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丛生草本,高20-25厘米,具白色而卷曲的短绒毛。
主根顶端常具少数叶残基。
茎花葶状,约与叶等长,不分枝或少分枝,无叶或下部具少数叶。
基生叶具长柄,基部具鞘,叶片披针形,二回羽状全裂;一回羽片5-6对,疏离,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卵圆形至近圆形,顶生的较大,约长1厘米,宽1.2厘米,三深裂,侧生的长约5-6毫米,宽5毫米,全缘至2-3裂。
总状花序约具10花,先密集,后疏离。苞片披针形,长约9毫米,具短绒毛。
花梗长5-10毫米,花黄色,近平展。萼片卵圆形,长约1.5毫米,全缘或下部多少具齿。外花瓣顶端多少微凹,无或具浅鸡冠状突起。
上花瓣长约1.5-1.7厘米;距圆钝,约占花瓣全长的1/4;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1/2,末端近渐尖。下花瓣长约1.2厘米。内花瓣长约1厘米,具高而伸出顶端的鸡冠状突起。
子房线形,具细长的花柱;柱头2叉状分裂,各枝顶端具2-3并生乳突。
蒴果线形,长3-4厘米,被毛。
种子黑亮,平滑。
分布范围
产湖北西部(房县、巴东)、四川东部至南部、重庆(奉节、南川、涪陵)、陕西南部(镇坪)。
生于海拔700-950米左右的岩石缝隙。
模式标本采自重庆的城口。
主要价值
【别名】干岩矸
【来源】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凉血止血。跌打损伤,咯血,吐血。
【用法用量】 2~3钱。水煎或浸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全草:苦,凉。祛瘀止痛,凉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痛,咳血,劳伤吐血。
外文信息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罂粟目 Rhoeadales
罂粟亚目 Papaverineae
罂粟科 Papaveraceae
荷包牡丹亚科Fumarioideae
紫堇族CORYDALEAE
紫堇属Corydalis
石生黄堇组Sect. Thalictrifoli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