短而狭,长8-11毫米,宽0.7-1毫米,层长14-18毫米,宽1-1.5毫米,面除干膜质的边缘外,被锈色绒毛;花托,蜂窝状,直径约6毫米;外围雌花2层,外层花冠状,长16-18毫米,上面白色面微红色,倒披针或匙状长,长为花冠管数倍,端有不明显的3细齿,檐部2裂丝状,卷,长2-3毫米,退化雄蕊丝状或毛状,隐藏于花冠管中;雌花花冠管状,长10-12毫米,外大,端具3细齿短,2深裂,退化雄蕊,基部有不明显的短尾,端具钩。中央两性多数,花冠长约12毫米,冠檐扩大呈2状,外3裂,2深裂,裂长2-2.5毫米;花药长约4.5毫米,平,基部的尾长约1毫米;花柱分枝略扁,端钝,长约1毫米。瘦果纺锤,具6纵棱,被白色细刚毛,长4.5-6.5毫米,端具长7-8毫米、无毛的嚎。冠毛红色或淡褐色,微粗糙,宿存,长约11毫米,基部联成环。期2-5月及8-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缘、草丛中或旷野荒地上。

分布范围

产于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区。日本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非洲均有分布。

栽培技术

繁殖

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3-4月播种。在整好的地上,1.3m,宽的畦,、株各约26cm,深约6cm,们浅底平,施人畜粪水后,每1hm2用种子约3750g,混到拦有人畜粪水的草木灰里,使成种子灰,匀撒里,盖草木灰至不见种子为。

田间管理

播种后,天旱要浇水。播种当年中耕除除草、追肥4次。第1次苗高3-4cm时,追施清淡人畜粪水提苗。第2次在苗高10-13cm时进,并匀苗、补苗,每留苗4-5。第3次在7-8月。第4次在10-11月。第2次3-4月再中除、追肥1次,肥料均施用人畜粪水。

病虫防治

虫害有蛞蝓蜗牛和蚜早;蛞蝓蜗牛可在早晨撒鲜石灰粉防治。

主要价值

草药用,有清消炎等功效。治感冒、久热不退、产后虚烦及急性结膜炎等。

功用

宣肺,止咳,发汗,利水,行气,活。治伤风咳嗽,哮喘,水肿,胀满,小便不通,小儿食积妇人,跌打损伤,疔疮流注

①《植物实图考》:"治小儿食积。"

②《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湿。"

③《天宝本草》:"治发背。"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宣肺,发汗,,止咳定喘,止百日咳。"

⑤《江西民间草药》:"头痛齿痛;小儿高热烦渴、急惊,水服。疔疮患处。"

⑥《四川中药志》:"治阴虚白带,梦遗精滑,面部浮种。并外涂巴流痰。"

⑦《闽r本草》:"去湿行气,利水,通破瘀。治水肿,胀满,疝气,偏坠,黄胖,,食积,胯酸痛,小便不通。"

用量

服: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

①治伤风咳嗽兔耳风二钱,耳草二钱。水一次服。

②治咳嗽哮喘:兔耳风一两,蜂蜜吃。

③治肺痈兔耳风二两。水各半服。(①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水肿大丁草、披地挂、红糖各一两,四两。上药二味,用清水二碗成一碗,然后加糖服。每日一,连服三天。

⑤治尿道炎小便淋:鲜大丁草一两。洗净汤,冲冰糖,日二服。

⑥治痢疾:鲜大丁草二两(干的一两),水二碗成八分,调糖或蜂蜜饭前服,连服三次。(④以下出《闽东本草》)

⑦治气滞院疼痛:大丁草五钱至一两。水或洒水服。

⑧治风寒泄泻大丁草五钱至一两。水服。

⑨治湿水肿:鲜大丁草一至二两。水服。(⑦以下出《福建草药》)

⑩治小儿疳积大丁草三钱,同鸡肝一个或猪肝二两,加水汤,去药,食及汤。(《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跌打损伤:大丁草五钱至一两。水,兑甜服。(《闽东本草》)

性状

的全草,丛生于基部,叶片皱缩,展后呈卵形黑褐色,褐色,被黄白色绵毛;质极脆弱,有时丛中留有一棕黄色的花梗中空。带的全草在部丛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长可达11厘米,外表棕灰色,质脆,断面黄白色。味涩。以干多、少破碎者为佳。

成份

大丁草酣(piloselloidal),大丁草酮(piloselloidone),羟基异大丁草酮(hydroxyisopiloselloidone),环大丁草酮(cyclopi-loselloidone)和去氧去氢环大丁草酣(desoxldehydrocyclopi-loselloidone)。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