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乳腺癌
概述
副乳乳腺癌(mammary of accessory mamma)是指发生于副乳腺的癌肿,多发生于腋区,少见部位为锁骨下区、腹部及外阴区,由于副乳腺自有腺体的存在,在行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等生理变化过程中,可出现相应区域与乳腺同步的胀痛,甚至随乳房泌乳而泌乳,因此,有腺体的副乳腺同正常部位的乳房一样有发生乳癌的可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二)发病机制
副乳腺癌发生的前提是副乳腺必须有乳腺腺体组织,单纯有乳头或乳晕,或两者均有而无腺体的副乳腺是不能发生副乳癌的。由于副乳腺自有腺体的存在,在行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等生理变化过程中,可出现相应区域与乳腺同步的胀痛,甚至随乳房泌乳而泌乳。因此,有腺体的副乳腺同正常部位的乳房一样有发生乳癌的可能。
症状
病程自数月至数十年不等。多见于腋窝的副乳腺,左侧稍多,多在胸大肌外侧缘处,其他部位少见。肿块多数如花生米大小,大者如核桃,质较硬、活动,周界不清,肿瘤表面一般平滑,少数可与皮肤或基底粘连。皮肤亦呈“橘皮样”变或破溃。局部可有疼痛并常向胸部及患侧上肢放射,肿物在经期或妊娠期肿大明显并有胀疼,腋窝淋巴结可肿大。
检查
诊断
由于副乳腺的特殊位置决定该病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腋前、锁骨下区癌,临床与组织学必须查见与正常部位乳腺无联系的副乳腺组织方可诊断副乳腺癌。
护理
一般病人经过治疗后的疗养和一定时期的随访后,可重返工作岗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家疗养期间,要以乐观的精神去战胜疾病,将每日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每月按时作乳腺自我检查。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居,配合适当的户外活动及锻练,如保健操、太极拳等,以及必要的文娱活动。要搞好饮食,加强营养,少吃肥肉和脂肪。多吃蔬菜和水果,戒除烟酒。
预后
副乳乳腺癌预后不良。因副乳腺多数发生在腋窝,该部位的淋巴结丰富,较易发生转移。另外人们对该病认识不够,常延误诊治。我国乳腺癌协作组在1974年收集的8例副乳乳腺癌,除1例局部切除外,7例均行乳腺癌根治及淋巴结清扫。术后仅1例7年情况良好,1例2年死于复发,1例3年死于其他疾病,1例男性副乳乳腺癌,手术时即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丧生。
治疗
一般治疗
a) 副乳较小而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处理。
b) 对于完全性副乳,应当同正常乳腺一样给予重视,经常进行必要的检查,防止恶变发生。
c) 生小孩后突然长出来的副乳,一般不必急于治疗,过于胀痛时,可适当服用止痛片,或局部用消炎止痛药外敷,一般1~2天内胀痛会逐渐消退。采用此法后,如果疼痛不减或加重,或者产妇患有乳腺炎,就应上医院查明原因,及时医治。
d) 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诊治,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后约1周即可痊愈,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仅留下小小的疤痕。
月经停止10天后还可触及的副乳肿块者。
腺体逐渐增大,疼痛不适者。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副乳局部合并湿疹、感染,并伴有肩背部、胸部疼痛,影响上肢活动者。
副乳明显隆起或乳头肥大、乳晕色素影响外观者。
e) 如果发生了副乳乳腺癌,治疗则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腋窝部副乳靠近腋窝淋巴结,易在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在手术时应做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但因副乳腺癌所发生的部位不定,手术方式有所不同。发生于锁骨下区及腋部的副乳腺癌应采取包括相应侧正常乳腺在内的乳癌根治术;而阴区、腹壁发生的副乳腺癌可以保留同侧乳房,而仅仅行相应部位的扩大根治术。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