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花
基本资料
拉丁名:Canna indic L.
生物学特征:地下具粗壮肉质根茎,地下茎直立不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大,叶柄呈鞘状。蒴果球形,种子黑褐色。花期夏秋季节。
习性:原产美洲。喜温暖炎热、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北方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要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贫瘠和短期积水。
种类
美人蕉(C.indica)株高12米左右,茎叶绿色,叶长椭圆形,长10~30 厘米,宽5~15厘米,花序小而稀疏,小花常2朵,瓣化瓣狭窄、直立,呈鲜红色,唇瓣橙黄色,有红色斑点。紫叶美人蕉(C.warscewiczii)株高1米左右,茎叶均紫褐色,总苞褐色,花萼及花瓣均紫红色,瓣化瓣深紫红色,唇瓣鲜红色。大花美人蕉(C.generalis),是美人蕉的改良种,株高15 米,茎叶均被白粉,叶大,阔椭圆形,长4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总花梗长,小花大,色彩丰富,花萼、花瓣被白粉,瓣化瓣直立不弯曲。意大利美人蕉(C.orchioides),是由多个种及品种改良而来的,株高约1米,叶绿色或青铜色,花序单生,直立,小花大,颜色丰富,基部筒状,瓣化瓣宽阔柔软。
繁殖及栽培
多行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将根茎切成几部分分栽,注意每一部分必须保留2~3个芽。播种法多用于育种,因种壳坚硬,播前应进行预处理;温度维持在 25℃,约2~3周发芽。一般春季栽培(五一用花,可提前栽于温室),覆土深度以10厘米为宜,可采用草炭土1份、粗沙1份、园土1份混合,并加入足量的基肥,生长期每10天追肥1次,并保证基质湿润;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可以挖出 根茎链接,放于冷凉的环境,或留在盆中。
药用资料
药用部位:美人蕉
美人蕉花·中药材
药材基源:美人蕉。
【原形态】美人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l.5m,全株绿色无毛,被蜡质白粉。具块状根茎。地上枝丛生。单叶互生;具鞘状的叶柄;叶片卵状长圆形,长10-30cm,先端尖,全缘或微波状,基部阔楔形至圆形。总状花序,花单生或对生;每花具1苞片,苞片卵形,长约1.2cm;萼片3,绿白色,先端带红色,长约1cm;花冠大多红色,管长约1cm,花冠裂片披针形,长约3cm;外轮退化雄蕊2-3枚,鲜红色,倒披针形,长约4cm;唇瓣披针形,长约3cm,弯曲;发育雄蕊花药和花丝相连接处稍呈弯曲;子房下位,3室,花柱1。蒴里,长卵形,绿色,具柔软刺状物,长1.2-1.8cm。花、果期3-12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植,亦有野生于湿润草地。原产于印度。
【性味】味甘;淡;性凉
【各家论述】
近缘种
柔瓣美人蕉(黄花美人蕉)Cannaflaccida株高1.2cm—1.5m,根茎极长大。茎绿色。叶长圆状披针形;长25cm—60cm,宽10cm—20cm。花序单生而疏松,着花少,苞片极小;花大而柔软,向下反曲,下部呈筒状,淡黄色,唇瓣圆形。
鸢尾花美人蕉Cannairidiflora株高2—3m。叶椭圆形,表面散生软毛,花序总状稍下垂,花大,长约12cm,倒卵形,唇瓣狭长,端部深凹。
美人蕉(小芭蕉、小花美人蕉)Cannainadica株高1cm—1.3m。茎叶绿而光滑,叶长椭圆形,长10cm—30cm,宽5cm—10cm。花序总状,着花稀疏,小花常2朵簇生,鲜红色,唇瓣橙黄色,上有红色斑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