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芒萁

芒萁 芒萁(拉丁:Dicranopteris pedata (Houtt.) Nakaike),芒萁,是里白芒萁蕨类植物芒萁植株高0.45-1.2米;长而横走,密被暗锈色长毛;疏生;叶柄长24-56厘米,棕禾秆色,基部以上无毛;孢子囊羣,一列,着生于基部上侧或上下两侧小的弯弓处,由5-8个孢子囊组成;其生长于强酸性土的荒坡或林缘中,产于中国热带:广东南部、海南岛、云南东南部......
目录

形态特征

芒萁植株通常高45-90-(120)厘米。横走,粗约2毫米,密被暗锈色长毛。

远生,柄长24-56厘米,粗1.5-2毫米,棕禾秆色,光滑,基部以上无毛;叶轴一至二(三)回二叉分枝,一回羽轴长约9厘米,被暗锈色毛,渐变光滑,有时顶芽萌发,生出的一回羽轴,长6.5-17.5厘米,二回羽轴长3-5厘米;腋芽小,卵形,密被锈黄色毛;苞长5-7毫米,卵形,边缘具不规则裂或粗牙齿,偶为全缘;各回分叉处两侧均各有一对托叶状的羽片,平展,宽披针,等大或不等,生于一回分叉处的长9.5-16.5厘米,宽3.5-5.2厘米,生于二回分叉处的较小,长4.4-11.5厘米,宽1.6-3.6厘米;末回羽片长16-23.5厘米,宽约4-5.5厘米,披针或宽披针,向端变狭,尾状,基部上侧变狭,篦齿状深裂几达羽轴;裂平展,35-50对,线状披针,长1.5-2.9厘米,宽3-4毫米,钝,常微凹,羽片基部上侧的数对极短,三角或三角状长,长4-10毫米,各裂基部汇,有尖狭的缺刻,全缘,具软质的狭边。

侧脉两面隆起,明显,斜展,每组有3-4(5)条并,直达叶缘为纸质,上面黄绿色或绿色,沿羽轴被锈色毛,后变无毛,下面灰白色,沿中脉侧脉疏被锈色毛。孢子囊羣,一列,着生于基部上侧或上下两侧小的弯弓处,由5-8个孢子囊组成。

生长习性

芒萁耐酸、耐旱、耐瘠薄,依靠它纵横交错的地下及从地下中生出的能深入土层3m以上的定根,顽强地生长在山区及水土流失地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云南日本印度越南都有分布。生强酸性土的荒坡或林缘,在森林砍伐后或放荒后的坡地上常成优势的中草羣落。

繁殖栽培

繁殖

芒萁在秋末冬初,芒萁羽片面的孢子囊将要成熟的时候,选取孢子囊群多的羽片,将其套装入塑料袋,过几天时间收取塑料袋,里面就可以获取大量的芒萁孢子囊,将芒萁孢子囊集中起来存放。来年早春,选择较阴的地,作地畦,地畦上面铺上一层10厘米厚的黄心土,将过处理的孢子囊混上细沙进撒播,并在畦上挂上一层遮阳网,常喷水,保土壤表层不干。到春末夏初,畦上就可以看到细小的薄状的、近且上部微有凹缺的绿色体,此体的大小仅0.3毫米,不细留意是看不出来的。

过几个月的时间,到秋天,看到绿色体有转色现象的时候,表明已有合子产生,并已接近成熟萌发,不久在转色的体就可以看到幼孢子体的生出,幼孢子体长出以后,体很快就死亡,此时新的世代繁衍就始了。

栽培技术

幼小的孢子植株再培育一年,到第二年春天,即可移栽种植,此时的小植株已长成3-5厘米高的羽片,地下生长也已有3-5厘米长,并有好几个已萌动的叶芽。移植时要注意二点,一是需带土移栽,不得伤及地下,保存尽量多的定根。二是不可深栽,否则地下不能很好伸长,地下的小叶芽也不能长出地表面。

防治措施

农田杂草的防治要有人工防治、化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法。

人工防治

  1. 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选播种材料,特注意国没有或尚末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止输入或严加控制,防止扩,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肥料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力后再用。
  2. 人工除草结农事活动,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人工拔除或铲除,或结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机械防治

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防除

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国外已有300多种化除草,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济作物地的除草。

替代控制

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等法进除草。

主要价值

  1. 观赏用:芒萁具有观赏用途。
  2. 编织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的叶柄可以拿来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篮子或其它巧的手工艺品。
  3. 芒萁根系发达,地下具有无限分枝的特性,可交叉分枝,庞大的根系组成一个密集的网后,抗冲刷、固土能力特强,使它成为促进南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的首选植物品种。
  4. 用于栽培灵芝的优良草本植物,实验表明,用芒萁栽培出的灵芝有效成分多糖肽的提取率最高是段木灵芝的3倍,而其药理作用与段木灵芝有类似功能。
  5. 天然染料。可以提取色素做天然染料用。
  6. 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芒萁骨

下一篇 芒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