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分为生理性溢液及病理性溢液。生理性溢液是指妊娠哺乳期的泌乳现象、避孕药或镇静药起的双侧乳头溢液绝经后妇女单侧或双侧少量溢液等。病理性溢液是指非生理情况下,一侧或双侧来自一个或多个导管的间断性、持续性,从数月到数年的乳头溢液。1.间脑疾病或垂体病变,如间脑及其附近组织、泌乳素腺瘤松果体、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2.分泌系统疾病,如原发性甲状......
目录

病因

乳头溢液1.间脑疾病或垂体病变,如间脑及其附近组织、泌乳素腺瘤松果体、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

2.分泌系统疾病,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上腺等;

3.胸部疾病,如慢性乳腺炎、胸部带状疱疹等;

4.药物的副作用,如氯丙嗪吗啡平、吗丁啉复安以及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可起人体的分泌功能紊乱、刺激催乳素分泌,导致乳房溢液;

5.乳房的局部刺激和全身的应激反应,如常玩弄或吸吮乳头、严重的精神创伤等因素,也可导致催乳素出现一过性增高而发乳房溢液。

临床表现

如果出现的乳头溢液是单乳头溢液,多与以下几种乳房疾病有

1.乳腺导管扩张症

患有此病的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乳头溢液。溢液的色多为棕色,少数为性。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发生溢液的乳晕区有与皮肤粘连的肿块,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

2.乳管乳头状

此病以40~50岁者多见,体多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体很小,带蒂并有绒毛,还有很多壁薄的管,故易出。触诊患者乳房,有时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肿块,质软、光滑、活动。

3.乳房囊性增生

育龄妇女多见。部分患者乳头溢液黄绿色、棕色性或无色浆液样。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二是乳房肿块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

4.乳腺癌

部分乳腺癌患者有鲜红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45岁~49岁、60岁~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患者在无意中可发现乳房肿块,多位于上限或外上限,无痛,渐大。晚期病变部位出现橘皮样皮肤改变及卫星结。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随病程进展彼此融成团。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溢液细胞检查溢液细胞检查简单、便,能早期发现乳腺癌,为患者容易接受的诊断法。

(2)肿块针吸细胞检查乳头溢液伴有乳肿块者,针吸细胞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6%,对乳头溢液的良性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则较低。

(3)活体组织检查是确诊乳头溢液病因的最可靠法,尤其对早期微小灶,需进一步确诊的可靠法。若能在影像定位基础上穿刺活检,则确诊率尚可提高。

2.其他助检查

(1)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此法对乳晕区导管疾病所起的溢液的阳性诊断率可达80%~90%。

(2)B超检查此法对良性乳腺疾病的病因诊断符率可达80%~90%,超声检查可见到扩大的乳管、极小的囊肿,有时可见到管乳头状或充盈缺损情况。

(3)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乳头溢液、良恶性乳腺疾病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有乳头溢液而体检无肿块及其他体征,或其他检查均为阴性者。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能在术前明确溢液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诊断

1.病因诊断

乳头溢液患者进病因诊断时,除详细了解病史及体格检查外,还需仔细观察溢液类型及是单管溢液还是多管溢液。此外还应进助检查,以帮助诊断。

2.溢液量的评估

妊娠期、哺乳期乳汁正常分泌外,其他乳头溢液都属病理性溢液。溢液量的评估可分为5个等级。+++:不用挤压,自然流出。++:轻压时,丝状喷出。+:强压时流出2~3滴。±:强压时勉强可见。-:压迫亦不见溢液。治疗后评估乳头溢液量亦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参考。

治疗

1.假性溢液

处理乳头溢液时,应首先区真假溢液。假性溢液可相应的局部治疗。

2.真性溢液的处理

(1)非肿性溢液的治疗常为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起。前者可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者可中药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肿性溢液的治疗常为导管乳头状导管乳头状癌所起。前者局部区段切除,后者应乳腺癌治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乳疬

下一篇 蔓草虫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