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全身症状大多消失后,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前,对大多数病例,通过妥善的计划治疗,短期可以治愈。在急性期中,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多数病例可获得治愈,但仍有不少病人发生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常见的原因如下: (一)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成。 (二)有死骨或弹等异物和死腔的存在。 (三)局部广泛疤痕......
目录

病因

  在急性期中,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多数病例可获得治愈,但仍有不少病人发生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常见的原因如下:

  (一)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成。

  (二)有死骨或弹等异物和死腔的存在。

  (三)局部广泛疤痕组织及窦道成,环不佳,利于细菌生长,而抗菌药物又不能达到。

症状体征

  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暂时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可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流,或自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起发作。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诊断检查

  1.病史

  注意发病原因及过,有无碎从窦道排出,有无创反复破溃流脓史,了解最后一次发作的时间与病程及过何种治疗。

  2.体检

  注意有无肢体畸关节挛缩及功能障碍。注意有无窦道及其数、部位、分泌物性质、周围瘢痕情况,有无急性炎症等。

  3.化验

  创分泌物应做涂检查及细菌培养,并做抗生素敏感度测定。

  4.X线检查

  患区正侧位X线摄,必要时可CT或体层摄影,以明确死骨及空洞所在的部位。有窦道者,应窦道造影,以了解窦道的向、范围与深度。

X线照可显示死骨及大量较致密的新成,有时有空腔,如系战伤,可有弹存在。布劳德氏脓肿X线照显示长干骺端有园稀疏区,脓肿周围质致密。加利氏骨髓质一般较粗大致密,无明显死骨骨髓腔消失。

诊断依据

  (1)有急性骨髓炎病史或放性骨折史。

  (2)病程长,局部可反复急性发作和溃破流脓,可有1个或数个窦道或瘢痕存在。注意有无病理骨折

  (3)X线摄显示质破坏及质增生并存,有病灶和死骨成。

鉴别诊断

本病要需与关节结核和其他非感染性关节炎鉴关节结核发病较缓慢、病程长、局部症状和功能障碍不如化脓明显,患病关节破坏常呈边缘性小缺损,且常上下对称,有较明显的疏松,关节间隙呈缓慢狭窄,增生不如化脓严重。晚期端可破坏严重,关节位或全位,且很少发生性强直。

其他非感染性关节炎(如湿关节炎、类湿关节炎等)以成年人或青年人多见,也大都缺乏急性病程和严重的破坏,有实验室检查可协助鉴关节穿刺抽液检查,可快速作出正确诊断。

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并发症包括全身性并发症和局部并发症。

一 、全身并发症

(一)贫血低蛋白血症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程迁延,长期反复急性发作,低热和窦道脓性分泌物的排出,对全身将产生慢性消耗性损害。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常见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存在,进不步降低了全身及局部的抗病能力。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更增添了不利因素,从而成恶性环。因此,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中纠正贫血及治疗低蛋白症甚为重要。

(二)全身性淀粉样变

淀粉样变是病理组织变性的一种,分全身性与局限性两种。全身性淀粉样变并发于象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这样的长期反复化脓性炎症。病理表现为全身脏器的细胞间隙、管基底膜上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沉积物实际上是一种蛋白类物质,但具有遇碘变蓝的性质。病变的脏器常发生严重的功能损害。幸运的是,该病在我国罕见。

二 、局部并发症

(一)病理骨折

的破坏严重且广泛,而包壳尚未成,或者包壳不牢固时,在外力作用下,即便是比较轻微的外力,也可造成骨折——即病理骨折。因此,在此期间患肢应予以制动,用石膏固定或牵治疗,以预防病理骨折的发生。待包壳完全成且牢固以后,可拆除固定。

(二)不连

病理骨折发生后未进及时正确的治疗,可发生不连。另外,在包壳尚未完全成之前进手术治疗,摘除大块死骨,亦可造成缺损或不连。由于局部环差,病的破坏仍在继续进,这种骨折十分困难,日久将成假关节,使整个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假关节分两种,一种为接触型,另一种为大块缺损型,后者治疗更为困难。

(三)化脓性关节

干骺端化脓性骨髓炎,脓肿可通过两个途径进入关节化脓性关节炎。一是通过骺管交通支,脓肿穿破关节直接进入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及成人化脓性骨髓炎。另一种情况是干骺端位于关节时(如股骨颈位于髋关节),则脓肿可穿破干骺断皮质而进入关节关节脓液破坏关节,侵犯软质,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完全强直。

(四)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

化脓性椎炎尤其是椎弓、椎破坏后,脓肿、坏死组织及新生的纤维组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截瘫神经受压。这种情况多见于颈段及胸段椎。感染亦可波及蛛网膜起蛛网膜炎。

(五)恶性变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生恶变多见于病程长者。常见于病程在10年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

治疗方案

  (一)治疗

  1.一般情况较差者,应休息、增加养,以改善全身情况。

  2.慢性骨髓炎存在死腔、死骨、异物、硬化硬化瘢痕及窦道者,应病灶清除术。但死骨摘除等择期性手术,应在炎症已局限(死骨已分离且有足量的新生成)的情况下进,急性期则应流术。手术前后流,外用药物透皮提,待伤后改用外透皮扩的药物。

  (二)术前准备

  一般科手术前常规处理,但应注意:

  1.详细检查并详阅X线,明确死骨及死腔位置,确定手术切途径等。

  2.术前2~7d始应用抗生素,用药前应作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度测定。

  3.创伤所致的骨髓炎,手术前应预防伤风

  4.必要时准备输

  (三)手术法选择

  1.病灶清除术

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基本法。

  (1)切长度应以能完全显死骨及感染为度。注意切勿损伤神经管。

  (2)膜切及剥离范围应死骨大小和多少而定,不可剥离过多。

  (3)彻底切除坏死组织、肉组织、窦道及瘢痕组织,摘除所有死骨流不畅的死腔应予打,但不可过多切除正常质。

  (4)如手术未遗留较大或较深的死腔,软组织条件好,可一期缝,并在髓腔上下各放一有侧孔的塑料管,分作为冲洗和负压吸用,术后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7~10d,先后拔除冲洗管和流管。如清除后有较大或较深的死腔遗留或软组织无法修补者,尚应同时进消灭死腔或修复创面的手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瓣或皮瓣填塞术

  适用于病灶清除后残留较大死腔者。应尽量选择邻近肉,但应避免采用肢体的要屈伸,所用瓣不应过长,张力不宜过大。邻近无瓣可取时,可管的游离瓣或皮瓣移植。

  3.松质填塞术

  在彻底清除病灶后,用髂或其他松质填充死腔。此法易招致感染而失败,须慎重采用。一般多使用于局限性脓肿病灶清除后,或在病灶清除后局部质缺损多不植难以支持体重时。

  4.含抗生素水泥充填术

  清除病灶后将含抗生素水泥珠充填,水泥珠可逐个拔出,也可在数月后一并取出后再进

  5.病切除术

  身体某些部位(如腓骨中上部、髂翼、肋骨尺骨远端等)的慢性骨髓炎,可将病变部分完全切除。

  6.肢术

  创面久不愈,肢体产生严重畸、已发生癌变、肢体功能已大部丧失者可考虑作肢术。

用药安全

1、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多发展为久不愈的慢性骨髓炎。在急性期要适当治疗。

2、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由于重病长期卧床,尤其在源性急性发作后。

  3、除用抗菌约物控制感染外,应增进养,必要时输,手术流及其他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孟氏骨折

下一篇 毛枝卷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