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肱骨干骨折

肱骨骨折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骨折。多发于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不连。疾病称:肱骨骨折 所属部位:上肢 就诊科室:症状体征:发热,身痛肱骨外科颈远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2cm以上为肱骨干。肱骨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中部,然后是下部,上部为最少。中下1/3骨折神经损伤,下1/3骨折......
目录

定义

疾病称:肱骨骨折

所属部位:上肢

就诊科室:

症状体征:发热,身痛

概述

肱骨外科颈远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2cm以上为肱骨干。肱骨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中部,然后是下部,上部为最少。中下1/3骨折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不连。

病因

肱骨骨折病因要为直接、传导、旋转暴力均可致该骨折

1.直接暴力:如打击伤、挤压伤器伤等,多发生于中1/3处,多为横骨折、粉碎骨折放性骨折,有时可发生多段骨折

2.传导暴力:如跌倒时手或肘着地,地面反击暴力向上传导,与跌倒时体重下压暴力相交于肱骨干某部即发生斜骨折螺旋骨折,多见于肱骨中下l/3处,此种骨折尖端易刺插于肉,影响手法复位。

3.旋转暴力:如投掷手榴弹、标枪或翻腕赛扭转前时,多可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所起的肱骨骨折多为典型螺旋骨折

肱骨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肉附着点不同,暴力作用向及上肢体位的系,肱骨骨折可有不同的移位情况。如骨折三角止点以上者,近侧骨折端受到胸大的牵拉作用向侧移位;远侧骨折端因三角的牵拉的作用而向外上移位。

骨折三角止点以下者,近侧骨折端因受三角肱肌的牵拉作用而向外向前移位;远侧骨折端受到二头三头的牵拉作用,而发生向上重叠移位。如骨折于下1/3部,由于伤员常将前悬吊胸前,起远侧骨折旋移位。手法整复时均要注意纠正。 

发病机理

肱骨骨折端的移位除与暴力向及肢体重力有外,更与肉的收缩直接有。当骨折位于肱骨干上部、三角止点之上时,骨折近端受胸大的牵拉向前移位,远端受三角牵拉向上外移位;肱骨干中部骨折骨折处位于三角止点以下时,近端因三角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远端因二头三头收缩向上移位;肱骨干下部骨折,两端肉拉力基本平衡,移位向取决于外力向、肢体所处位置及重力等。

[影像表现]

直接暴力打击可造成横断骨折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所致者多为斜、螺旋骨折肱骨干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肉附着,骨折错位的向也有不同。肱骨上段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的牵拉向前侧错位,远折端受三角的牵拉向上、外错位;肱骨中段骨折相反,近折端受三角肱肌的牵拉向外、前移位,远折端受二头三头的收缩向上移位,造成骨折端重叠错位。

症状表现

1、疼痛表现为局部疼痛、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等,一般均较明显。

2、肿胀完全骨折鶒尤其粉碎型者局部出可多达200ml以上,加之创伤性反应,因此局部肿胀明显。

3、畸创伤后,患者多先发现上出现成角及短缩畸除不完全骨折外一般多较明显。

4、异常活动亦于伤后立即出现患者神经干紧贴面走,甚易被挤压或刺伤;周围管亦有可能被损伤。因此在临床检查及诊断时务必对肢体远端的感觉、运动及动脉搏动等加以检查,并与对侧对比观察。凡有此并症时,应在诊断时注明。在三角止点以上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的牵拉而向向前移位,远折端三角肱肌二头三头的牵拉而向外,向近端移位。

三角止点以下的骨折,近折端受三角的牵拉而向外向前移位,远折端因二头三头的牵拉而向近端移位。

诊断: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Х线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检查

肱骨骨折的检查要为A项检查可确诊;需手术或疑桡神经伤查“B”;老年或疑有病者查C。

鉴别诊断

肱骨骨折的鉴诊断要有以下的几种情况:

1、上部X线正侧位照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并有助于鉴是否为囊肿等所致的病理骨折

2、旋转暴力所致的肱骨骨折,应与上扭伤相鉴。后者有牵拉痛,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但无环压痛、纵向叩击痛及异常活动。

3、若出现神经损伤,要鉴清楚是术前损伤还是术中损伤,通过询问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过、临床表现、结电图检查则不难诊断。如果术前无神经损伤表现而术后立即出现者考虑为牵拉伤和粗暴操作所致,如果术后渐进性出现神经损伤表现应考虑为痂或瘢痕粘连所致。

并发症

肱骨骨折的可并发以下五种疾病:

1.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为最多见,肱骨中下1/3骨折,易由骨折端的挤压或挫伤起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一般于2~3个月,如无神经功能恢复表现,再手术探查。在观察期间,将腕关节置于功能位,使用可牵手指伸直的活动支架,自活动伤侧手指各关节,以防畸或僵硬。

2.管损伤:

肱骨骨折并发症中并不少见,一般动脉损伤不会起肢体坏死但也可造成供不足,所以仍应手术修复管。

3.骨折不连接:

肱骨中下1/3骨折常有见到,导致骨折不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损伤暴力、骨折的解剖位置及治疗法有较大系。创伤及反复多次的复位使骨折处的膜及周围软组织受到严重损害,骨折端软组织管受到严重损伤,造成骨折修复所需的养供应中断,从而影响骨折的愈

4.畸

因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肱骨骨折虽有些成角、旋转或短缩畸,也不大影响伤肢的活动功能,但如肱骨骨折移位特严重,达不到骨折功能复位的要求。严重地破坏了上肢生物力系,以后会给肩关节或肘关节带来损伤性关节炎,也会给伤员带来痛苦,因此对青壮年及少年伤员,在有条件治疗时,还是应该施术矫正畸

5.肩、肘关节功能障碍:

多见于老年伤员。因此对老年伤员不但不能长时间使用广泛范围固定,还要使伤员尽早加强肉、关节功能活动,若已发生肩或肘关节功能障碍,更要加强其功能活动锻炼,并以理疗和体疗,使之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治疗措施

1、无移位骨折

包括无神经损伤的性横、短斜、粉碎线形无移位骨折,不需麻醉,用轻柔手法纠正成角或旋转畸。外固定法可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选用:

a. 轻型长悬吊石膏或上“ U ” 型石膏加三角巾悬吊前

b. 小夹固定;

c. 长石膏加外展支架或肩人石膏固定;

d. 单外固定架固定。石膏固定6 周,照显示有初步痂后去除外固定,始练习肢体活动。外固定架固定者,可早期进关节活动。

2、有移位的骨折

丛或局部麻醉下,手法复位。小夹或外固定架固定。有条件时,亦可在电视Х线机透视下,复位、钉固定。

3、骨折神经损伤

骨折无移位,神经多系挫伤,骨折外固定后,观察1 ~ 3 个月,若神经无恢复,则手术探察。 骨折有明显移位者,桡神经有可能嵌入骨折端之间,不可手法复位,以免造成神经断裂。应手术探查神经,同时做骨折放复位固定。

4、放复位固定

适用于骨折伤后8h 、彻底清创后不易感染者;骨折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手法达不到功能复位要求或肱骨多段骨折者;同一肢体有多处关节损伤者;骨折管损伤或骨折明显移位神经损伤者;骨折不连接或严重畸连接者。采用钢螺丝钉者,术后仍需可靠的外固定;加压钢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者,可早期进功能锻炼。

非手术治疗:肱骨干有较多肉包绕,骨折轻度的成角或短缩畸,不影响外观及功能,故多采取非手术治疗。其要包括:上悬垂石膏、U型接、维波上肢支持带制动、小夹固定、肩人石膏及功能支架。

手术治疗

(1)骨折:应早期组织的清创及骨折固定健康搜索。

(2)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应用骨折固定及神经管的修复。

(3)浮肘:肱骨干中下1/3骨折伴有肘关节骨折时,手法复位及维持复位均比较困难,应复位固定。

(4)段型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时,易产生健康搜索一处或健康搜索一处以上的不愈。应固定术。

(5)双侧肱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可造成病人生活上不便及护理上的困难应固定术。

(6)手法复位不满意的骨折:如螺旋骨折骨折端间嵌入软组织即使骨折对线满意健康搜索也会导致不愈,应固定术。

(7)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如横断骨折应用悬垂石膏治疗因过度牵骨折不愈;短骨折用非手术治疗骨折端有明显移位者也应手术固定。

(8)多发伤肱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很难维持骨折端满意的对位对线。一旦病情稳定,应积极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初期

【治法】 活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止痛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续断12克,赤芍9克,当归尾9克,乌药9克,苏木6克,陈皮6克,桃仁6克,川芎6克,乳香6克,没药6克,木通6克,甘草6克。水服,每日1

2.外用双柏(上海中医编《中医伤科讲义》)

侧柏2份,黄柏l份,大黄1份,薄荷l份,泽兰1份。共研细末,以水、蜜糖热,调成厚糊状,外患处。

3.中成药云南白药服,每次0.5克,每日3次。

中期

【治法】 接续损。

方药

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生地黄12克,白芍9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当归9克,续断9克,牛膝9克,川芎6克,红花5克。水服,每日1

后期

【治法】 养,补,壮筋

方药

1.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加减

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自然铜12克,土鳖虫10克。水服,每日1

2.外用科外洗二(广东中医院《外伤》)

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防风15克,五加皮15克,细辛10克,荆芥10克,没药10克。水熏洗患肢,每日1。解除夹外固定后使用。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练功活动 复位固定后应鼓励患者积极进适当的练功活动,对中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初期先让患者握拳,屈伸肘、腕关节及舒缩上肢肉等活动。3周后逐渐练习肩关节向活动。4周解除外固定后,应配中药熏洗和手法理筋,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理筋手法 先点肩髑、、天宗、池、谷等,然后在肩部进、拿捏、侧滚等手法。

预防

肱骨骨折有时会并发有重要的神经管损伤,应密切注意伤肢变化。若发现远端肢体(如手、前等)异常疼痛,动脉搏动消失,指甲青紫,远端肢体苍白等环障碍征象及远端麻痹、皮肤感觉障碍垂腕、垂指畸神经损伤症状,应及早去医院,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肱骨骨折后,因长期制动,肩关节袖状群易发生粘连,而导致肩周炎甚至肩关节强直。尤其老年人更易发生,故更应早期始肩关节功能锻炼。

此外,骨折固定后的最初两周应拍或透视一次,以观察骨折断端的整复后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并做相应处置。

护理

术后长石膏死外固定,待伤后改用小夹外固定。

针固定适用于肋骨干上段的模断骨折。选择适的针两条。一针自近端髓腔打入,从肪大结处穿出,再将另一针沿第一针出孔,从肋骨大结处顺打入近侧骨折段的髓腔。当打入第二针时,先把第一针拔出,第二针尖端路出后,将骨折复位,三爪持器固定,然后把针打入远骨折段的髓腔骨折周围放置植骨折固定坚强后,若伴神经管损伤时可同时进修复。

术后处理如固定可靠,一般不需外固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骨囊肿

下一篇 骨放线菌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