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息肉(endometrial polyps)是妇科的常见病,是由子宫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蒂长短不一。可起不规则阴道、不孕。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是子宫息肉的高发人群。病因未明,认为与分泌紊乱有,以超声诊断为子宫造影敏感性更高,宫腔镜是诊断子宫息肉的金标准,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是子宫息肉首选的治疗法,但息肉......
目录

病因

1.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息肉激素可促使子宫膜增生而产生月经,因而子宫息肉成与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围绝经期及绝经激素替代治疗,常吃一些激素类的保健品,都会使女性体激素水平增高。

2.炎症因素

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异物(如避孕环)刺激、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都可能子宫息肉的发生,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息肉越来越大。

3.其他

年龄增长、压、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等,都是子宫息肉的高发因素。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单发较小的子宫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常由于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进大体检查时被发现,或在诊断刮宫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见月经过多及期延长,此与子宫膜面积增加及膜过度增生有。大型息肉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而起不规则出及恶臭的性分泌物。

1.子宫不规则出

月经过多及期延长或绝经子宫异常出,但症状轻重与息肉的数量、直径及位置无

2.腹痛

常于月经后半期始,进性加重,随着月经干净后逐渐消失。要是由于子宫息肉的阻碍,导致排出不畅所致。

3.白带异常

少数息肉较大的患者可出现白带增多或者白带中带丝,也可为接触性出,尤其在性交后及蹲着用力大便时极易出

4.不孕

子宫息肉若长在子宫颈管,可能会阻碍精子进入宫腔;若长在宫腔,则会妨碍卵着床或影响胚胎发育,从而导致不孕。

检查

1.妇科检查

子宫稍大,如子宫息肉蒂长者,宫颈可见到或触及赘生物。

2.超声检查

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可见常规状的高回声病灶,其周围环绕弱的强回声晕。在月经周期增生期检查的结果更具有可靠意义。月经期干净后重复超声检查有助于区分“息肉子宫膜”与子宫息肉子宫造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3.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不仅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子宫的情况,直观清晰,并可以取出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息肉的重要法。

4.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的类型是局限性的膜肿物突出于子宫,单个或多个,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蒂粗细长短不一。息肉表面常有出坏死,亦可并感染,如蒂扭转,则发生性梗死。

病理检查可见子宫息肉子宫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息肉中间部分纤维性纵轴,其含有管。

诊断

据患者的症状、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可初步做出诊断。宫腔镜导下取病变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注意与子宫黏膜下子宫膜癌等鉴

治疗

1.保守治疗

对于小的、无症状息肉,可暂时不加干预,有部分息肉可自发消退,不推荐药物治疗息肉

2.宫腔镜电切术

有明显临床症状者,B超发现宫腔有赘生物,或者宫腔赘生物无法完全排除恶性可能性的患者,均建议手术治疗;另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发现子宫息肉可能的,也建议手术后再试孕。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是最要的治疗式,相险较低,切除的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

(1)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手术;术前3天止性生活;术前可适当憋尿,便于术中B超监护。

(2)术后至少休息1周,术后1个月止性生活和盆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宫腔镜电切术后2个月可有少量阴道,若出较多,及时就诊。第3个月可恢复正常月经

3.治性手术

对40岁以上的患者,若出血症状明显,上述治疗不能除或常复发者,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预后

25%子宫息肉(特是直径小于1cm)的可自消退;75%~100%病例通过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可改善子宫异常出症状;不孕症患者去除子宫息肉可以提高生育能力。本病容易复发,手术后应定期复查,每3个月复查一次,但对无症状者,不必反复手术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