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克罗恩病
病因
1.遗传易感性
本病在同一家族中发病率高,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在犹太人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种族,提示其发生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发现Crohn病有特异性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出现。
2.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
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可能和Crohn病的发病有关,但到目前尚没有直接的证据。
3.免疫因素。
体征
大部分阴道Crohn 病者伴有回结肠炎或有肠切除史。Crohn 病外阴病灶临床可以表现为外阴肿胀、外阴压痛、会阴部溃疡、皮肤皲裂、皮赘,其他少见的症状还有双侧或单侧外阴肥大、多行性红斑、外阴脓肿、会阴瘘管或窦道形成等。Crohn 病外阴病变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尤其是没有肠道症状作为Crohn病的首发症状的时候。约有半数以上患者还会出现月经异常。
常见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和易疲劳。部分病人出现腹胀、下腹部肿块,14%~17%的病人出现肛周瘘管和窦道,其中21%的瘘管和腹腔相通。肠外损害包括关节、皮肤、肝胆等,可以表现为关节炎、脂肪肝、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肝周脓肿,其他少见的症状还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吸收障碍综合征、舌炎、咽部溃疡等。 外阴Crohn 病的特征性病变是无干酪性肉芽肿浸润皮下组织,且向皮下脂肪扩展。表现为组织增生、肥厚及溃疡形成。肉芽肿主要由类上皮细胞、多枚巨细胞伴浸润淋巴细胞组成,其结构类似肉芽肿性血管周围炎。肉芽肿的病理表现和肠道病变成分一致,典型组织学特征包括炎性细胞浸润、溃疡和脓肿形成。有10%~25%的病变组织中可以找到非干酪性肉芽肿。22%~75%的Crohn 病患者出现相关的黏膜皮肤症状。Crohn 病累及阴道者很少见。Burgdorf 等将Crohn病肠外损害归为四类:
3.营养改变如锌、铁及叶酸缺乏。 4.特发性病变有多行性红斑、后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坏死性血管炎。其中肛周皮肤病变最多见,在25%的Crohn 病中,首发症状表现为肝周病变。
检查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1.首选药物为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2~4g/d,如果单药使用1~2 个月症状未缓解,合并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
2.甲硝唑可作为SAPS 的二线药物或在皮质激素治疗间隔期使用。据报道甲硝唑25mg(kg?d)治疗6 个月,外阴水肿症状得到缓解,但对外阴红斑无效。
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症型患者。可以进行局部激素注射。
4.可以考虑试用免疫抑制治疗,口服硫唑嘌呤,一般给1.5mg/(kg?d),分次口服,也有报道局部注射硫唑嘌呤40mg 对缓解外阴肿胀和疼痛有较好的作用。
5.对以上治疗无效者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流程:
A 术前检查 患者首先进行身体体征检查,符合生物修复治疗临床标准后才能进行治疗;
C培养 在符合国际标准的GMP实验室进行生物修复因子分离、提纯、培养扩增;
注:在此过程中,临床医生、实验员将对提取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对修复因子质量进行评估,保证生物修复因子的安全性、有效性。
D 回输 生物修复因子输入的途径主要是介入、腰穿、静脉回输等方式。
注:一个疗程生物修复治疗分两次回输修复因子,第一次回输与第二次回输的时间间隔为2~3周。(患者就医当日上午采集骨髓血后,下午即可完成第一次回输)
预后
相关词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