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

原发性卵巢类癌征系指原发性类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种发源于神经分泌细胞的特殊肿,又称嗜银细胞。因其中某些分泌物质,有5-羟色胺(5-HT)、组胺、多巴胺、激肽、前列腺素E、P、F物质、生长抑素胰岛糖素、啡肽、啡肽促泌素、还有少见的促上腺皮质激素(ACT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生长激素胰岛素抑多肽等作用于身体的不同器官故可起皮肤潮红、腹泻气管痉挛、毛细管扩张......
目录

概述

原发性卵巢类癌征系指原发性类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种发源于神经分泌细胞的特殊肿,又称嗜银细胞因其中某些分泌物质,有5-羟色胺(5-HT)、组胺、多巴胺、激肽、前列腺素E、P、F物质、生长抑素胰岛糖素、啡肽、啡肽促泌素、还有少见的促上腺皮质激素(ACT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生长激素胰岛素抑多肽等作用于身体的不同器官故可起皮肤潮红、腹泻气管痉挛、毛细管扩张、心脏损害等一组症候群,称POCS。

流行病学

卵巢类癌罕见。原发性卵巢类癌者初诊平均年龄是55岁,来自中肠的岛状类癌患者年龄为30~70岁,小梁带状患者年龄在20~50岁,甲状腺类癌患者年龄在30~60岁。一般以与畸胎或无的岛状和甲状腺卵巢类癌最多见。

病因

可能由呼吸道及肠道上皮成分中的神经分泌细胞来源的良性畸胎成,因此卵巢类癌85%~90%是畸胎的成分。

发病机制

卵巢类癌的大体观是畸胎中具有黄色实性结,直径3~15cm,平均9cm。镜下细胞大小一致,来自中肠的类癌细胞排列成岛状或巢状;来自前肠和后肠的类癌癌细胞排列成小梁或带状。电镜下岛状类癌癌细胞的神经分泌颗粒不规则成哑铃状,而小梁带状类癌神经分泌颗粒为或卵

卵巢原发性腺类癌畸胎或黏液性肿的壁成实性肿块或结。镜下有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和嗜银反应阳性的神经分泌细胞两种,用免疫细胞化染色CEA。chromogranin A和synaptophysin可区上述两种细胞。镜下可见细胞排列成巢、索或腺样常有黏液池成。

甲状腺肿类型的细胞排列成小梁、岛状或混型。类癌甲状腺组织混杂存在。类癌细胞有亲银和嗜银2种。免疫组织染色甲状球蛋白及神经分泌细胞标记均为阳性。电镜下可找到或卵神经分泌颗粒,直径为100~400nm。

卵巢类癌组织可分为以下类型:

1.岛状(中肠衍化)。

2.与成熟囊性畸胎的岛状类癌

3.小梁状(前肠和后肠衍化)。

4.与囊性畸胎的小梁状类癌

5.甲状腺肿(来源于有甲状腺和c-细胞分化层)

6.与成熟囊性畸胎甲状腺

7.黏液类癌(杯状细胞类型或腺类癌)

8.混型(2个或更多单纯类型的组)

临床表现

原发性卵巢类癌征90%以上发病时局限于一侧卵巢,一般不转移,卵巢受累的范围平均8cm,其中实性类癌成分占肿体积的5%~95%。

岛状类癌病人约1/3发生类癌征,小樑带状类癌甲状腺类癌病人很少发生类癌征。

类癌征早期不易识,多数组织诊断后才被认识,有时在诊断数年出现转移后确诊。

面部潮红为类癌征常见的早期症状据病史和测定尿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加以认,临床上测定24h尿5-HIAA含量,正常值为2~8mg/24h,超过30mg/24h为阳性,5-HIAA升高可能为肿有分泌活动的标志。

60%左右的类癌征患者出现发作性水样腹泻,有里急后重,常发生在早晨,腹泻常在面部潮红间期出现。

类癌患者心脏受累常见于疾病后期,发生率69%~72%,要影响心脏瓣膜,常见三尖瓣锁不全或动脉狭窄,在相应听诊区听到杂音,最后导致衰竭,二维超声动检查可确诊。

近年有报道类癌病人出现严重排便疼痛和压迫感,这可能是由于肿产生肠激素肽YY,抑制了肠蠕动所致。

原发性卵巢类癌及其综征在术前不易诊断,也易起误诊,多数须组织诊断后被认识。

并发病症

常见三尖瓣锁不全或动脉狭窄,在相应听诊区听到杂音,最后导致衰竭,二维超声动检查可确诊。

诊断

原发性卵巢类癌及其综征在术前不易诊断,也易起误诊多数须组织诊断后被认识。临床发现盆腔包块,疑为畸胎者,又出现某些分泌物质及其所起皮肤潮红、腹泻气管痉挛、毛细管扩张、心脏损害症候群,应高度可疑本综征。实验室测定24h尿中5-HIAA含量超过30mg/24h,更应考虑本综征。包块术后病理诊断为类癌则可确诊。

诊断:

肠道表现应与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鉴;并发心脏瓣膜改变者应与湿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相鉴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测定24h尿中5-HIAA含量超过30mg/24h为阳性。

2.肿标志物检查。

其它助检查:

腔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检查:5-羟基吲哚乙酸

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肿妇科 肿科 妇产科 妇科 妇产科 病理病理

治疗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化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月

治愈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50-60%

常用药品: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康艾注射液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50000元)

1、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手术。   

2、治疗后做好随访。

1、一般治疗  

(1)避免不恰当的查体和情绪波动,以防止起突发性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增多。   

(2)用类上腺素能活性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和乙醇。   

2、药物治疗  

适应症:早期类癌症状较轻的患者   

(1)联应用H1和H2受体拮抗药:   

A.5-HT拮抗药马米酸甲麦酰胺:2mg,1~3次/d,服。   

B.5-HT拮抗药赛庚啶:2~8mg,每4~6小时服1次。   

C甲基多巴:250~500mg,3~4次/d。能抑制5-HT成。   

(2)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对氯苯丙氨酸:   

2~4g/d。   

可完全缓解腹泻。   

(3)α上腺素能拮抗药(酚妥拉明):   

25~50mg,1~3次/d。   

治疗皮肤潮红,同时通过抗缓激肽和抗前列腺素而抑制类癌征发作。   

(4)生长激素抑制因子类药物肽(SMS-201-995,somatostatin:   

2次/d。   

特异地抑制许多源性肽的分泌,控制腹泻和潮红。   

(5)干扰素α:   

300万U/d,连续5天,以后每周1,3,5顺序给药。   

3、手术治疗   

对无转移的塬发性类癌以手术切除最理想,早期可达治的的。   

塬发性卵巢类癌卵巢输卵管切除。   

并发症:   

手术时麻醉量的使用及对肿的挤压可类癌危象――严重压和气管痉挛。   

注意事项:   

手术前应准备抢救物品及制定有措施。   

麻醉:应用硫喷妥钠、泮库溴铵(pancuronium)和一氧化氮(NO)。

清素药物:赛庚啶(cyproheptadine)。   

术中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   

4、化疗  

用于晚期不能切除病灶的塬发性类癌控制症状。   

常用药物:氟尿嘧啶(5-Fu )400mg/m2,加链星(链脲霉素)500mg/m2,连续5天,间隔6周再重复使用。   

注意事项:   

对急性发作期的类癌征患者应减少量并延长给药时间。

预后预防

预后:

无转移的类癌病人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95%,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者为83%,有远处转移者为38%。局限于一侧的原发性卵巢类癌10年存活率为100%,15年存活率为80%,复发者罕见

预防:

对原发性卵巢类癌病人应早期确诊、及时手术、做好随访。

护理: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养为。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物质、防腐、添加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