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绝经期尿失禁

绝经期妇女尿失是老年人的较普遍问题,是折磨老年妇女最普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费最高的问题之一。妇女从围绝经期至绝经期,逐渐步入老年期,其全身各器官都在发生变化,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也逐渐显著。激素缺乏,使耻筋膜韧带等松弛,支持组织的功能下降,不能维持正常的尿道位置和膀胱张力,当咳嗽、屏便秘等增加压力。而压力性尿失(SUI)提出的定义为: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流出,不是由逼尿......
目录

流行病学

绝经后妇女尿失发生率很高。有资料表明,在老年人中发生尿失高达55%,约40%以上的绝经期妇女有尿失的现象,约50%的妇女偶有尿失,10%的妇女常有尿失,尿失的发生率随产次的增多和年龄增长而上升。有20%的75岁以上的妇女每天有尿失。女性尿失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瑞典的一项于尿失的流调查结果表明,6%的人群因尿失而去就诊。而压力性尿失(张力性尿失)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Samulsson2000年的流调查结果示绝经后妇女的发生率为17.1%

病因

尿失(UI)是由于不自尿道膀胱压力梯度改变,使膀胱压高于尿道压而致的溢尿。

可由下列一种或多种因素

暂时或持续性尿道压力下降;

逼尿收缩;

传至膀胱压大于传至尿道者;

过度膨胀超过膀胱弹性限度而致膀胱压被动升高;

由于瘘管或异位尿道而致尿液分流(虽然存在正常压力梯度)

老年女性膀胱尿道的特点是膀胱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老年人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增多,并出现了不能克制的收缩及Torrens曾对50岁前后女性进了排尿试验,<50岁者,排尿速度>75ml/s,>50岁者,排尿速度>18ml/s,每秒排尿少于15ml,即有尿道梗阻存在。Parviren对59老年妇女进了排尿膀胱造影研究发现有很多病人有小梁憩室和漏斗样膨出,并与泌尿系统感染无绝经期后由于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尿道黏膜上皮变薄,膀胱颈周围致密弹力纤维组织及围绕尿道膀胱颈的腺体和导管变薄。有研究实女性膀胱三角区、膀胱黏膜、尿道黏膜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核上存在激素受体,而且尿道受体浓度明显高于膀胱受体浓度,因此绝经后妇女易患尿失。研究发现给予绝经后妇女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可减少其夜尿的发生,从而间接实了激素缺乏能降低膀胱的稳定性动物研究表明激素撤退可影响膀胱尿道中受体的密度和对激素的敏感性,而恢复其正常的激素水平又能逆转这些影响,能增加受体的数量及其对毒蕈碱和上腺素的反应。而且激素水平的减少会促发平滑神经刺激应答性的下降。

组织水平,解剖和超微结构研究发现老年妇女的泌尿道平滑和横纹有明显退性改变,在一般没有明显泌尿生殖系统病变的老年妇女也可能表现出异常的变化,这就是老年妇女易患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的原因鶒。

老年妇女膀胱纤维化是最早被确认为起排尿困难的原因之一。老年妇女膀胱纤维和弹力蛋白均有所增加Levy和Wight重点研究了占膀胱壁厚度25%的黏膜下层,将膀胱活检组织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均进了研究,发现泌尿功能障碍,多半是由于原的分离和排列紊乱尿急患者几乎很少发现组织。Elbadawi对膀胱组织检查,结尿液动力研究,所获得的超微结构实了其组织改变与临床表现相符,肉细胞和轴突的变性,导致收缩力的下降,泌尿机能失常的特征是功能障碍模式有膀胱逼尿功能不稳定性及超微结构的改变。

老年性膀胱横纹括约所发生的变化,加速了细胞凋亡和细胞程序化死亡,这些与肉细胞的减少有这是诱发老年女性尿失的可能原因

女性维持排尿不仅依靠尿道组织也依靠盆底的支持,女性尿道的盆底肉大体与男性相同尿生殖较男性薄弱很多,除有尿道穿过外,阴道尿生殖穿过。尿生殖下面的游离缘有会阴浅横,起于坐,止于中。坐海绵体起于坐,止于阴蒂。球海绵体起于中肉于阴道两侧分阴道尿道止于阴蒂。耻起于尿道阴道侧壁,这些肉对盆底有支持作用,也起着悬吊尿道的作用。这些肉的损害,可使尿道长度缩短尿道阻力降低,这也是起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的原因之一。

发病机制

一般发病机

女性盆特点:女性盆出前部宽大,盆底肉较为平坦,不像男性那样倾斜,因此对前盆腔的脏器及托力较男性薄弱,而尿道外括约也不像男性那样有力,当这些支持组织受到损伤,削弱了膀胱底部即可下垂使尿道上段下降到腔外,因此压力性尿失好发于老年女性。

尿道阻力降低:尿道能阻止尿液外流,与尿道长度和张力有,如尿道短于3cm,则不能阻止尿液外流,尿道壁张力越高,尿道阻力越大,尿道长度与尿道壁张力成正比与尿道腔直径成反比,用Laplace定律可以表达P=T/r(P-尿道壁张力,T-尿道长度,r-尿道径)。

正常情况下,由于提肛尿道外括约和盆底肉的收缩,尿道伸长,腔变细张力显著增加使膀胱积的尿液不致因压力增高而流出,因为尿道有一定长度和张力,尿液在压影响下最多达到尿道近端1/3处,以后又返回膀胱。尿失者由于括约系统功能障碍,上述肉受到损伤或平滑张力减退,肉收缩力不足以使尿道伸长,当压增强时尿道阻力不足即尿道压力小于膀胱压力,结果尿液不像正常一样进入尿道后又再能返回膀胱,因而不随意地流出。

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正常情况下储尿期膀胱尿道连接部在耻中1/3以上,膀胱尿道后角为90°~100°,尿道前倾角为30°~45°,体位改变和压增加时上述位置和角度变化不大使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成为器官,在压增加使膀胱压增加的同时,这部分尿道也受到同等的压力作用,即所谓压力传递效应。并使膀胱颈与尿道呈平台状,而不是漏斗,女性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在尿液控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松弛下垂的盆底及尿生殖不利于尿道外括约作用的发挥在压力性尿失膀胱尿道后角消失,尿道倾斜角增大。先天性盆底薄弱、多产激素不足、子宫切除、盆腔手术及外伤等均可使尿道周围支托组织薄弱并为脂肪及其他结缔组织所取代其结果是

膀胱颈和尿道下移,近端尿道缩短。

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松弛。

压增加时,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力鶒不足,并因突然升高的膀胱压使膀胱和近端尿道放。

尿道外括约能力下降,若膀胱压力足以克服力不足的外括约尿道的压力,则将产生压力性尿

尿道黏膜萎缩:柔软、多皱的尿道黏膜可封括约收缩后遗留的尿道腔隙,防止发生尿失尿道黏膜垫在女性尿液控制中有较重要的作用。女性在45岁前,尿道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管较丰富,随着激素水平下降,上述组织萎缩,尿道黏膜垫封作用下降,易发生尿失

压力性尿失病机压力性尿失在分类上分为膀胱颈高运动型和尿道括约障碍型。前者约占90%以上,后者不到10%。压力性尿失的发病机前尚不清楚没有一种假说被广泛接受,尿道阻力降低:保持有效地控尿机制需要两个因素完整的尿道结构和足够的解剖支持。尿道结构的完整性决定于尿道黏膜对尿道压二者所产生的阻力。尿道黏膜对是由黏膜皱襞、分泌物表面张力和黏膜下静成的对可阻止漏尿。尿道压来自黏膜下管和肉的张力。尿道压增高,阻力大,可控制排尿。盆底组织的松弛损伤而致尿道阻力减低。有研究发现是神经肉的传导障碍在压增高是不能反射性地尿道压的升高。这类压力性尿失尿道括约障碍型。

尿道膀胱的压力系:控尿机制良好者其近侧尿道压力等于或高于膀胱压力,在压增加时由于压平均传递到膀胱及2/3近侧尿道(位于),使尿道压力仍保持与膀胱压相等或较高因此不发生尿失相反压力性尿失病人由于盆底松弛而致2/3近侧尿道移位于腔之外,在静止时尿道压力减低(仍高于膀胱压),但压增加时压力只能传向膀胱而不能传递给尿道,使尿道阻力不足以对抗膀胱的压力,遂起尿液外溢。解释了膀胱颈高运动性的压力性尿失的发生机制。

(尿道膀胱的解剖系:正常尿道膀胱底部的后角应为90°~100°,上尿道轴与站立位垂直线,所成的尿道倾斜角约30°。在压力性尿失患者由于盆底组织松弛,膀胱底部向下向后移位,逐渐使尿道膀胱后角消失尿道缩短。这种改变,宛如排尿动作的初期阶段一旦压增加,即可以诱发不自排尿。除尿道膀胱后角消失外尿道轴也发生旋转,使其从正常的30°增加至大于90°。这也从某一侧面解释了膀胱颈高运动性的压力性尿失的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压增加下的不自遗尿是最典型症状,而尿急尿频、急迫尿失和排尿后胀满感亦是常见症状。多年来为使诊断分类标准化并指导治疗案的制定,成了多种于尿失的临床分类系统,据尿失发生机制临床分类为:

1.与膀胱尿失 包括膀胱容量减少,不稳定膀胱逼尿反射亢进,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排尿不全和上述的不同组

2.与尿道括约的尿失 由于尿道括约和(或)尿道外括约不能正常发挥所致。可因括约收缩受损,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尿道和上述异常的不同组起。

3.与膀胱尿道均相的尿失 是前述膀胱尿道病变的不同组据国际尿检协会会议制定的标准化词定义、尿失分类:

(1)压力性尿失(张力性尿失)(SUI):在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负重等诱因的情况下发生的漏尿,常不伴尿意,但其后数秒,甚至10~20s不自喷出10~20ml尿液,在尿湿衣物后意识到尿失,女性患者多起病慢,并常见有生产史、盆腔及妇科手术史,随着年龄增加尿失程度加重。它的产生是由于尿道蠕动过强,盆底括约缺陷或尿道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尿道黏膜萎缩等解剖异常所致。80%的压力性尿失患者并有膀胱膨出,但膀胱膨出的患者约半数并有压力性尿失

(2)紧迫性尿失:先有强烈尿意即尿急不能控制排尿,后有尿失,可分为感觉及运动性尿失,前者是由于脊髓上中枢抑制功能减退逼尿无抑制性收缩起,后者常见于各种原因起的膀胱炎症刺激,膀胱容量减少及感觉过敏所致。

(3)冲动型尿失:通常称作“过激膀胱”或功能型尿失,与突发排尿欲望联系着的自发性尿液漏出,是由于不可抑制的膀胱逼尿收缩,包括膀胱逼尿不稳定性及逼尿反射亢进。前者指神经支配失调、炎症、肿膀胱尿道正常解剖系丧失,尿道阻塞或尿失手术等后者指神经支配调功能缺陷起的功能障碍。老年女性常表现为功能性尿失膀胱收缩力下降,因此除尿失外,同时并排尿功能不完全导致的排尿过程延长及残余尿增加。

(4)溢出性尿失:又称充盈性尿失或假性尿失。当膀胱超容量时自发性尿液溢出的发生,这种情况在绝经后妇女并不常见。通常由于下尿路梗阻或逼尿无力麻痹起尿潴留至膀胱充盈过度神经性功能障碍要是由于调膀胱的下运动神经无损害可见于骶反射弧病变如先天性畸(隐性柱裂);损伤性病变(骶神经或盆神经损伤);肿与炎性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老年人尿是原因未明的膀胱胀感或膀胱收缩所致的“动性”尿失。可能是部抑制功能减弱的结果。

(5)完全性尿失(尿道括约缺损性真性尿失):常由于先天性尿道括约发育不全或缺失,如尿道上裂,膀胱外翻、外伤、产伤,医源性尿道括约损伤,严重的括约功能缺陷偶尔也会表现为完全性尿失

(6)反射性尿失(神经性尿失也称动性真性尿失):因神经病变起的逼尿反射亢进为的尿失除有不同程度逼尿反射亢进,同时有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漏尿压测定压力均>40cmH2O柱,膀胱容量相对较小。

并发症: 泌尿系及外阴皮肤亦可并发感染性疾病,尿痛血尿很少见。压力性尿失膀胱膨出。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可用一种简单的棉签法测定尿道膀胱后角大小及尿道下垂程度。

法:用蘸有利多卡因棉签放入患者尿道深4cm,让病人向下屏以增加压。

(1)尿道无解剖缺陷:棉签维持与水平呈-5°~+10°原水平位。

(2)如尿道膀胱后角已消失,但后尿道尚未向下移位,则棉签游离端仍可维持原来水平或稍向上移位,但不超过10°。

(3)如尿道支持组织已有严重削弱后尿道下垂显著,表示尿道已远离耻则棉签游离将明显上升,可与水平线形成45°以上角度

2.尿道压的测定 尿道压力图常可压力性尿失病人在静息状态的尿道括约功能减弱。尿道压力图可以明确是否为括约障碍型压力性尿失

3.尿动力检测 基本的尿动力基本检测包括尿流量测定和膀胱压测定。

(1)尿流量测定:是一种无创、易和价的检查法。患者在最大膀胱容量下在尿流量测定仪上排尿了解最大排尿流速、平均排尿速度排尿时间和排尿量。最大排尿速度<15ml/s和排尿量<150ml为异常

该检测的临床意义有:

①如膀胱容量<300ml或>800ml,压力性尿失手术。

②排尿流速减低、排尿长,意味着术后有尿潴留的可能。

(2)膀胱压测定:患者在尿流量测定后,先残余尿测定。无菌条件下从尿道插入膀胱插管至膀胱颈水平,用来测定膀胱压力。同时从肛门插入一直肠导管,用来测定压力。从膀胱插管以10~100ml/s流速注入室温的生理盐水,记录第一次尿感的膀胱体积;同时嘱患者咳嗽和让患者听水声,观察有无漏尿情况;最大尿感时,记录此时的膀胱体积,并观察咳嗽和听水声时的漏尿情况

膀胱压侧定的正常结果:残余尿<150ml;第一次尿感在注入盐水150~200ml;最大尿感容量为>400ml;膀胱收缩压随注水而上升,注水停止压力不在回至基线;无逼尿布局稳定收缩压力性尿失的诊断为无逼尿部稳定收缩,压增高时有漏尿。

其它助检查:

1.膀胱尿道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膀胱尿道、憩室尿瘘、肿结石、炎症、测定残余尿、观察尿道位置及变异,膀胱态。了解尿道长度、张力和排除膀胱黏膜的病变。

2.膀胱尿道造影 能检查其态,还能帮助了解其功能情况:

(1)尿道角度改变:侧位上,测量尿道后角及尿道倾斜角,正常者尿道角在90°~100°,尿道倾斜角在15°~30°,最大不超过45°,压力性尿失患者常在X线上表现为尿道解剖系改变。

Ⅰ型:尿道后角完全或不完全消失但尿道倾斜角正常(10°~30°)或比45°更小。

Ⅱ型:尿道后角消失,尿道倾斜角>45°,膀胱颈有支持组织薄弱,产生症状严重,治疗更困难。

(2)膀胱尿道位置改变:以耻为标志,测量松弛及压增加时膀胱颈与标志的离正常者,松弛时膀胱颈位于耻中下1/3交接处,压增加时向下移位0.5~1.5cm,同时膀胱颈不在膀胱的最下缘。压力性尿失者,松弛时,膀胱颈低于正常,压增加时进一步降低,向下移动范围大于正常,而且膀胱位置低于膀胱任何部位。

(3)膀胱颈改变:正常者膀胱状态,即使压增加也不放,压力性尿失者,即在用力时膀胱放,呈椎状

动态膀胱显影录像(VCD)可以动态和连续地观察膀胱膀胱颈的变化,是一种最确诊断膀胱高运动性的法但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临床未被广泛应用。

3.磁共振成像(MRI) 在软组织的区上可产生清晰的图像。并可通过阴道放置腔卷和直肠放置外卷技术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有者通过MRI对压力性尿失患者的盆底组织研究,发现尿失尿道纹状泌尿生殖括约的多少有。也可以对膀胱前间隙的进测定。

4.超声检查 可以阴道直肠检查了解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时膀胱的位置改变从而了解膀胱颈活动度。新近有文献报道结计算机技术可以助进确的诊断。

诊断

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助检查即可诊断。

症状和体征最易混淆的是不稳定膀胱,可通过尿动力检测来鉴明确诊断,感觉急迫性尿失症状上与不稳定膀胱非常接近,但这类患者可在足够的鼓励下防止溢尿。

并发症

泌尿系及外阴皮肤亦可并发感染性疾病,尿痛血尿很少见,压力性尿失膀胱膨出。

治疗

尿失的治疗分为三大类:药物疗法、物理疗法、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1)α-上腺素能激动尿道要受α-上腺素能交感神经支配。α-上腺素能激动可以刺激尿道膀胱颈部的平滑收缩,提高尿道阻力,改善控尿能力。代表性药物为盐酸米多君。

(2)激素替代对激素低下妇女用激素替代治疗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单用激素替代治疗可以缓解10%~30%的绝经后张力性尿失症状,还可以减轻尿急等其他泌尿道症状激素治疗可以联α-上腺素能激动,增加治疗效果。阴道激素服给药见效快,但从保持疗效来说,两者是一样的。

2.物理疗法

(1)盆底肉锻炼又称为Kegel运动。Kegel首先发现反复收缩耻可以增强盆底组织的张力,减轻或防止尿失法为做缩紧提肛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钟,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进2~3次。或每天做Kegel运动150~200次,6周为1个疗程。30%~40%的病人症状会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Kegel运动的效果与运动的熟练程度有。盆底运动可将长收缩与短收缩结起来,锻炼慢收缩与快收缩的纤维

(2)膀胱训练膀胱训练为指导病人记录每天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膀胱功能训练表,有意识地延长排尿间隔,最后达到2.5~3小时排尿1次,使病人会通过抑制尿急延迟排尿。此法要求病人无精神障碍。对有压力性尿失逼尿不稳定的混性尿失有一定疗效。

(3)电刺激盆底电刺激通过增强盆底肉力量,提高尿道压来改善控尿能力。每次20分钟,一周2次,6周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30%左右。

(4)佩带止尿器止尿器是由硅橡材料制成,状像帽子,直径3.0cm,高2.5cm,中间乳头直径0.5cm以下。将乳头对准尿道,靠乳头产生的微弱负压,并用药膏将外缘密封。其作用是乳头产生的负压将尿道黏膜和远端尿道吸入,并使之对,同时对尿道远端组织起稳定及支托作用。

预后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尽量避免产伤、手术伤、对于盆腔肿物应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

绝经绝经常与心血管病绝经后子宫颈癌
更年期综绝经质疏松绝经期盆腔脏器
绝经期尿路感染绝经乳腺癌单纯性外阴炎

饮食保健

食疗(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山药汤:山药15克,枸杞10克,甲一只,生姜、盐、黄适量。甲宰杀清洗干净后与山药枸杞一同,熟后加入生姜、盐、黄调味即可。功效:滋阴,益健脾。适用于阴虚体弱的尿失患者。  

羊肉粳米粥:羊肉50克,豌豆100克,粳米200克,盐、味胡椒适量。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加豌豆粳米及适量清水,用武烧沸后,转用文至熟烂,放入盐、味胡椒粉调味即可。功效:补中益,预防及治疗中气虚弱的尿失。  

黄芪乌鸡汤黄芪50克,乌鸡一只,小葱、姜、、盐适量。上述原料熟后加小葱、盐调味即可。功效:补脾,适久病、年老体虚的尿失患者。加粳米即为黄芪乌鸡粥,功效相同。实验研究明,黄芪激素样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绝经期妇女因缺乏激素起的尿失。  

黄芪蜂蜜饮:黄芪30克,蜂蜜10克。黄芪水冲放凉后兑入蜂蜜即可。功效:防治年老体弱、充盈性尿失及老年妇女尿失。  

老年性尿失是指尿液不能控制,不随人意地自流出,多为张力性失。饮食上可适当服食酸涩的果品固缩小便,如芡实莲子山楂、石榴、乌梅樱桃等,应常服羊肉狗肉雀卵韭菜、红枣、桃仁白果等食物,不宜多饮水、汤、果汁、咖啡等饮料。将银杏叶饮用.可预防因起的尿频。另外,具有补功效的食物.对尿频的防治有益,如,核,年糕等。其中,可治疗夜间尿频,核可治疗衰老起的尿频。  老年性尿失食疗:  

荔枝猪脬荔枝肉30g,糯米30g,猪脬(猪膀胱)1只。先将猪脬清洗干净去尿臊味,切成丝;将荔枝肉择洗干净,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沸,加猪脬丝及料,改用小猪脬熟烂、糯米烂、汤汁黏稠即成。每晚温热服食之。对脾气虚型老年性尿失及夜间多尿者尤为适宜。  

黄芪桑螵蛸粥:黄芪30g,桑螵蛸15g,糯米100g。先将黄芪桑螵蛸择洗干净,黄芪切成桑螵蛸切碎,同放入纱布袋中,扎,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沸,改用小30分钟,取出药袋,继续用小糯米烂即成。早晚2次分服。对脾气虚型老年性尿失适宜。  

党参汤:取党参20克,核肉15克,加水适量煲汤,一日服完。此具有益之功效,对老年人因肾虚起的尿失有显著疗效。  

人参山药羊肉:白参10g,山药30g,羊肉200g。先将白参、山药洗净后晒干或干切成饮备用;将羊肉洗净,用快刀切成薄,放入沙锅,大沸,加葱花、姜末,烹入料,并加白参、山药,改用小羊肉熟烂,加少许盐、味、五香粉,拌匀,淋入麻油即成。餐当菜,随餐服食。对脾气虚型老年性尿失及夜间多尿者适宜。  

党参汤:取党参20克,苏10克,陈皮7克,加适量水,后取汁,放少许白糖饮,一日服完。此具有补缩尿、顺胸之功效,对气虚弱、咳嗽伴有尿失的老年患者有较好疗效。  

粥:羊(羊肾)2只,桃仁30g,粳米100g。先将羊洗净、剖后,去臊腺,切成薄或切成小方丁,与择洗干净的桃仁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沸后,改用小成稠粥,即成。早餐1次顿服,或早晚2次分服。对不固型老年性尿失尤为适宜。  

桂元枣仁芡实汤:桂元肉20克,枣仁15克,芡实12克,加水适量,后取汁,一日服完。此具有养、益及缩尿的功效。  

白果糕:白果肉120g,桃仁120g,蜂蜜250g。将白果肉、桃仁拣杂后,用温水洗净,共捣烂成泥糊状,加入蜂蜜,制成蜜糕。每日2次,每次15g,当点食用。对不固型老年性尿失者适宜。  

莲须鱼鳔莲须3g,鱼鳔15g。先将鱼鳔豆油炸,再用清水浸发,装入碗中;莲须用沙布袋包裹,放入盛鱼鳔的碗,加鸡汤或水适量,隔水鱼鳔烂熟即成。当日吃完。对不固型老年性尿失适宜。  

益智益智仁20g,猪(猪肾)1只。先将猪子剖,去除臊腺,洗净,切,与择洗干净的益智仁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沸,烹入料,加葱花、姜末,改用小至猪烂熟,加盐、味各少许,再刻即成。吃,饮汤,1次服完。对肾阳虚弱型老年性尿失尤为适宜。  

芡实粉:脂200g,芡实300g。将脂、芡实洗净,晒干或干,共研为细粉,防潮,备用。每日2次,每次10g,以淡盐温水送服。2个月为1疗程。对肾阳虚弱型老年性尿失适宜。  

饮食原则

尿失患者应保持摄入液体2000―2500毫升/日左右。 

尿失患者要避免,少葡萄汁,戒烟。  

尿失患者要避免咖啡因,咖啡因也是一种利尿。  

尿失患者要克制水份摄取,尤其是睡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马桑叶

下一篇 经行头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