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减压性骨坏死

急性减压性坏死是高压作业工人或潜水员所发生的坏死,从事高压作业的工人中,有将近半数的人可发生关节损伤。在早期是一种无症状损伤,只有X线摄才可能发现,其典型发病部位是在肱骨股骨和胫干等处。只要有过一次高压暴史,不论是否曾患过急性减压病,均可能发生减压性坏死。最初发现减压病是在潜水工作者中,故最早称本病为潜水夫病。从事高压、隧道工和沉箱作业,失事潜艇艇员从海底快速上浮,......
目录

疾病病因

最初发现减压病是在潜水工作者中,故最早称本病为潜水夫病。从事高压、隧道工和沉箱作业,失事潜艇艇员从海底快速上浮,人员乘坐非加压舱快速升高,或在低压舱中模拟升空,高压舱的密性发生故障,高压舱治疗患者可因减压不当等等,均可发生减压病

症状体征

减压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为了判定预后或治疗便,临床分为2型:Ⅰ型和Ⅱ型。美国海军将减压病分为:仅有疼痛症状类和具有严重症状类。

1.Ⅰ型要包括一些仅有疼痛症状的病例。在Ⅰ型中又可分为:①骼型减压病。空潜水和隧道高压作业者,发病时以上肢关节疼痛多见;而氦氧潜水和沉箱工人发病时则以下肢关节疼痛较多。疼痛可累及一个以上关节,很少有双侧对称性关节疼痛发生。疼痛可为一过性,也可能是持续性剧痛。有时疼痛难以定位,或呈游走性,即从一个关节迁移至邻近另一关节关节疼痛时局部无明显红肿,但活动受限,有时采取保护性姿势,呈明显的屈肢或俯卧体位;②关节皮肤型减压病,有一过性皮肤疼痛发痒,又称皮肤型屈肢症(skinbends)。另一种皮肤型减压病表现为皮肤环的障碍,在肩周、下胸、部皮肤可出现管或淋巴管扩张性斑块,在皮肤上见到发绀色大理石样斑纹。在此型减压病中的淋巴管受累的占10%左右,其要表现为肢体疼痛水肿

2.Ⅱ型包括性质严重的病例,如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神经症状、呼吸功能障碍或有低容量休克等。在Ⅱ型减压病中约30%同时有关节疼痛。据其重点症状将其分为型、脊髓神经型、前型、液浓缩和低容量性休克减压病等。

病理生理

减压性坏死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据潜水实践和动物实验性坏死,坏死的病因是减压不当,起栓塞所致。坏死损伤均见于长,一般不累及躯干骼,由于长中黄骨髓多、脂肪含量高、溶氮多,易于骨髓环缓慢,故骨髓中气不可能快速排出。损伤与高压暴次数、患急性减压病史次数、潜水深度等成正比系。据观察,发生严重减压病时,并不紧接着发生损伤;而无减压病或仅曾有过轻微减压病病史者,可能发生减压性坏死。损伤特征倾向于对称性发病。单纯梗死说尚不能完满地解释许多临床现象,因此有者提出脂肪栓塞、液浓缩、液凝固性增加、液中酶的变化以及溶解于组织中的体渗透效应理论等。

诊断检查

诊断:

1.病史有呼吸压缩体、高压作业、潜水作业史。以往验认为水深在12m以浅,反复作业不可能发生减压病,但晚近报道有水下作业在6m~8.5m以深,反复作业,或体力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超过2h,往往在出水后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并加压治疗而获治愈。因此,凡有环境压急剧变化,如在高压环境作业,向常压面急剧减压;或在常压环境下向低压环境急剧减压均可能造成急性减压病

2.体征患肢多呈屈状,无明显红肿热,触痛不明显,重症患者多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症状

3.治疗性诊断如有高压舱设备,对可疑病例进常规加压治疗,多数真性患者加压治疗后,症状可以很快消失;但个患者加压治疗后局部疼痛可能复发,应与其他非压性关节病进。减压性坏死的临床诊断,要依赖于高压暴史,呼吸压缩体潜水作业史,以及骼的影像检查等。

必须十分重视高压暴史的询问,应当指出,减压性坏死的潜伏期不等,多数患者早期并无症状,只有待病变波及关节面或皮质而产生疼痛或关节功能异常时,病家来求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师对高压作业就诊人员,应提高警惕,随时想到此病的可能性:当配影像检查时,注意其特定的好发部位,这是早期诊断不可忽视的要点之一。

实验室检查:可使凝中的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Ⅻ因子)激活。

其他助检查:英国据减压性坏死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AB两大类:A类病变预后不良,病情活动,且易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B类病变较稳定,关节面较远,很少进一步恶化。多年临床观察,AB两类病变的发展与预后并无统计差异。中国和日本据各自的临床验,对减压性坏死的X线表现,分提出各自的分类法(表1)。

据近年来的研究,对1269例高压作业工人,近3万张X线的统计,发现减压性坏死病灶多发于肱骨头上边缘和股骨颈中外侧,作者称为减压性坏死的特定部位好发区。长的减压性坏死,有特定的好发区,这一发现有利于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以及与其他性质病变作鉴。减压性坏死之所以好发于这些特定部位,可能与该部位质松、受力大、含脂肪成分高、容量多、局部流缓慢等因素有。这些综性因素促使该部位容易产生和聚积,造成局部栓塞,影响供,导致坏死。Gregg(1981)年从兔注入99mTc标记二磷酸盐5μC,扫描及X线拍对比,发现放射性核素扫描,对减压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优于X线。应用B型超声检测减压性坏死,并与X线对比,二者基本上一致。由于B型超声检查简便,价格便宜,值得推广使用。

鉴别诊断

注意与呼吸功能障碍,低容量休克成的相疾病鉴

治疗方案

急性减压病关节病变的治疗,与急性减压病,其他系统病变的治疗原则相同,应及时准确地施加压治疗,此是惟一的特效法。本病科治疗无效,因此有人张只要关节面有萎陷的可能,就有外科治疗的指征;可病变进展情况决定手术式和范围。

坏死病灶较大或波及关节面,则采用手术治疗。若股骨头坏死且有轻度萎陷,可用移植皮质,置于股骨头软下或关节下,作为对坏死股骨头或轻度萎陷的一种机械性支撑,且可使股骨头的管再生。若坏死灶在股骨头前上股骨头后部保持正常的外,并具有完好的软,则可采用术,以使负重位置后移,这样比移植皮质为佳。Sugioka氏的粗隆间前旋位股骨术对治疗中青年患者效果较好。若股骨头有较广泛的萎陷,但髋臼良好,则可采用股骨头切除术,同时置换人工股骨头。若髋臼和关节面已累及,可考虑全髋关节重建术。

并发症

Ⅱ病例,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神经症状、呼吸功能障碍或有低容量休克成。

预后预防

预后:英国据减压性坏死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AB两大类:A类病变预后不良,病情活动,且易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B类病变较稳定,关节面较远,很少进一步恶化。多年临床观察,AB两类病变的发展与预后并无统计差异。

预防: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做好劳动保护,渐进式训练。

流行病学

1930年以前,有减压性坏死的报道很少,有文献可供查阅的仅6例。1960~1970年为数也只有68例。1970年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向海洋进军,英、美、日本、土其等国先后在渔民、潜水员、隧道工人、高压作业等人员中作广泛医调查,发现在非军事潜水中减压性坏死的发病率远比预计的高得多。1964年日本Kinoshita调查潜水渔民400人,发病率为60%;1978年日本Ohiwa调查79例渔民,发病率为19%。1985年Cimist报告土其潜水渔民发病率为85.7%,这些渔民潜水操作很不严格,不照减压操作规程,故发病率高。1978年Wade调查美国非军事潜水人员中减压性坏死的发病率为65%。我国非军事潜水人员中本病发病率未见确切资料。各国军事潜水员减压性坏死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军事潜水员。其原因就是严格操作规程减压,防护工作较好;中国(1985)发病率为2.15%;英国(1979)为3%;日本(1975)为3.2%;美国为1.5%。

从上述资料可见,每次潜水作业都应正确地选择减压案;切实遵守潜水操作规程;每一个潜水作业人员都应接受严格的医监护,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减压性坏死的发病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毛脉南蛇藤

下一篇 胫骨应力骨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