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髋关节脱位

关节位是一种严重损伤,因为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位。在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其它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位3种类型。疾病称:关节位 所属部位:部 就诊科室:症状体征:发热,身痛,关节疼痛关节位是种严重损伤,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前上棘与坐连线)之前者为前位。位于该线之后者......
目录

定义

疾病称:关节

所属部位:

就诊科室:

症状体征:发热,身痛,关节疼痛

概述

  关节位是种严重损伤,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前上棘与坐连线)之前者为前位。位于该线之后者为后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臼而进入盆者为中位。三种类型中以后位最为常见。这种损伤应急诊处理,复位越早效果越好。   

病因学

  位分为前、后位和中位三种类型,以后位最常见。

1、后位:

是由于髋关节在屈收,受到来自股骨长轴向的暴力,可使韧带撕裂,股骨头向后突破关节囊而造成后位。

2、中位:

若髋关节在屈和轻度收位,同样外力可使髋臼部后缘骨折股骨头向后位。如髋关节在中位或轻度外展位,暴力可髋臼骨折股骨头沿骨折处向盆腔向移位,叫作中位,很少见。

3、前位:

如髋关节处于外展位,股骨大粗隆与髋臼上缘相撞,以此为支点继续外展,暴力沿股骨头长轴冲击,可发生前位。股骨头可停留在孔或耻嵴处。如在下蹲位,两腿外展,窑洞倒塌时,也可发生前位。

症状诊断

一、症状表现:

1、外伤后患髋肿痛,活动受限。

2、后位患髋屈收、旋、短缩畸

3、前位,患髋伸直外展外旋畸

4、中位,患肢短缩畸,髋活动受限。

二、诊断:

1、有明显外伤史。

2、患髋肿、痛,活动受限。

3、患髋屈收、旋畸,或外展外旋畸

4、X线拍:可见位,或髋臼骨折

检查化验

本病的助检查要是影象检查,包括以下几种法:

1、X线检查:

X线平是诊断髋部位、骨折的最基本法,大部分的关节位X 线都能正确显示。但是,髋关节结构复杂,前后结构重叠,虽然大多数髋部骨折X线均能确定骨折的有无,但难以显示骨折的确切程度、确切部位、移位的确切向以及与关节囊的系。且股骨头向后半位、髋臼后缘骨折关节小的骨折 、臼骨折、髋臼或股骨头小的骨折等X 线平均易漏诊。

2、常规CT:

常规CT 对大多数的关节位均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较X 线其优势在于能清楚的显示位的向与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清晰准确地显示髋关节是否有碎的存在,这一点直接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案与预后 。如果嵌入的关节不能及时发现与清除,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股骨头缺坏死率、创伤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3、3D -CT :

CT 的三维重建最大的优点在于立体地显示了关节的表面, 图像逼真,并且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图像而获得最佳暴部位。但3D -CT 本病也有不足之处:

①在髋关节的三维重建过程中,3D -CT 可出现“假骨折”征。

②三维重建空间分辨率差,重建过程中容易丢失图像的细。移位不明显的线样骨折( < 2 mm) 不易显示。

③对关节亦可出现漏诊。

鉴别诊断

关节位临床上分为三型:后位,前位,中位。中位因损伤部位的病理改变要为髋臼骨折,因此常有人将其列为骨折。前、后位的区分以股骨头位于尼拉通氏线的前后为标准,其中以后位为常见,其发生率为前位的10~20 倍。

因髋关节的解剖结构稳定,位常需强大外力,因此位时多并其他部位多发损伤,也因此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多发生在一些复杂伤中,如并四肢多发骨折损伤,或同侧股骨骨折者,而单纯关节位漏诊、误诊者虽少有报告。临床上常需与股骨颈骨折鉴

并发症

关节位,尤其是先天性关节位治疗后出现的併发症大多与手法粗暴、牵不够,手术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碍复位因素和固定不当等原因所致。多数可以避免。常见併发症有:

(一)再

常因阻碍复位因素未消除。X线出现假象,换石膏时不小心,前倾角过大或髋臼发育不良,因而即使复位后,还是较易再位。

(二)股骨性坏死

这类併发症要是由于手法粗暴或手术创伤过大,损伤了股骨头的供;固定时强力极度外展;复位前牵不够或未松解,复位后股骨头受压过度及还有一些原因不明。

(三)髋关节关节

是晚期的併发症,一般在年龄较大患儿手术后,待到成年后往往较难避免有些类併发症出现。

(四)股骨骺分离,股骨上段骨折神经损伤等,这些均为牵不足,复位时使用暴力或麻醉太浅等原因起,一般均可避免。

治疗措施

  1.新鲜位的治疗

  (1)后位的复位

  ①问号法(Bigelow's法)

  在麻下,病员仰卧,助手固定盆,髋、膝屈至90度,术者一手握住患肢部,另一前放在窝处向上牵始先使髋关节收、旋(使股骨头离),然后一面持续牵,一面将关节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头滑入髋臼而复位(助手可协助将股骨头推入髋臼)。因为复位时部的连续动作呈“?”,似一问号,故称“问号法”复位,左侧后复位时,部的连续动作如一个正“问号”,反之,右侧后位为一反“问号”。

  ②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动作和术者的位置同上法,复位时术者先将患侧髋和膝关节屈至90°,使髂韧带和膝屈松弛,然后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压,另一前套住膝后部向上牵拉,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接近关节囊后壁破,同时向外旋转股骨干,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助手可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推挤复位。复位时常可听到或感到一明显响声。此法比较安全。

  ③复位后的处理

  固定:复位后可用单侧髋人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轻度外展旋位),以后可架拐早期活动,但患侧不能负重,待6~8周后,进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

  ④手术复位的适应症

  手法不能复位,应考虑及时手术复位。髋臼上缘大块骨折,须手术复位并作固定。

  (2)前位治疗原则同前,仅手法相反,复位后处理亦同。

  (3)中位宜用复位,牵4~6周。如晚期发生严重的创伤关节炎,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关节术。

  2.髋关节陈旧性位,因髋臼充满纤维瘢痕,周围软组织挛缩,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可位时间、局部病变和伤员情况,决定处理法。位未超过三个月者,或试手法复位。先1~2周,将股骨头拉下至髋臼缘,再在麻醉下试轻缓手法活动髋关节,以松解粘连,获得充分松动后再新鲜位的手法进整复。但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手法复位不成功或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应手术复位。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据患者职业决定做髋关节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药物治疗

  初期

  【治法】 活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肢伤一(广东中医院《外伤》)

  处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黄柏10克,防风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生地黄12克,乳香5克。水服,每日l

  2.外用消瘀膏(广州中医院《中医伤科》)

  处大黄1份,黄柏6份,栀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姜黄4份。共为细末,用水、蜜糖各半,调患处。

  中期

  【治法】 和续损,舒筋活

  【方药

  1.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生地黄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红花5克,当归9克,续断9克。水服,每日l

  2.外用紫荆皮(王肯堂《治准》)

  处紫荆皮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头、当归川芎乌药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等份。共研细末,饴糖患处。

  后期

  【治法】 补益,强壮筋

  【方药

  1.舒筋汤(广州中医院《中医伤科》)加味

  处当归12克,陈皮9克,羌活9克,碎补9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9克,桑寄生15克,木瓜9克,黄芪20克。水服,每日1

  2.外用海桐皮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共为细末,装入小布袋水熏洗患处。

  关节位的练功活动 在牵期间应进四头关节功能锻炼。解除牵后,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走,3个月后逐步负重锻炼,以减少发生股骨性坏死和创伤关节炎。  

预防常识

关节位,应及时诊治。因为有少数位会髋臼骨折,必须有X线摄确诊。早期复位容易,效果也较好。陈旧者,多数要手术复位,效果相对不好。此外,治疗不当会股骨性坏死,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起,注意生活安全,避免受伤是预防本病的键。另外需注意关节位应及时诊治,因为有少数位会髋臼骨折,必须有X线摄确诊,早期重定容易,效果也较好,陈旧者多数要手术重定,效果相对不好。此外治疗不当会股骨性坏死,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