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马兰

马兰 马兰(1962年4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原籍安徽寿县,毕业于安徽艺术院,中国黄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院教授、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980年,进入安徽省黄戏剧院工作。1981年,赴中国香港演出黄戏《女驸马》,从而一走红。1984年,在安徽省首届戏剧上演出黄戏《尘女画家》,并获得演出一等奖;同年,演的黄戏电影《龙女》上映。1985年,......
目录

人物经历

早年

马兰1962年4月23日,马兰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原籍安徽省寿县。

1975年,马兰进入安徽艺术院黄戏表演专业习。

1980年,马兰安徽艺术院毕业,选拔到安徽省黄戏剧院工作。

演艺

马兰 早年1981年12月,马兰香港演出黄戏《女驸马》。

1982年,马兰在杨洁执导的古装话剧《西游记》中扮演唐僧的母亲、丞相的女儿丞相殷山的女儿殷温娇。同年排演舞台剧《龙女情》,并于次年元旦在肥上演,后在河南郑州、洛阳等十个地市和黑龙江省大庆市先后公演六十余场。

1983年6月,马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会议。

1984年2月,马兰演的戏电影《龙女》杀青。11月15日,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演出黄戏《尘女画家》,该剧获得剧本二等奖,演出一等奖。

1985年,全国广大听众投票选出的全国黄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单中,马兰获得第一

1986年10月13日晚9点30分,马兰演的黄戏剧《无事生非》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演出前马兰作为演员代表参加了李先念席为欢迎女王伊丽莎白的国宴。

1987年,马兰凭借演的莎士比亚戏《无事生非》获得第四届中国戏剧奖·表演奖。同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1988年3月11日,马兰演的人物传记电视剧《严凤英》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凭借该剧获得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第8届中国电视剧天奖最佳女角。春期间演的黄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同年拍摄黄戏《劈棺惊梦》。

1989年,马兰演的黄戏传统剧《罗帕记》,被评为全国首届黄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十佳之首。同年10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出席受奖大会。

1990年,马兰演的黄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获得全国第10届中国电视剧天奖二等奖,全国第五届戏电视剧多本剧二等奖,以及全国第三届“乌金奖”特等奖。

1991年4月,黄戏《红楼梦》整体构思,6月6日《红楼梦》初稿写成,后修改,7月23日起进入120余天的创作攻阶段(演员边到街头赈灾边排戏),11月24日晚,《红楼梦》在肥长江剧院演出,后赴南京、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市区演出八十余场(统计止到1992年)。

1992年3月,《红楼梦》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两场(当时还不曾有戏被邀连演两场),马兰也凭借该剧获得第二届文华奖(戏表演奖)。4月《红楼梦》因故停演10个月。

1993年10月,《红楼梦》剧组赴香港演出。同年《梁祝》第四、六两场在香港澳门、深圳演出,第三场在中央电视台1994年戏晚会中播出,《梁祝》全剧在肥、新加坡台湾演出。

1997年2月,马兰参加1997年中央电视台春联欢晚会,在地《戏苑飘香》中表演《女驸马》选段《状元府》。并与白燕升共同持中央电视台春晚会。

1999年1月18日,马兰演的黄音乐剧《秋千架》在安徽剧院上演,6月8日始《秋千架》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六场,后急加两场(马兰下榻国际饭店)。7月10日《秋千架》在淄博剧院演出。

2000年12月,马兰与吴凤作表演中央电视台录制的黄戏.越剧《十八相送》。

2006年10月,马兰第二次参加广州·深圳中华戏家演唱会,演唱《女驸马》。

2007年,马兰获得美国纽约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艺术中和美华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终身成就奖),并于2008年1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领奖。

2008年,马兰参加录制《文化题夜》《陈蓉博客》《长河排练记录》《鲁豫有约》等

2009年春,马兰上海戏剧院戏音乐剧专业在全国各地的招生工作。5月录制了中国中央电视台戏音乐频道访谈《戏苑百家》(长河漫漫·马兰)。9月参加湖北省戏艺术(第七届)。12月10日,马兰应邀参加上海甲申讲坛第六期暨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家话六十年之中国系列讲座讲,作了题为《黄戏艺术印象与人生》的讲座。

2010年1月29日,马兰北京参加2010“找邓丽君传人”暨“纪念邓丽君大型音乐会”。4月7日参加第20届上海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和尚长荣宣读“最佳角奖”,并与白燕升共同演唱黄戏《尘女画家》选段《海滩》。8月14日赴上海参加越剧家何赛新专签售仪式。8月16日,赴河南参加《园春》第600期特,与白燕升对唱黄典唱段《海滩》。11月21日,参加园春612期-第7届兰花奖颁奖晚会-兰花赋,和阎肃共同颁奖。

2011年2月13日,马兰参加北京电视台《八大剧种段演唱会》,演唱《女驸马》,并与白燕升对唱黄典唱段《海滩》。8月23日参加在北京由“刘诗昆孙颖缔造非凡会所”办的“幽默的高品质生活”征文启动仪式。

2012年1月19日,马兰参加贵州电视台春联欢晚会“贵州情”,演唱《女驸马》和黄调《远山含笑》。2月21日,以马兰的“马兰戏剧工作室”,在上海市闵区古美路街道成立。

主要作品

电视剧作品

电影作品

作品

戏剧
《女驸马》《龙女情》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百赠剑》
《遥指杏花村》《红楼梦》《梁祝》《秋千架》《天仙配》
老戏、小戏及新创
《苏词新《牛郎织女》《小辞店》《打猪草》《夫妻观灯》
《王小六打豆腐《戏牡丹《春香闹桃花扇》《白蛇传》

舞台演出

时间演出地点
1986年4月《无事生非》上海(莎士比亚戏剧
1986年9月1日-9月12日《无事生非》首都人民剧场
1986年9月12日晚《无事生非》中南海
1986年10月13日晚9点30分《无事生非》人民大会堂(伊丽莎白会见)
1991年11月24日《红楼梦》肥长江剧院
1991年到1992年《红楼梦》南京、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市区(八十余场)
1992年3月《红楼梦》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两场)
1993年10月《红楼梦》香港
1993年-1994年《梁祝》第四、六两场在香港澳门、深圳演出
1994年《梁祝》第三场在中央电视台戏晚会中播出
1999年1月18日音乐剧《秋千架》安徽剧院
1999年6月8日戏《秋千架》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六场,后急加两场)
1999年7月10日《秋千架》淄博剧院
2000年《红楼梦》、《秋千架》台湾
2008年12月12日-15日音乐剧《长河》演出

马兰演出的黄戏剧:舞台剧《女驸马》、《龙女情》、《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红楼梦》、《梁祝》、《秋千架》、《百赠剑》,影视剧《龙女》、《严凤英》、《西厢记》、《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

马兰演出或录制的众多老戏、小戏及新创:《天仙配》、《牛郎织女》、《小辞店》、《打猪草》、《夫妻观灯》、《王小六打豆腐》、《戏牡丹》、《春香闹》、《桃花扇》、《白蛇传》、《苏词新》等等。

录制

2000年12月:与吴凤作表演黄戏.越剧《十八相送》(央视录制)。

2002年6月9日9点30分:录制央视《艺术人生》(入住地亚中)。

2005年3月:在湖南卫视杨谰《天下女人》做嘉宾。

2005年3月:在江苏卫视《女人百分百》录制专

2006年9月:在凤凰卫视录制,《锵锵三人》之《中秋里话习俗》。

2007年12月:录制《戏苑百家·情归何处·马兰》访谈

2008年3月:上海参加《非常有戏》。

2008年4月:《戏苑百家·情归何处·马兰》访谈播出。

2008年:参加录制《文化题夜》《陈蓉博客》《长河排练记录》《鲁豫有约》等

2009年5月:戏苑百家----长河漫漫·马兰访谈播出。

2010年8月16日:农历七夕,赴河南参加《园春》第600期特,与白燕升对唱黄典唱段《海滩》。

2011年2月13日:在北京BTV参加《八大剧种段演唱会》,唱女驸马,及与白燕升对唱黄典唱段《海滩》。

参加晚会

1984年:参加央视春晚会。

198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联欢晚会。

1992年:参加央视春晚会。

1997年:参加央视春晚会,表演《女驸马》选段《状元府》。

2003年9月:参加陕西卫视晚会,演唱《乡音已改》。

2005年2月:参加央视春联欢晚会《守岁大观园》。

2005年11月:参加广州·深圳中华戏家演唱会,演唱《如此红尘》。

2006年10月:第二次参加广州·深圳中华戏家演唱会,演唱《女驸马》。

2010年4月7日:参加第20届上海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和尚长荣宣读“最佳角奖”,并与白燕升共同演唱黄戏《尘女画家》选段《海滩》。

2010年11月21日:参加园春612期-第7届兰花奖颁奖晚会-兰花赋,和阎肃颁奖。

2012年1月19日:马兰贵州参加贵州电视台春联欢晚会“贵州情”,演唱女驸马和黄调远山含笑。

1997年,与白燕升共同持央视春晚会。

2002年9月,与白燕升在福州一起持央视戏频道中秋戏晚会。

2008年1月,和白燕升在持吴琼演唱会(暨五朵金回家)。

担任评委

2006年2月:在河南卫视《园春》当评委。

2006年6月:在湖北担任“八艺”剧评选评委。

2009年9月:应邀担任“越女争锋”决赛评委。

荣誉记录

个人荣誉

1985年:马兰获全国黄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第一

1985年,获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女联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

1987年:获第四届全国戏奖(演莎士比亚戏《无事生非》)。

1988年,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天奖”最佳女角奖(演电视连续剧《严凤英》)。

1989年,《罗帕记》全国首届黄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十佳之首

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0年:黄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获全国第十届电视剧《天奖》二等奖,全国第五届戏电视剧多本剧二等奖,全国第三届“乌金奖”特等奖。

1991年,《红楼梦》获年度“五个一工程”奖,马兰获“文华奖”,“白玉兰”奖。

1992年,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

1992年7月,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2007年:获美国纽约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艺术中和美华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并于2008年1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领奖。

1985年起,先后获“优秀文艺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以及团省委“七五建'功者”称号。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马兰与余秋雨马兰的丈夫是文化者余秋雨,夫妻俩要居住在上海

社会生活

访问演出

1988年5月:马兰、黄新德出访西德。

1991年8月2日:马兰、黄新德赴京赈灾义演。

1999年:马兰赴美国演出。

2002年1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艺术团安徽慰问演出。

2007年6月:参加走进余姚-戏苑百家演出。

担任职务

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3月至199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院兼职教授
浙江传媒院兼职教授
上海戏剧院特聘专家,持戏音乐剧专业

人物评价

马兰马兰,她是用自己的人生积累和全部的生命能量,来展现剧中人物的光彩,她在台上,就有了一种摄人魄的亮度。——曹禺

红线女写过一篇黄戏《红楼梦》的“习手记”,题为《成功的闯与改革》,以敏锐的审美感觉和生动的笔,描述了这出戏独有的艺术魅力,对于马兰则深加赞扬,称之为严凤英之后“出色的艺术炬接力递送者”。

——粤剧大师红线女

台湾人把黄戏叫“黄调”,自从马兰台湾演出后,台湾人就更加喜欢黄戏了,所以说是她最先架起两岸戏剧沟通的桥梁,马兰台湾家喻户晓,家家哼唱黄调!

——白先勇

当然首推马兰和黄新德了,他们配默契,表演到位,唱腔的韵味浓郁,声情并茂,又是一对黄金搭档,多好啊!马兰是非常有才华的演员,象好,形体亮,表演深入浅出,在表现人物面更是有独到之处。

——时白林

我必须承认,马兰是个非常优秀的、非常有品位的艺术家,她的素质,她的质,包括她的演出的这个水准,我觉得恐怕不是什么人都能取代和超越的。

——黄新德

马兰香港成功演出《女驸马》回来以后,在实战中,在磨练中,她一天天成熟起来,演唱面的进步非常明显,在台上更有信。可以说马兰的潜质和聪慧得到了完全的启和充分的释放,仿佛过了冬眠期突然苏醒过来!她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汗水也得到了回报,她最终站在了当代黄戏艺术的峰,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黄新德《萍踪浪迹几度秋-我的园记忆》

马兰天生丽质,度翩翩,如空谷幽兰,品位一流,是黄二度的代表人物。尽管她已舞台多年,但在观众中、在艺术圈,她的声望犹在,她至今是黄戏界一座无法替代、难以逾越的高峰。甚至随着岁月流逝,她的作品、她的为人,更加发出浓郁的清香......

——黄新德《萍踪浪迹几度秋-我的园记忆》

这部书中,另一处篇幅较大的章是记述新德先生与马兰女士的作过程。他与马兰搭档多年,每每搭档一个戏,都要相互切磋艺术上的长短优劣,都要相互砥砺表演上的成败得失。正是这种文化层面上的磨与配,使他们互补并进,默契有加,相得益彰,携手托起黄戏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黄新德《萍踪浪迹几度秋-我的园记忆》之唐跃《二弄声入云》(序)

此次来深参演的马兰是刘云程中最出色的黄戏艺术家,可以说还没有人能超过她在黄戏表演上的成就。尤其是马兰演唱的《红楼梦》,更是黄戏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剧

——《徽州女人》编剧刘云程

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她(马兰)已红遍大江南北了。我们也很崇敬她,看着她一出戏一出戏展示给大家,我是非常喜欢她,我就觉得作为一个戏演员,她在塑造人物的功力上非常深厚,不是一味的展示我们传统艺术的那种式的东西,程式化的东西。

——袁慧琴

马兰的艺术魅力来自特有的、和谐的“诗意”,看她的演出,好象在读着一首首不尽相同但又格统一的诗。

——剧作家金芝

古人唱兼唱情,今人唱只唱声。马兰,她不是只唱声,也不只是兼唱情,她是有了今天表演的新的高度,她是产生了真正的人物形体动作,她是以贾宝的立场在那儿想,在那儿倾诉,她就惊动魄地唱出了那种境界。

——黄戏《红楼梦》导演马科

象地说,马兰和她的黄戏已走在了这个剧种的最前头,产生的影响一度超越了剧种本身。

我认为马兰是当代黄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某种程度上她甚至超越了严凤英。如果她不是我敬重的艺术家,如果不是艺术上可交流可过的朋友,我不会如此在意一个人的去留。古人讲:子非,焉知之乐?

——白燕升

五朵金第一的,理所当然是马兰,第一确定了,其她也就无所谓前后了。马兰那种特有的大气与高贵是其她人不具备的。

——吴琼

她这种与生俱来的魅力不仅表现在艺术上还表现在做人上。我欣赏她独特的质,圈中那些人云亦云和吹易摆的事与她毫不沾边。

——杨俊

马兰从十八岁正式登台献艺以来,先后在黄戏的舞台和影视剧中塑造出张良《尘女画家》,李碧翠《无事生非》,红杏《遥指杏花村》,贾宝《红楼梦》,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云《龙女》,严凤英《严凤英》,崔《西厢记》等等艺术象,个个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是黄戏艺术宝贵的财富。她是一位功底扎实,才华横溢的演员,唱做俱佳,生旦齐能。她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腔优美,吐清晰,能唱出人物的世界。表演上不囿程式,而是刻划人物象,她所扮演的各色各类人物,都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都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采,像一首首流动着的诗,即博人观赏,又耐人味。她曾领衔赴长城外,大江南北巡回演出,赴港澳台演出,赴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访问演出以及日本访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马兰在强手如林的中国乃至国际剧坛上,相继在“全国黄戏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和“全国黄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夺“十佳演员”之首,赢得了“文华奖”,“奖”,“白玉兰奖”,“天奖”的优秀女角奖,“金鹰奖”的最佳女角奖,全国电视“十佳”演员以及海外“金猴奖”,“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等最高的奖励,使她在全国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黄戏的振兴、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来之作用,作出了卓越之贡献,她是继严凤英之后黄戏中最杰出的旦角演员。她的艺术成就卓著,是黄二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继严凤英之后当代黄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马兰是黄戏艺术领域最杰出的代表,是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第二代黄戏表演艺术家群体中标志性艺术家。马兰是严凤英之后,唯一代表黄戏最高艺术水平的人物。马兰的黄戏艺术是当今黄戏的最高水平,她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无人超越。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里,马兰凭借着自己的综素质,使一个地剧种变得典雅、大气,拥有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和更多层次的观众,并使得这个剧种再次走上辉煌的峰。马兰是继严凤英之后被公认为是黄戏演员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马兰在海外华人中拥有很高的知度。她的表演,品味高雅而又充满生命力,在人物性格塑造、刻划、舞台奏和演唱厚度上广受好评,被术界公认为“国把传统艺术和现代精神得最好的极少数表演艺术家之一”。

马兰是迄今为止国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

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里,马兰凭借她的综素质使黄戏变得典雅、大气。她的舞台呈现,品味高雅而又充满生命力,把传统艺术和现代精神得恰到好处,并且黄戏本身所固有的清新质朴、天然可爱的特点依然还在,于是,与时俱进的黄戏拥有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和更多层次的观众。无论是《女驸马》、《小辞店》这样的老戏,还是《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这样的新编剧,统统都打上了“马兰特质”。马兰在舞台上的存在感是极强的,她就是戏中魂。她在舞台上的所有表演、对人物的刻画,不仅丝丝入扣、细腻传,而且一直自然地诠释着典雅大气马兰音域宽,唱法灵巧多变,唱腔朴实清丽,动之以情,不尚华丽与雕琢,自然洒润。因而马兰戏路广,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成功角色,这些角色若失去其所蕴含的“马兰特质”,将黯然失色。她的唱腔纯朴,洒,不事雕琢,有种返璞归真的朴拙;她的表演入情入理,细腻传,有种玲珑剔透的灵性。看马兰的黄戏如同欣赏一幅韵流动的书法作品,单看局部,或巧或拙,不尽相同;感受全局,浓淡疏密,和谐统一。可以说,马兰的黄戏达到了一个在相当长的时间很难超越的高点。

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个性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有生命力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因为打上了艺术家个性的“印”而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是人不能复制的。马兰的唱、念、做、舞颇具大家范,其表演突出了马兰纯正、朴实、大气、幽远的个性----马兰特质。马兰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外广大观众的喜爱。马兰是继严凤英之后的又一代黄戏表演艺术大师,马兰的艺术永恒!

角色素描

纵观马兰的表演艺术历程,除了人们常常赞誉的扮相俊美,唱腔甜润以外,呈现着两个鲜明的外在特点:

其一,她演的剧不太多,却演一个成功一个,不是以多取胜,而是以见长。如果说《女驸马》有严凤英的表演可以模仿,借鉴,那么《龙女情》,《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秋千架》中的海云,张良,李碧翠,贾宝,楚云等象却无可依傍,完全是马兰的独创,而且创造得十分成功,使的观众对这些本来陌生的剧由熟悉到钟爱,成为新时期黄戏的剧品。这既是马兰表演艺术的成就,也构成了她的表演艺术的一个外在特征。

其二,马兰的表演艺术又呈现着从成熟到独创的跳跃性发展轨迹。《龙女情》中的海云美丽,善良而多情,性格还比较简单,传统因素较多,马兰在这个人物身上既体现唱,念功夫,同时也注意到用细动作表现人的情感,如“洞房”一场中偷揭盖巾窥视姜文以及含情而又担疑惧的眼运用,都表明马兰演此剧时艺术上的成熟。而从《尘女画家》始,她扮演的人物或生活历跨度大,或性格复杂,并且没有可以参照借鉴的对象,完全靠自己的创造。可喜的是马兰在这些角色面前,没有退却,而是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成功地塑造了人物。从《尘女画家》到《红楼梦》,她的创造力一现再现,她的表演艺术也伴随着新的剧,新的人物迈上更高的台阶,不仅再现了剧作家创造的人物象,甚至还丰富和弥补了文象。

尘女画家》对张良的刻画,从她少女时代沦落尘起笔,到她事业成就客老巴黎落笔,不惟时间跨度长,而且写出了她在事业与爱情,个性的伸张与封建观念的压抑多种矛盾交织中的忧愁,苦闷,抗争的多重情感。《无事生非》本就从个性化塑造的圣手莎士比亚笔下移植改编而来,剧中的李碧翠(即原作中贝特丽丝)既善良,又乐观,她的中蕴藏着一样的热情,外在的特征却是泼辣,锋利,令人不可亲近。《遥指杏花村》中的红杏同样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敢爱敢恨,敢笑敢怒,又柔情似水。《红楼梦》是被鲁迅称为打破了以往小说“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典小说,贾宝正是其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与林黛相处,始则带着儿童的天真,继则朦胧滋生爱,最后彻的把爱情交给了林妹妹。而在爱的过程中,又夹杂着对封建家的叛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诸种思想,情感。这些人物象,在严英的时代尚未出现,而马兰却必须在舞台上再现出来。她捕捉人物性格中不同色调的,扣紧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瞬间流程,并用唱腔和表演动作将它们传达给观众。

尘女画家》中,她怀抱琵琶,双眉低垂,步履拘谨的出场,一个被受社会欺凌,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少女象立即深植与观众的海之中,拂之南去。随着张良生活历的不断延伸,马兰紧紧把握着人物性格基调,悲时催人泪下,喜时也能让人感觉到悲的阴影。无事生非中,她把李碧翠性格的三个层次表演的清晰而生动:与白力荻和其他人物的争辩,剑,如针如刺,机智泼辣,痛快淋漓;落入情网之后,则缠绵缱绻,不能自拔,虽然还犀利,还机智,却已温柔几分;在妹妹海萝暗算,爱情出现危机时,马兰又将其机智,善良的性格充分展现出来,在海萝“假死”的真戏假做中,她十分恰当地把握这表演的分,把戏演的妙趣横生。在《遥指杏花村》和《红楼梦》中,马兰也实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和复杂性的基础上,发挥唱念优势,将人物演得大喜大悲,出入化,赢得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了舞台表演,马兰在影视艺术的天地中也慎重的进着艺术创作。马兰的舞台表演与走上银幕相隔时间并不长,她演的第二部戏《龙女情》在舞台演出不久,即被搬上银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电视逐渐普及,相当多的演员,纷纷离舞台,在电视剧中一显身手。马兰拍摄《龙女》于前,如果全力走影视这条路,或许对她个人的成更为有利,然而她依然像对待舞台剧一样,有自己的眼光,显示了慎重态度。她演的电视剧同样不多,仅《西厢记》《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严凤英》四部作品,部部品。在《严凤英》一剧中,为了塑造好角色,她反复揣摩银幕上的严凤英象,大量阅读有严凤英的文章和资料,为艺术创造作了充足的准备。她像严英一样,以对艺术的执著精神和对人物的挚爱之情去演严英,将自己的艺术悟性,理性认识和黄戏舞台表演的功底融注在严凤英象塑造中,把严凤英在旧社会的悲,在新社会的喜以及遭受迫害含冤之死前的痛苦灵演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潸然泪下。《严凤英》将马兰与严英的紧连在一起,人们在剧中所看到的,除了严凤英这位杰出黄戏表演艺术家的一生坎坷辉煌的历程外,也看到了作为新一代表演艺术家马兰的表演才能和艺术采。

在表演艺术理论中,有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之分。本色演员运用本人的容貌体态质个性创造角色,而性格演员能对自己所创作的每一个角色人物性格作各不相似的象创造,人物象中没有演员自己的质因素。马兰的早期表演,本色意味明显,无论是冯素珍还是海云,都是古代女性,与马兰恬静的性格相,她自己的个星质与角色象之间差不大。但从张良到贾宝,每个人物与她的个性质都相深远,或悲或喜,或柔或刚,要表现好这些人物,对于性格偏于恬静而且缺少生活历的马兰难而又难。然而,马兰非但没有退却,反而因此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激情,李碧翠、红杏、贾宝,这些人物的性格难度一个比一个大,而马兰演来一个比一个出色,她不仅再现了剧作家创造的人物象,甚至还丰富和弥补了文象。这种创作中的反差既表明马兰戏路子宽,更显示了她身上所蕴藏的艺术潜力。从《尘女画家》始,马兰的表演由本色化向性格化的高一级台阶不断腾跃,并终于步入表演艺术的佳境,她已足以代表二度辉煌的黄戏女演员的最佳表演水平,反之,她的出色表演也构成了黄戏二度辉煌的一束绚丽的光彩。

艺术特色

唱腔特色

马兰安徽省黄戏校进过五年黄戏表演艺术的正规训练和习,马兰习传统戏唱腔的同时,借鉴科的发声法技巧,灵活的运用到黄戏唱腔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她的息既深沉坚实又允满活力,不僵不硬,流动自如,中低音区稳重、柔和,高音区明亮、清丽,这些都得益于她科系统的“胸式”呼吸法,“把息饱满、自然的吸进去,用坚实的横隔膜来控制对息的支持,然后像吸那样自然的把息送出来”,从而得到了松弛、丰满的声音。

  • 发声位置

高位置的运用是马兰唱腔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特征在她的第一部戏《女驸马》中已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她在演唱中,始终保持着声音的高位置,并且在低、中、高音区,声音位置相对统一。

  • 部的放松程度

马兰在演唱时,无论在中低音区还是高音区部均比较放松,这得益于她在省艺校五年正规的训练和科的发声法。

马兰在艺校五年稳打稳扎的基本功训练在她的第一部戏《女驸马》唱段里得到了允分的展示,这个唱段里每一个几乎都是在强拍上唱出,在快速度的奏进中,马兰快而不乱,铿锵,咬准确,吐清楚,她调动了‘声与情”,‘与腔”的演唱手段,把冯素贞大进谏,慷慨陈词的唱段演绎的声色俱佳。

舞台表演

  • 人物塑造

马兰塑造的舞台象中,李碧翠和贾宝应是其中最闪亮、最亮丽的。他们一个与马兰本人的性格相去很远,一个是反小王,改变了角色当,两个人物象都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被马兰搬到舞台上更是栩栩如生、眩照人。

《无事生非》是据莎士比亚同喜剧改编的黄戏舞台剧。为了演好这个个性鲜明的角色,马兰翻阅了许多相的资料和书籍,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中那种蓬勃、欢乐和浪漫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进一步探究剧本、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马兰逐渐掌握了李碧翠性格中的典型之处:她聪颖机敏,却又高傲泼辣;善貌美,却又嘴辣齿利;无拘无束之中洋溢着热情,嘻笑怒骂之中透着锋利;表面单纯奔放,复杂深沉,是一个性格变化、丰富、流动、复杂的有生气的人。马兰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求在舞台上表现李碧翠性格的独特式,例如在第一场与自立荻斗嘴的戏中,马“牛一边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挖苦、驳斥自立荻,一边用戏舞蹈程式做出夸张、强烈的造型动作,边唱边舞,有机结,把李碧翠机敏、犀利又活泼可爱的个性表现得非常到位,再如第二场戏假面舞会里,碧翠又与自立荻狭路相逢,虽然戴着面具,他们仍认出了对马兰依然紧紧抓住碧翠“如钢针似剑”的犀利个性,唱出“我看你止轻浮头贱……”把自立荻痛痛快快羞辱了一番,然后颇具戏剧效果的大笑了几声拍着手跑着跳着逃走了,把碧翠快人快语、大真无忧的个性允分表现了出来,碧翠自命生来无忧绪,当偷听到妹妹等人说起自立荻咏情诗为的是她时,不由得头泛起淡淡愁,在发誓不嫁与春情难收的矛盾境中,马“牛又把碧翠嘴硬软,热爱人生的本性演绎了出来,配她着力塑造的碧翠的线个性,马“甘巴一个丰满、立体的碧翠象展现在了舞台上。

贾宝马兰在黄戏舞台剧《红楼梦》中饰演的角色,马“牛以她对原著认真、深入的阅读和分析,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理解,用她娴熟而湛的表演技巧,把贾宝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移植到舞台上,成功再现了贾宝的情感和灵魂,第二场“共读”中贾宝安慰因被拒门外而生气使性子的黛马兰运用小生的动作程式和唱腔,和黛对唱了一段‘从今后莫要立门外,一对儿两隔,推不就敲,敲不就砸,砸不就叫人来,一把烧起来,大下哪有那么大的门栓,能把你我两分!”童稚般的问答,没有雕饰的语言,再加上马兰细腻传、挥洒自如的表演,贾宝善良、童真的个性跃然台上。第三场‘被苔”中贾宝帮助琪官逃离忠顺王府,遭到父亲严刑鞭打,马兰在这一场戏中着力刻画贾宝叛逆、向往自由的性格特质,完全融入到人物性格的塑造中,无论是语言、唱腔、身法,都全位调动起来为塑造人物服务,使舞台上的人物象真实丰满。最后一场“死”是整场戏表现贾宝对林黛真挚爱情的重头戏,也是马兰整场戏中最动人、最光彩的地马兰的演唱时而低回婉转,时而凝重深沉,表演时而痛疾首,时而义愤填,泪伴声,泣断肠,,句句泪,把贾宝对林黛的深刻爱情表现的入木三分。

马兰习时所在的省艺校设置了四门表演架课程:唱念课、身段课、基训课、排练课,其中的身段课用于提高生的舞蹈表现力,以适应黄戏艺术的表演特殊性。五年的艰苦习,马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身段功夫,运用到后来的舞台实践中,帮助她出色的完成了舞台人物象的塑造:例如《无事生非》一剧的场戏,马兰扮演的李碧翠和妹妹海萝一同出场,为了在头一个亮相中就显示出两个姑娘完全不同的个性特征,马兰连续使用了几个极为活泼跳跃的程式动作,左顾右盼、摇头摆,与妹妹海萝成对比,一动一静,立刻把两人迥异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舞台上,给了观众鲜明的印象,第三场戏中,李碧翠沉浸在甜蜜的情境中,马兰抓住此时碧翠欢愉的情绪状态,右手随意一撩拂面的条,清新明快的唱完一后,急速旋转后继以卧亮相,亮洒,轻柔多姿,这一身段动作顿时使舞台放彩,人物也更加可爱生动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慢性子宫内膜炎

下一篇 cpp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