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茅苍术

苍术,也称之为南苍术,为菊科植物,喜凉爽较干燥气候,怕高温高湿,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纹及须根痕,端具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要分布于江苏、湖北和河南等省份,江苏茅山地区是苍术道地药材的产区。含挥发油,油中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目录

形态特征

茅苍术多年生草本,高30~60cm。直立或上部少分枝互生,革质,卵状披针,边缘具刺状齿,上部多不裂,无柄;下部常 3裂,有柄或无柄。头状花序生,下有羽裂叶总苞一轮;总苞总苞 6~8层;两性与单性,多异株;两性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瘦果被黄白色毛。期8~10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茅苍术苍术适宜生长在丘陵山区,野生于山坡较干处,如林下、草地、灌木丛中。

分布范围

茅苍术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河北山东等地,江苏茅山地区是苍术道地药材的产区。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栽培技术

苍术多年生宿草本植物。喜凉爽较干燥气候,怕高温高湿。在江苏地区,苍术种子萌发至收获种子约635天,其中生长期约330天(发~次年孕蕾),孕蕾期约65天,期约40天,结果期约60天,休眠期约140天。一般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种子,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4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生长期,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为休眠期。1龄苗当年可成莲座状。2龄苗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4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生长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孕蕾期,9月上旬至11月中旬为结果期,此后进入休眠期直至来年重新出苗。以种子繁殖器官。2时,下胚轴始膨大逐渐。其中以8~9月生长最快,成株在孕蕾期生长迅速,后期生长缓慢,10月下旬停止生长,次年1月中下旬成次生。l龄苗极少抽,2~3龄发育正常的成株均能结实苍术要依靠昆虫传授花粉果实从授发育成熟40天左右,11月中旬果实上的毛由黄色变为变黄白色时采收种子种子千粒重约10.5g,成熟种子率可达90%。

1.栽培地点选择

苍术适宜生长在丘陵山区,以半阴半阳的坡地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佳。栽培时宜与玉米等高杆作(植)物套种,以保持在30%左右的遮光度为宜。苍术不能连作,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粘性和较肥的土壤生长不良。为保产品的安全品质,产地条件应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多丘陵地带,是进人工栽培的适宜地区。

2.适期播种与移栽

苍术种子在8℃以上始萌,10~15℃为发的适宜温度。苗床要求地势高,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透,排水良好。在江苏地区可冬播和春播。冬播的适宜时期为11有下旬至土壤封冻前,春播适期为3月上旬。不同季播种对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冬季播种时出苗期比春季播种早1个月左右,出苗率高30%左右。而且便于管理。春季播种时由于温较高,容易出现烂种现象,在播种前宜用多菌灵等药浸种处理。移栽于植株休眠后的12月上旬进。不同大小的移栽,为保的品质,每个保留1~2个,其余侧芽全部除去。栽种时头向上,排列在同一向,深度4cm左右。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的法对苍术快速繁殖。以侧芽作为外植体,从诱导、增殖,到诱导生的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无性繁殖体系,这些工作为苍术规模化生产,为市场提供大批种苗打下了技术基础。

3.田间管理

苍术生长应保持田间无杂草。及时清洁田园,在封前保持表层土壤疏松。保持畦表面无积水。加强肥水管理,孕蕾期是苍术生长最迅速的时期,生产中加强蕾肥管理是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键措施。植株长势,可进2~3次追肥,每15天左右进一次。为确保药材的质量,肥料种类应使用充分腐熟、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尽量避免使用化肥料

摘蕾是提高苍术产量和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当以生产的时,摘蕾于7月上旬。选择晴天水干后进,一般分2~3次摘完全部蕾。摘蕾时一手抓一手摘蕾,动作要轻,不要伤到植株。留种田要及时摘除下部分枝蕾,促进上部生长增加种子千粒重。

加强病虫害防治。苍术生产过程中虫害不多,要是蚜虫,应注意选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进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在虫害发生的初期进防治,将为害控制在点发生阶段。病害要有黑斑病、轮纹病、枯萎病、软腐病、白绢病和线虫等江苏地区多于5~9月发生,除可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外,还可利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化,采取土壤消毒、种子处理、面喷洒,并结颈部病害、发病中等措施进防治。

4.采收

苍术的图片人工栽培苍术1年生植株即可采收,且与野生苍术的质量基本一致。采收应于植株地上部分干枯、处于休眠期时进挖出后及时去除其地上部分及泥土杂质,晒干并去须根后即成为成品药材。

研究进展

1、栽培研究:苍术适宜生长在丘陵山区半阴半阳的荒坡地,栽培应与玉米套种,以荫在30%左右较适宜。研究结果表明,苍术收获商品以三年生为好,采收应在枯萎后进。通过对一年生栽培及野生苍术的原植物态、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粉末特征、化成分等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栽培苍术与野生品的质量基本一致,为推广应用人工栽培苍术提供依据。对栽培苍术了摘蕾、除蘖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环境下,摘蕾对增加苍术产量有显著效果,除蘖的苍术性状与野生品基本相同。

2、炮制研究:从古到今,苍术炮制法很多,如米泔浸、焦、麸、土等,均能去除部分挥发油,既降低了毒性,又保存了疗效。2000年版药典收载了苍术、麸苍术炮制品。现代对苍术炮制研究在某些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科依据。冯敬群等研究认为苍术后所含挥发油的物理常数、化组分与生品无明显差异,仅含量有所降低。苍术后缓和其性似与挥发油含量降低有。蓝宇等对炮制法做了初步研究,认为法比麸法的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温度、时间易于控制,并容易掌握其炮制的适当程度,所得成品不论是外观性状还是化组份均与麸法基本一致。

3、质量控制研究:刘树芬等采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定苍术油β-糊包含物中苍术素的含量,法简便;又采用RP-HPLC法直接测定苍术油β-环糊物中苍术素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傅梅红等采用相色谱法测定苍术中有效成分β-桉叶醇含量。梁汉明等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的苍术素进了鉴,同时利用毛细管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含量,为建立苍术原药材及其制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4、化研究:苍术中含丰富的挥发油,苍术含挥发油约5~9%,油中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醇为β-桉叶醇和茅术醇的混物,二者含量比约为6:4。苍术中含苍术酮、苍术素、3-β羟基苍术酮、3-β-乙酰基苍术酮、苍术素醇、乙醚苍术素醇、苍术酯甲、苍术酯丙、β-谷甾醇、石竹烯、榄香烯、δ-愈创术烯、芹子烯、α-愈创术烯、绿烯、1,9-马兜铃二烯、榄香醇、3β-羟基苍术醇、3β-酸基苍术醇等。苍术中尚含苍术酮、苍术素、苍术素醇、色氨酸和倍半萜糖苷等水溶性成分。刘晓冬等对苍术挥发油成分作了分析,分离出62种组分,鉴定出22种化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89.2%,其中桉叶油醇和愈创醇含量较高,且含少量亚油酸。

5、制及临床研究:苍术临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诸病,还可用用于外科湿疮等病患。

6、讨论:综上所述,国外对苍术的研究多集中于挥发油的化部分及药理作用。国则对挥发汕的研究较多,包括挥发油的化组成、炮制对油的影响、制、药理作用、以挥发油为成分的药材质量控制等面。有药材的炮制条件、机理及炮制前后药理和临床作用的变化等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研究为临床理用药提供了依据。苍术面的研究国外报道较少,国要集中于对古及相复方的系统研究,而涉及其它剂型的研究还比较少。

茅苍术苍术的研究中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建立符中医药临订用药理论的药理模型并以其进苍术药材药理活性部位的筛选?对苍术炮制品与中医临床用药的功能治基本的有效成分的研究尚不深入。炮制工艺缺乏严格规范,无科理的SOP,缺乏科、先进、国外均可接受的炮制品质控指标和量化的检测手段。如何确定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并建立符中医监床用药要求的、量化的药材质量标准亦是当务之急。可喜的是,近期国有人在对此进系统研究,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所有这些研究都为制定系统理的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提供了依据,为临床理用药提供了保障。

发展前景

茅苍术由于苍术产区常年不规范采挖,野生资源逐年下降,加上国家加大了野生药材的保护政策,限制采挖、运输,导致苍术的市场资源量逐年减小;同时,苍术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中成药、饲料、兽药、出等多面的需求不断增大,致使苍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养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人用和畜用用量进一步加大,加之出数量有增无减,导致该品已成为2005年药材市场上缺最大的品种之一。以2007年为例,2006年之前几年沉淀下来的陈库存约在1800吨~2500吨左右。而2006~2007年市场需求是5000吨左右,这种供求偏紧的现状,决定了苍术价格必然逐年上扬。另外,受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和带动,中药材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苍术采挖劳动力成本、收购成本及运输成本的提高是苍术价格上扬的因和决定因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