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风湿性关节炎

湿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通常所说的湿关节炎是湿热要表现之一,临床以关节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关节最常受累。虽然近几十年来湿热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非典型湿热及慢性湿关节炎并非少见。症状、流及免疫分析,认为湿......
目录

病因及病理

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流及免疫分析,认为湿关节炎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且感染途径至重要,部链球菌感染是发病的必要条件。但A组链球菌湿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前还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系。

湿关节炎活动期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水肿,滑膜下结缔组织中有黏液性变,纤维素样变及炎性细胞浸润,有时有不典型的湿小体。活动期过后,关节的渗出物可被吸收,一般不起粘连,因此并不产生关节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

1.疼痛

关节疼痛是湿关节炎首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以大关节受累更为常见,如膝关节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典型的表现为对称性、游走性疼痛,并伴有红、肿、热的炎症表现。通常急性炎症症状持续2~4周消退,一个关节症状消退,另一个关节症状又可出现,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的。

关节症状候变化影响较大,常在天转冷或下雨前出现关节痛。急性期过后不遗留关节,这些与湿关节炎不同。

2.肉疼痛

起病时患者可有肉酸痛不适、周身疲乏、食欲缺乏烦躁症状

3.不规律性发热

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多为轻中度发热搏加快,多汗,与体温不成正比。

4.皮肤黏膜症状

皮下结、环红斑等,儿童多见,成人少见。

5.舞蹈症

仅见于儿童,女孩多见,患儿先有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等精神症状,继而出现无的的快速动作,作皱眉、噘嘴等怪相,肢体可出现伸直和屈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的无律交替动作。疲劳及兴奋时明显,休息及镇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6.心脏症状

由于湿热活动期以累及关节心脏,因此湿关节炎患者常伴有炎、膜炎、心包炎等。有心悸促、前区疼痛等症状

检查

1.外周白细胞计数升高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

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湿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1~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

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明显增高,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4.湿因子和抗核抗体

均为阴性。

5.拭子培养

常呈溶血性链球菌培养阳性。

6.抗链球菌溶血素“O”

80%的湿关节炎患者抗“O”增高,>500U,病情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

诊断

要依据临床表现加实验室检查和前期链球菌感染的据诊断湿关节炎。如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常伴有湿热的其他表现如炎、环红斑、皮下结等,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价明显升高,拭培养阳性和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鉴别诊断

1.脓毒血症起的迁徙性关节

常有原发感染的征候,液及骨髓培养呈阳性且关节渗出液有化脓趋势并可找到病原菌

2.结核性关节

多为单个关节受累,好发于常活动手摩擦或负重的关节

3.结核感染过敏关节

关节部位有确切的结核感染灶,无质破坏。

4.淋巴

少数患者可出现急性多关节症状

5.莱姆关节

此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流病。

6.痛风

痛风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痛风早期易与湿关节炎与湿关节炎相混淆。

7.类湿关节

湿关节炎,为多发性对称性指掌等小关节炎和柱炎,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可见类湿、周围神经及眼的病变,类湿因子阳性。

并发症

湿关节炎患者在急性疼痛期间,由于长期卧床,或者服用激素时间过长等,可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肺炎

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

湿关节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库欣综

患者若用激素时间过长,常因体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而并发库欣综征。常见症状要有满月脸、水牛、体重增加等。

4.口腔溃疡

湿关节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之后常出现口腔溃疡,此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皮疹、味觉消失等不良反应。

5.传染病

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某些传染病时,比正常人更易受到传染。

治疗

1.湿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理、联用药。常用的抗湿病药物如下:

(1)水杨酸是治疗急性湿热的最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以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沉下降,但不能去除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并症。

水杨酸常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部刺激症状,可服用氢氧化铝缓解,不能耐受水杨酸者,可选用氯芬那酸。

(2)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不是治疗湿关节炎的必要药物。只有在关节炎患者伴有心脏炎的据,且水杨酸效果不佳时,才考虑使用。

2.抗链球菌感染

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乙酰螺旋霉素。

3.中医药治疗

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急性期宜祛清热化湿,慢性期宜祛化湿,能对症状的缓解起到助作用。

预防

非活动期注意关节锻炼,关节处要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去除体链球菌感染灶防止复发,如扁体炎反复发作可体切除;湿活动控制后应每2~4周注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患急性峡炎时即刻就医以免病情复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