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毛大丁草根

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短而粗壮,密被白色绵毛;须根多数,暗褐色。以入药;味苦;辛;性凉。治:清热解毒理气痢疾乳蛾;痄肋;4胞胁痞气疝气;瘰疬;便血尿血;肿毒。大丁草(《闽东本草》)【异白头翁(《滇南本草》),白白头翁(《中药验鉴法》),兔耳风(《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大丁草植物态详"大丁草"条。【采集】夏秋采......
目录

基本信息

大丁草

(《闽东本草》)

【异白头翁(《滇南本草》),白白头翁(《中药验鉴法》),兔耳风(《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丁草植物态详"大丁草"条。

【采集】夏秋采挖,去净泥砂,晒干。

生态特征

,长7~10厘米。,长1~3厘米,径约4毫米;上端粗,附有棕色干枯的叶柄基部,及灰白色绵毛;外表深棕色,粗糙皱缩,周围着生多数完整或碎断的须根;质硬,折断面凹凸不平,纤维状,淡黄色,皮部薄,中柱较大,导管部放射状,中央有部。须根细长,径约1~1.5毫米,淡黄棕色;质脆,易断,断面皮部白色,木部淡黄色。微具焦,味苦。

产于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

②《滇南本草图说》:"苦,无毒。"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理气。治肿,乳蛾痄腮,瘰疬结核,胸胁痞气疝气痢疾,衄,下

①《滇南本草》:"攻瘰疬诸疮毒,治小儿秃疮,止大小肠,治膀胱偏坠痛,乳蛾痄腮红肿。"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温疟,狂症,热,症瘕积聚气瘿;疗金疮鼻衄;止毒痢、赤痢腹痛齿疼,百节骨痛;一切邪热,暖膝;明退;解杨梅毒疮,解毒入筋疼痛。"

用法用量

服:汤,2~3钱。外用:捣

相关选方

①治小儿大热,乳蛾痄腮红肿疼痛,发热头痛:小一箭()二钱,连翘二钱,赤芍一钱。点水服。(《滇南本草》)

②治久咳、百日咳兔耳风二钱,肉吃;水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胸胁痞气大丁草,研末,面糊为。每服五至七分,水送服。(《福建草药》)

④治产后瘀血腹痛大丁草五钱,红四两。服。(《闽东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毛女贞

下一篇 黏多糖贮积症Ⅶ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