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子宫内翻

子宫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导致产妇在3~4h死亡。ShanHosseini等(1989)报道子宫翻发生率约为1∶6400次分娩,Platt等(1981)报道发生率约为1∶2100。国报道子宫翻病死率可达62%左右。宫翻多数由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约占50%),但其先决条件必须有......
目录

病因

翻多数由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约占50%),但其先决条件必须有子宫壁松弛和子宫颈扩张存在。其促成子宫翻的因素有:1.助产者强拉附着子宫底部的胎盘脐带的结果,此时如脐带坚韧不从胎盘上断裂,加上用力揿压松弛的子宫底就会发生子宫翻。2.脐带过短或缠绕胎儿娩出过程中过度牵拉脐带也会造成子宫翻。3.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或产妇过度衰弱,在产程中因咳嗽或第二产程用力屏压升高,也会造成子宫翻。4.产妇站立分娩胎儿体重对胎盘脐带的牵拉作用而子宫翻。5.妊高征时使用硫酸镁使子宫松弛,也会促使子宫翻;有报道植入性胎盘也会促使子宫翻。

病机

1.子宫壁薄弱,软弱无力,特子宫底部薄弱,抵抗各种向宫腔的力的能力差,常见于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双胎妊娠病理子宫病理子宫翻通常是宫底部各种肿通过直接侵犯或慢性压迫破坏周围子宫平滑不断增大的肿壁产生慢性的向宫腔宫颈甚至阴道的力,导致子宫翻。

2.作用在子宫底部的压力或拉力导致子宫底部向宫腔陷入。

(1)作用在子宫底部的压力不当通常见于胎儿娩出后,子宫处于松弛状态胎盘尚未剥离特是位于宫底部胎盘。助产者用力向阴道子宫底部,导致子宫翻。此种情况还见于子宫收缩乏力、宫腔积,用力压宫底时,导致子宫翻。

(2)作用于子宫底的拉力要来源于脐带,常见于下述情况:第三产程子宫未收缩,胎盘未剥离用力牵拉脐带脐带过短或相对过短(脐绕颈或绕躯干或肢体),子宫未收缩而助娩胎儿;站立分娩或急产胎儿重力作用的牵拉。

3.子宫

子宫底部壁薄弱和(或)宫底部接受不恰当的压力或拉力是启动子宫翻的机制,但部分子宫翻后,子宫壁的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是加重和维持导致子宫翻的机制。将子宫看成弹力很好的半个篮球,施加一定压力,球壁下陷,去掉外力,自然弹回,恢复原来状;当压力过大则不能弹回,成局部凹陷,甚至自完全迅速翻转,原来面翻转成外面,外面翻转成面。子宫翻后,宫底部呈杯状,肉痉挛限制翻出壁的自然恢复另外,翻出之壁达到宫腔,对子宫腔是一种占位或负荷或刺激,可以刺激子宫进一步收缩产生向下的力,加重翻出之壁向子宫颈和阴道移动。

子宫发病时间可分为:

①急性子宫翻:子宫翻出后宫颈尚未缩紧占75%左右;

②亚急性子宫翻:子宫翻出后宫颈已缩紧,占15%左右;

③慢性子宫翻:子宫翻出宫颈回缩已超过4周,子宫翻位置已缩复但仍停留在阴道,占10%左右。

子宫翻程度可分为:

①不完全子宫翻:子宫底向下内陷,可接近宫颈或越过但还存在部分子宫腔;

②完全子宫翻:子宫底下降于子宫颈外,但还在阴道

子宫垂:整个子宫阴道外。

临床表现

症状

(1)病史和产程处理:既往子宫翻历史子宫发育不良如子宫双胎妊娠羊水过多,急产立位生产,脐带过短或相对过短,用力挤压宫底或牵拉脐带以协助娩出胎盘等,掌握上述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子宫翻。

(2)疼痛表现:疼痛的程度不一轻者可以仅表现为产后下坠痛或阴道坠胀感,重者可起疼痛性休克。典型的子宫翻的疼痛是第3产程,牵拉脐带压宫底后突然出现剧烈的下腹痛,注意这种疼痛为持续性,以便与子宫收缩痛区

(3)出表现:子宫翻后所表现的出特点不一。慢性子宫翻患者仅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月经过多;急性子宫翻出胎盘剥离有胎盘未剥离者可以不出胎盘部分剥离和胎盘完全剥离者均可以表现为大出

(4)感染表现:感染常见于慢性子宫翻或急性子宫翻各种法复位后,既可以表现为生殖系统局部感染,又可以表现为盆腹膜炎甚至脓毒血症

(5)休克子宫翻可以休克休克的原因和机制因为子宫翻的临床表现不同而不同急性子宫翻疼痛严重者,可于子宫翻后迅速出现疼痛性休克,发生相对较早阴道休克程度不符;急性子宫产后大出者如不及时控制出、纠正贫血和改善微环,可以并发休克;同时疼痛和失可以互相作用,导致休克加重。慢性子宫翻由于慢性失和渗出,同时并各种严重感染,可以出现感染性休克

(6)局部压迫表现:除下部憋坠感外,患者可以出现排便和排尿困难。

体征

(1)部检查:急性子宫部通常触及不到规则的子宫轮廓,子宫明显变低变宽,子宫底部呈杯状或阶梯状;慢性子宫翻可以仅表现为腹膜炎的体征。(2)阴道检查:急性子宫阴道多少不一;胎盘可能剥离也可能未剥离,胎盘未剥离者更容易诊断;胎盘剥离者可以触到或见到柔软球物塞满产道或阴道仔细检查球物上有宫颈环绕或发现输卵管可以明确诊断。慢性子宫翻者除急性子宫翻的表现外还有慢性炎症的表现,炎性阴道分泌物,肿物表面溃疡、出、糜烂等。

并发症

本病的并症包括严重的疼痛、出、感染和休克

诊断

据病史及检查可作出子宫翻的诊断。

诊断

子宫翻应与子宫黏膜下以及产后子宫垂相鉴

1.子宫黏膜下子宫子宫黏膜面发展突出于子宫腔,如黏膜下蒂长,子宫收缩可将排出宫颈而悬于阴道中妇科检查时,盆腔有均匀增大的子宫,如达到宫颈处则宫较松。手指进入宫颈管可触到肿;已排出宫颈外者则可见到表面为充暗红色的黏膜所包被,有时有溃疡继发感染。如用子宫探针自肿周围可探入宫腔其长短与检查的子宫大小相符但应注意较大时偶可并部分子宫壁翻出。急性子宫翻往往是在分娩期患者有阴道休克表现,鉴当无困难。

2.子宫垂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妇科检查可见包块下子宫,向下屏子宫垂更加明显盆腔检查时可摸到子宫体。

治疗

时发现并明确诊断子宫翻出是治疗子宫翻的基础。子宫翻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常并严重的疼痛、出、感染和休克等临床表现,所以积极地缓解疼痛,控制出、感染和休克是进子宫翻治疗的前提。患者全身情况控制后,针对子宫翻的治疗措施包括保留子宫的治疗措施和切除子宫的治疗措施,前者包括阴道徒手复位、阴道水压复位、手术复位和阴道手术复位,后者阴道部分或全子宫切除术。采用何种措据患者的全身状况、翻出时间、感染程度、有无生育要求是否并其他生殖系统等现仅简要介绍常见的几种保留子宫的复位法。

1.阴道徒手复位(transvaginalmanualreplacement)(1)适用于急性子宫翻出,子宫颈尚未回缩紧束翻出之宫体。

(2)膀胱石位,导尿。

(3)宫颈过紧可以采用硫酸镁、静注射地西泮(安定)、注射阿托品、静推注或下含服硝酸甘油加以松弛。

(4)病人疼痛明显,可以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时间不需要太长。

(5)无菌操作,徒手复位手术动作准确轻柔。

(6)复位后采用缩宫素(催产素)、米索或麦角新碱促进宫缩,以加强子宫壁张力,防止复发;为防止复发也可以采用宫腔填塞,但此法增加感染的几率。

(7)术后注意出、感染等情况。

(8)徒手复位过程中,术者前塞满阴道或助手将大小阴向术者前挤压,有助于子宫复位特是部分性子宫翻出。

2.阴道水压复位(transvaginalhydrostaticreplacement)

(1)最适用于部分性子宫翻出。

(2)直径6cm的水杯,杯放入阴道,与阴道壁尽可能贴紧以防水或体溢出;杯底小孔,通过细输液管与病人水平上1m处的盛有约2000ml生理盐水的容器相通;系统放,生理盐水进入阴道子宫腔,腔的水压可以使部分翻出之子宫复位。

(3)其余要点同徒手复位。

3.手术复位(transabdominalsurgicalreplacement)包括组织钳牵拉子宫复位术、子宫后壁子宫复位术和子宫前壁子宫复位术,三者又分称为HuntingtonHaultain和Dobin手术。

(1)病人需要全身麻醉。

(2)三种术式以Huntington术式为基础,要点是松解、扩大子宫翻出后成的“杯”狭窄环,松解法包括全身麻醉、子宫松弛药物和手法松解,松解后采用两把组织钳由“杯”下2cm处逐渐上提翻出之子宫壁直到完全复位。

(3)Haultain和Dobin术式分子宫前或后壁,以扩大或松解“杯”的狭窄环,切要求位于“杯”上,纵,复位后缝

(4)其余注意事项同徒手复位法。

预后

急性完全性子宫翻,一般在发病后病人立即陷于严重休克状态。若未及时发现并抢救,往往在发病3~4h死亡,病死率为15%~16%,最高死亡率可达43%。常见死亡原因是休克、出和感染。但如能及时发现,纠正休克的同时可阴道手法还纳术,预后良好。

预防

1.加强接生人员的训练,做好第3产程的处理是预防子宫翻的重要措施。2.胎儿娩出后不要用力挤压子宫底或牵拉脐带,在施人工剥离胎盘时,也应避免牵动子宫壁。[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子宫平滑肌肉瘤

下一篇 坐骨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