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铝骨病

铝常存在于食物、化妆品和药物制中,人体每天由食物摄取的铝约为2.5毫克,通过肠道少量吸收,全部脏排泄出体外。由于相疾病及原因,导致铝摄入过量或代谢异常,造成铝在人体骼中大量沉积,病,临床表现为广泛的关节疼痛。常规透析治疗终末期的肾病患者易产生铝中毒,导致慢性功能衰竭。规律性透患者铝中毒的原因很多,要包括:①透析液中含铝量过多;②肠道外补液的液体中含铝量过多如白......
目录

病因

常规透析治疗终末期的肾病患者易产生铝中毒,导致慢性功能衰竭。规律性透患者铝中毒的原因很多,要包括:

透析液中含铝量过多;

肠道外补液的液体中含铝量过多如白蛋白;

服含铝制氢氧化铝

缺乏由于铝和在肠道吸收,清转运和细胞摄取面具有共同通道,的储存量能影响铝的动力,因此缺可能增加铝中毒的危险性;

⑤个体因素某些人具有重塑低下和(或)甲状旁腺素低下,包括甲状旁腺切除患者,移植排异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糖尿病患者,二羟化醇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过多下降患者和双侧切除患者,会对铝的毒性作用敏感性增强。

终末期肾病患者铝的排泄受阻,更加重铝在体的储蓄,使全身铝的含量可高出正常的20倍。

临床表现

病的临床表现为广泛的关节疼痛,可定位于部和肋骨。近端无力、复发性骨折常见于肋骨股骨颈、椎和股骨干,还可有骼变的表现,这些症状反映滑膜腔铝过量。服用含铝的磷结合剂的患者其含量较服用不含铝的磷结合剂者高2~10倍。

中铝含量增多也可影响到红细胞的生成。临床表现为可逆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补不能改善。

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危险性更大,这可能与其成率低于正常有。1型糖尿病在出现临床糖尿肾病以前成率即下降,其原因不清,但这些患者的浆甲状旁腺素水平往往低下。

组织中铝的含量相对较低,但可起铝相脑病,早期曾称为透析性脑病或透析性痴呆。现已公认铝是神经毒素的发病因素,是长期透析患者并发神经系统综征的要原因。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语言障碍(口吃),运用障碍。晚期则表现为持续性语言障碍,扑翼性震颤阵挛癫痫发作,性格改变,思维紊乱,定向障碍,痴呆和失语。

检查

1.活检

是诊断铝中毒的金指标,但手续较繁且不易为患者接

受,因此不能作为诊断的常规手段。

2.用原子吸收光谱

可以准确测量浆铝含量,但是浆铝含量只能反映最近铝的负荷,不能反映是否有铝中毒,因为浆铝浓度并不与组织中铝的储存密切相。但是,大多数铝相病患者的浆铝水平显著升高(亦即>75~100μg/L,正常值<10μg/L)。如果患者长期接触铝,而浆铝水平又显著升高(例如超过150~200μg/L以上)则很可能发生铝相病或脑病

3.现已公认,胺(deferoxamine,DFO)试验

是诊断铝中毒性疾病的可靠指标。

诊断

据临床表现,胺试验,活检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相病鉴

并发症

起铝相脑病,或透析性痴呆。晚期则可出现持续性语言障碍,扑翼性震颤阵挛癫痫发作,性格改变思维紊乱,定向障碍,痴呆和失语。复发性骨折骼变等。

治疗

1.减少铝的摄取

一旦诊断成立,须停用含铝制如含铝的磷结合剂白蛋白(白蛋白)和高养补充液。检查铝污染的来源如透析液中铝的含量。

2.胺的治疗

胺是公认的治疗病的有效法。胺(去敏)能动员组织储存的铝,以铝铵和铵复式返回到液中,这种复物能被透、透含碳的液灌流联透析膜或液滤过所清除。静滴胺4小时后,浆铝的80%以上以可滤过掉,且以铝铵复式存在,因此可通过透析清除。

预后

本病要见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病用胺治疗后可以迅速取得临床疗效。但副作用也明显,可出现毛霉菌病。有30%的患者对这种真菌感染的机会有已知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病或免疫抑制)。44%的患者有弥漫性病变,31%有受累。

预防

1.避免使用含铝的磷结合剂,代之以碳酸钙酸钙。

2.采用反渗水装置制作透析液。

3.避免使用铝制品烧水做饭,避免长期食用含铝食物如油饼、油条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淋巴丝虫病

下一篇 流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