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坐骨疝

腔脏器或组织大孔、小孔出的,称疝(sciatic hernia)。亦称疝(gluteal hernia)或坐孔疝(ischiatic hernia)。疝临床极为罕见,多发生在中年以后的妇女,尤以产妇女为。男性虽有发生,但更为少见。疝出途径以坐大孔出者为多。一、发病原因盆是由后的骶、尾和两侧髋连结而构成的坚强环。盆的骶结韧带、骶棘韧带与坐大切迹围......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盆是由后的骶、尾和两侧髋连结而构成的坚强环。盆的骶结韧带、骶棘韧带与坐大切迹围成坐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而与坐小切迹围成坐小孔(1esser sciatic foramen)。坐大孔的上界及前面是髋,后面为骶结韧带,下界为骶棘韧带。通过此孔,有,在其上神经管通过,在其下有坐神经神经、阴部神经管穿出。坐小孔前面为坐,上界是坐棘和骶棘韧带,后面是骶结韧带,通过此孔的有阴部神经管,以及

大孔或小孔周围肉因麻痹或损伤出现薄弱区时,在压增高情况下,下部及盆腔中的脏器即可由此疝出。

二、发病机

1.分型 据疝容物出的途径,疝有3种类型:坐大孔的上型、下型以及通过坐小孔的坐棘下型。

2.病理 疝的在阔韧带卵巢窝。疝容物可以是下部及盆腔中的任何脏器,但以小肠最为多见。疝容物进入疝囊后,上或下,或坐棘下出盆腔,沿阻力最小的坐神经向下进入部,在的下缘或大腿的后侧出现。

症状

1、在坐大小孔区出现压痛,有时伴有上、下或神经痛。

2、在沟部(即下皮皱折处)有肿物,且随体位不同而有大小变化,肿物在盆高卧位时可消失,加大压时局部有冲击感或有肿物出现。

3、平时有轻微部不适,当容嵌顿时,可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诊断

1、病史 中年妇女,有多次分娩史;沟部出现可复性肿块,大小随体位改变;坐大小孔区有压痛或神经痛。

2、体征 在坐大孔或坐小孔区有压痛,部分病例在沟部可触及肿块,加大压时,局部肿块增大,咳嗽时,局部有冲击感。无嵌顿时可回纳。

3、助检查 符疝体征。

检查

当临床并发症发生时,白细胞计数等可升高。

1、部X线平 低位充小肠及杯状影像。

2、肿块B超 可发现异常的肠反射波。

并发症

容物嵌顿,可发生肠绞窄、坏死。

治疗

一、西医

手术切除疝囊和孔是惟一有效的治疗。

1、入路手术 病人取仰卧头低位,下部正中或旁正中切。用盐水垫将盆腔肠管推向头侧,找疝囊。疝囊通常在阔韧带的后,男性也在相当的位置。还纳疝容物,翻转疝囊,然后贯穿缝扎囊颈部,切除疝囊,或把多余的疝囊填塞在坐孔中。绞窄性疝可用手指轻柔地扩张疝环,或避神经管,小心用刀将狭窄环稍稍切后,牵拉肠管复位。必要时由助手在部加压协助。复位后,检查肠管活力,进相应的处理和流。

该法的优点是暴良好,无损伤管、神经的危险,可切除疝囊及修补疝孔,对肠绞窄病人便于处理。

2、入路手术 适于可复性疝,其法是从髂后下棘至股骨粗隆后缘的中点连线,在疝的部位作一长切,沿纤维向,撑,多在之间找到疝囊。切疝囊,还纳疝容物,疝囊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疝囊,或折叠缝,或作修复用。

该法创伤较大,易损伤部的管、神经,不能用于绞窄性疝。

二、中医

1、四物汤加味

白芍赤芍药、熟地黄穿山甲各15~20g,当归15~25g,川芎10~15g,蜈蚣2~3条,乌蛇10~25g o痛痹加附子10~15g、肉桂10~25g;痹加独活秦艽各15~20g,防风10~15g;着痹加茯苓15~25g、薏苡15~20g、苍术10~15g。显效6l例,有效4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8%。

2、鹿马

牛膝、熟狗脊、廑虫各40g,制马钱子30g,干,研极细末,鹿角60g,烊化,加蜂蜜适量,以文浓,加上述药末调匀,制绿豆大,每日6g,2~3次服,lO日为一疗程,总有效率96.3%。

3、独活寄生汤化裁

基本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肾虚淫羊藿;痛剧,拘挛不得屈伸,重用川芎白芍,加川乌全蝎;麻木不仁加鸡血藤;重着沉困加防己;热盛去细辛肉桂;盛加附子;体壮者减地黄人参。总有效率96.7%。

5、其他

4、皂角刺

皂角刺20~40g,水服液300ml,分2次服,风寒型加防风细辛、薏苡仁、附子肉桂木瓜羌活俱虚型加续断杜仲枸杞子、山萸肉、桑寄生瘀阻型加牛膝王不留乳香没药鸡血藤、穿山甲湿热型加防己、黄柏土茯苓,均与本品同。临床痊愈62.4%,基本控制17.1%。好转15.4%,无效5.1%。

5、四虫蠲痹汤

全蝎蜈蚣、地鳖虫、地龙天麻当归柴胡牛膝、薏苡仁、葛根鹿衔草熟地黄白芍。偏者加制川乌制草乌瘀血者加乳香没药湿热者加忍冬藤土茯苓黄柏。治疗124例,痊愈72例,显效36例,有效ll例,无效3例。

6、壮筋束骨

组成:当归杜仲、川断、鸡血藤、丹参地龙等。

治:椎间盘源性腿痛。

用法:每日分早晚服,每次5g,温黄送服,连续服用12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继续下一疗程。

7、痹除定痛汤

组成:独活5g,当归15g,桑寄生30g,丹参30g,王不留30g,鸡血藤30g,牛膝30g,杜仲15g,威灵仙15g,防己15g,防风15g,土鳖虫10g,细辛10g,制附子10g,甘草6g。

功效:补,温,祛湿,化瘀镇痛。

治:神经痛。治愈率为51.3%,总有效率为96.2%。

5、水蜈蚣合剂

组成:水蜈蚣鲜品(或干品150g)、生姜(切成块)、红糖各250g,加水2 000ml,文武至500ml,分2次温服

治:原发性坐神经炎,总有效率100%。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子宫内翻

下一篇 子宫息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