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多变的遗传外显特性,1991年Narod等确认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的易感基因,并进一步将该基因定位于17q12~23,1992年此基因被命为BRCA1,国际乳腺癌连锁协作组依据实了BRCA1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的系,并将BRCA1基因限定在17qD17S250~17S588,1994年7月Skolnick研究组成员完成了BRCA1的定位克隆,......
目录

概述

有遗传性乳腺癌倾向的家族中,乳腺癌患者或其一、二级亲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则此家族属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征家族,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现家族性卵巢癌的文献报道,Lynch等于1972年首次描述了乳腺癌-卵巢癌综征,并于1992年定义了3种明确的遗传性卵巢癌综征: ①遗传性非息肉结肠直肠癌综征(即LynchⅡ型)。 ②遗传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征。 ③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征。后者为3种综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病理病因

(一)发病病因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多变的遗传外显特性,1991年Narod等确认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的易感基因,并进一步将该基因定位于17q12~23,1992年此基因被命为BRCA1,国际乳腺癌连锁协作组依据实了BRCA1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的系,并将BRCA1基因限定在17qD17S250~17S588,1994年7月Skolnick研究组成员完成了BRCA1的定位克隆,BRCA1位于17q17S1321~D17S1325,由22个编码外显子组成,占据100kb的基因组DNA,转录产物7.8kb,编码蛋白含1863个氨基酸,BRCA1蛋白的氨基末端存在锌指结构,提示具有转录调功能。

(二)发病机

明确的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征者,在病理分类上以浆液性囊腺癌为,BRCA1在肿发生中的作用及调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前认为BRCA1是一个肿抑制基因,编码抑癌蛋白,对肿生长产生降调,起到抑制肿生长的作用,但是大多数早发性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都有BRCA1生殖细胞基因突变,BRCA1携带者在50岁时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的险分为73%和29%,有BRCA1基因存在者,当其发生癌基因突变,BRCA1表达下降,则具有较高的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险度,也易发生该类有的癌肿。

实际BRCA1表达在东西人群,不同地缘因素和人种因素,与性激素卵巢组织和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等也直接有,所以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症状

重要特征是发病年龄早,据其定义,该综征表现为:在有乳腺癌倾向的家族中,乳腺癌患者或其1,2级亲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并有以下临床特点:

①家族中乳腺癌多呈早发表现,一般发病年龄<50岁;

②家族中卵巢癌患者发病年龄也较早,一般为49.6~55.3岁,平均52.4岁(发性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平均为59岁);

③家族中可有其他类型肿患者,如子宫膜癌,消化道癌,前列腺癌等;

卵巢癌的病理类型以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为多见。

诊断要点:

①详尽的家谱分析,家系的完整医疗记录应包括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子宫膜癌等恶性肿的发病年龄,病理报告或死亡明等。

②发病年龄早,乳腺癌大多<50岁,卵巢癌平均52.4岁。

乳腺癌卵巢癌的临床特征。

④BRCA1和BRCA2突变基因的检测可阳性。

由于卵巢癌深居盆腔,病变不易早期发现,一旦发生癌肿生长也较迅速,前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法,如能对有遗传性家族病史者进BRCA1筛查,则对早期发现卵巢癌等有助。

并发病症

感染,组织粘连。

检查

1.阴道超声检查 可测量卵巢的大小和态,对有HBOCS倾向的妇女发现卵巢增大,应起重视,必要时及时腔镜检查和活检以期早发现卵巢癌,阴道超声检查对发现较小的,无症状卵巢赘生物较为敏感。

2.彩色多普勒超声流图 测定卵巢供后流情况,有助于鉴卵巢良恶性肿要测定冲指数(PI),以PI值1.0为界,如小于该数值提示为恶性。

3.清CA125测定 卵巢上皮性癌,特卵巢浆液性癌,80%以上CA125值升高(>35U/ml),晚期者则90%升高,一般推荐每年检测1次清CA125,以提高对有HBOCS倾向妇女卵巢癌的发现率。

组织病理检查,突变基因BRCA1和BRCA2测定为阳性结果。

诊断鉴别

本征应与非遗传性的阳性家族史的乳腺癌卵巢癌鉴,这些家族中可能有在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但不符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征的特点,BRCA1或BRCA2突变的检测多为阴性。

治疗

1.外科治疗

(1)预防性卵巢切除术:部分作者认为,预防性切除卵巢是降低发生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建议在生育后或最迟于35~40岁时进,认为这样做除可以预防卵巢癌外,还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一般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在其他妇科手术时也可选择性切除卵巢,术后需长期服用女性激素替代治疗,但也有研究表明,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后,可发生原发性腹膜癌,其中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发生于卵巢以外,但病理改变与卵巢癌相同,美国癌症遗传研究联会建议(1997),对BRCA1突变基因女性携带者,预防性卵巢切除手术是可法之一,但应注意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后仍可发生癌症,迄今所获得的资料并未显示预防性手术可显著降低癌变的危险性。

(2)预防性乳房切除术:美国癌症遗传研究联会建议:对于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基因的患者,预防性乳房切除手术也是可法之一,但与预防性卵巢切除术一样,也应注意术后仍可发生癌变,它是否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尚未肯定。

2.避孕避孕药也是预防卵巢癌的一种策略,有研究显示,避孕药可轻度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但另有几组研究表明:避孕药可降低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基因妇女患卵巢癌的危险,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患卵巢癌的危险性下降幅度更为显著。

3.应用避孕避孕药有降低有系BRCA1突变妇女发生卵巢险的作用,卵巢癌的发生说之一是“持续排卵”,因多次排卵,在卵巢表面创伤,在修复过程中,上皮细胞增生并发生异常,出现增生过度和(或)产生包涵体,包涵囊肿,成为卵巢癌的病理基础,避孕药能抑制排卵,减少卵巢表面创伤和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减少包涵囊肿成,从而降低卵巢癌的险,长期服用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危险性的60%,故推测对BRCA1携带者给予避孕药也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4.妊娠 妊娠期间的分泌状态对卵巢能起保护作用,不孕妇女缺乏这种保护,因而患卵巢癌的险增加,但也并非一次妊娠即起作用,而多次妊娠又与计划生育有矛盾,故对BRCA1基因突变者也并非良策。

5.其他抑制排卵法虽有人提出设想,但也并非可靠。

预后

遗传性卵巢癌综征的预后较好,Ⅲ,Ⅳ期遗传性卵巢癌综征的5年生存率为67%,非遗传性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为17%,HBOCS的一个BRCA1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有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者平均生存期较长。

预防

BRCA1基因结构庞大,因而使筛查工作相当繁琐,前已将多种筛查技术结,如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变化梯度凝电泳,异源双链核酸分子测定,化裂解错配,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杂交法,蛋白质断试验及直接测序等应用于BRCA1突变的检测。

癌症监测:有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征的家族成员,有必要进终身癌症监测,监测容包括:

①18~21岁起每月1次乳腺自检;25~35岁起每年或每半年1次由临床医师对乳腺进检查;25~35岁起每年1次乳腺摄

②25~35岁起每年或半年1次的盆腔检查,阴道超声检查,清CA125测定,彩色流多普勒观察卵巢流情况。

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调动病人的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饮食保健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多绿

多吃海马眼镜蛇肉、抹香鲸油、蟾蜍肉、海带、芦笋、石花菜

2、摄取类的脂肪酸。

每天最少食用三份(九十公克)的深海冷水类,如鲔、鲑、大比、鲭鳕鱼、沙丁等。

每日二~十公克鱼油囊补充。

3、多吃对卵巢功能的生理性周期调有益的食品,如鲍鱼、鸽蛋、乌贼、章鱼、鹌鹑、乌骨鸡海参鱼翅燕窝等。

4、出宜吃鱼翅海参、黑木耳鲛鱼香菇蘑菇、淡菜、蚕豆

5、宜吃蓟菜、甜瓜乌梅薏米薜荔果、牛蒡菜、牡蛎、甲海马

6、水肿宜吃鲟鱼石莼、赤豆、玉蜀黍鲮鱼泥鳅、蛤、鲤鱼肉、莴苣、椰子浆

7、痛宜吃莲子、核肉、子、薏米韭菜栗子海蜇、芋艿、甲、蜂乳、、梭子蟹。

8、白带多宜吃乌贼、淡菜、牡蛎、文蛤蛏子、龟、羊胰豇豆白果、胡海蜇莲子芡实芹菜

9、忌食生葱蒜、母猪肉南瓜、醇以及陈腐、发霉等助有碍动的食物。

10、忌咖啡

11、忌公鸡等发物

12、忌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3、忌肥腻、油、霉变、腌制食物。

14、忌羊肉韭菜狗肉胡椒、姜、桂皮温热性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阴道横隔

下一篇 茅苍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