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定义
病因
本病是由外力作用而造成,包括:
1、直接外力,如打击伤或机器绞伤等。
2、间接外力,摔倒手撑地,均可造成这种骨折。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均发生于儿童。此型损伤轻,易于复位。
多为横形、短斜形。有明显的短缩及下尺桡关节脱位。多由于摔倒手撑地引起。前臂旋前位致伤时,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旋后位致伤者,则向掌侧移位。临床上后者多见。此型损伤较重。下尺桡韧带、三角软骨、骨间膜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症状表现
检查
X线摄片显示在桡骨下1/3交界处,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多无严重粉碎。如桡骨骨折移位明显,下尺桡关节将完全脱位。在前后位X线摄片上,桡骨短缩,远侧尺桡骨间距减少,桡骨向尺骨靠拢。侧位片上,桡骨头向掌侧成角,尺骨头向背侧突出。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措施
闭合复位比较容易。但因肌肉收缩,维持复位的位置却较困难。由于旋前方肌、胧桡肌、伸拇长肌与外展拇长肌收缩使骨折远端发生重叠移位,并向尺侧靠拢,因此闭合复位成功率不高。治疗结果很不理想。因此应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桡骨骨折应做到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使用加压钢板置于桡骨掌面。术后短臂石膏前后托,前臂旋转中立制动4~6周。去制动后进行功能锻炼。
陈旧性盖氏骨折。如桡骨已经愈合,只有轻度畸形,但有前臂旋转受限及疼痛症状时,应做尺骨头切除术,可改进旋转功能和减轻症状。畸形严重者,必须矫正畸形,以钢板螺丝钉固定的同时植骨。如内固定十分牢固,可同时行尺骨头切除术,否则待桡骨骨折愈合后,再做尺骨头切除术。术后不做外固定,尺早开始做前臂放置功能练习。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