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环状外阴炎

环状外阴炎(cyclic vulvitis)病因不十分明确。真菌培养和镜检通常阴性,但抗念珠菌治疗对多数病人有效,推测可能与念珠菌感染。好发青年女性,平均年龄32 岁。症状是间断性的,并与月经周期有,通常发生在前期或期。性交后常有加重,检查外阴可发现明显的红斑,呈环状分布。用棉拭子拭之有触痛。疾病称:环状外阴炎,疾病代码:ICD:N76.8,疾病分类:妇产科。环状外阴炎(cycli......
目录

简介

疾病称:环状外阴炎,疾病代码:ICD:N76.8,疾病分类:妇产科。

环状外阴炎(cyclicvulvitis)病因不十分明确,在真菌培养和镜检检查下通常呈阴性,推测可能与念珠菌感染。在平均年龄32的青年女性中发作的几率比较大。症状是间断性的,并与月经周期有,通常发生在前期或期。性交后常有加重,检查外阴可发现明显的红斑,呈环状分布,用棉拭子拭之有触痛。

症状体征

环状外阴炎症状是间断性的,并与月经周期有,通常发生在前期或期。性交后常有加重,检查外阴可发现明显的红斑,呈环状分布。用棉拭子拭之有触痛。

并发症

细菌感染上可导致阴道炎、宫颈炎,可有性交疼痛,以及小坠痛等。感染临近的组织,则导致尿道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表现。

流行病学

好发青年女性,平均年龄32岁。

疾病病因

环状外阴炎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

1.皮肤病硬化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湿疹、外阴裂隙等。

2.阴道病感染性因素如真菌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非白念珠菌和B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感染因素如萎缩性阴道炎、屑性炎症性阴道炎。

3.对雌、激素过敏有作者发现对多种治疗抵抗的环状外阴炎患者对雌或激素过敏

组织病理检查无特异性的发现,可有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水肿及真皮浅层毛细管扩张。

诊断检查

诊断:据原因不明的、好发于青年女性的疼痛性外阴红斑,环分布,可初步诊断,但必须排除原发病。

实验室检查:阴道分泌物真菌直接镜检,但阳性率只有61%。细菌培养有时可培养出B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部分患者用雌激素做皮试验可发现迟发型变态反应。

其他助检查:无异常表现。

治疗方案

(一)治疗的

1.阴道用抗念珠菌药物(如制霉菌素),连续治疗4~6周。

2.或用乙酸凝改变阴道pH值,对某些病例亦有效。

3.服加阴道用药有些者推荐持续性抗真菌治疗,每隔1~7天氟康唑150mg,同时在服药后连续3天阴道放置氟康唑,消除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同时外阴避免接触刺激性的乳膏。或是选择每天局部用唑类乳膏、制霉菌素软膏或是阴道

预后:患者到更年期或自愈或激素治疗有效。

预防:注意外阴卫生、防止药物过敏

(二)治疗的药品

氟康唑(:大扶康) 本品为氟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与酮康唑相似,抗菌活性比酮康唑强。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必要成分麦角甾醇成酶,使麦角甾醇成受阻,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抑制其生长繁殖。本品对白色念珠菌、大孢子菌、新型隐球菌、表皮癣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均有强力抗菌活恬。服吸收良好,在体分布广,可渗入液中。临床要用于阴道念珠菌病,疮,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真菌性膜炎、真菌感染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真菌感菌等。 服,念珠菌病及皮肤真菌病,50mg~100mg/次,1次/日。阴道念珠菌病150mg/次,1次/日。治疗隐球菌膜炎及其他部位感染,常用量为首日400mg,随后200mg~400mg/日。儿童应慎用。

副作用

1.肠道反应:恶心腹痛腹泻及胀

2.过敏反应:皮疹、偶见剥皮炎

3.肝脏损伤虽低于酮康唑,应用时也须慎重。

4.孕妇和妊娠妇女不宜用本品。

疾病分类

外阴炎就是外阴的皮肤或粘膜所发生的炎症病变,如红、肿、痛、痒、糜烂等。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临床表现大体有以下几面:

1、急性炎症:患者先感到外阴不适,继而出现瘙痒及疼痛,或有灼热感,同时可出现外阴部位(包括大、小阴阴蒂)皮肤及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2、慢性炎症: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皮肤增厚、粗糙、皲裂,也可以伴有排尿痛或性交痛。疾病描述正常情况下有需氧菌及厌氧菌寄居于阴道成正常阴道菌群。需氧菌包括: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兼性厌氧菌有乳杆菌、加德纳尔菌和大肠杆菌。厌氧菌包括捎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和动弯杆菌等。此外还有支原体及念珠菌。阴道与这些菌群成一种平衡的生态,阴道环境影响着菌群,菌群也影响阴道环境。正常阴道中乳杆菌占优势,在维持阴道正常菌群中起键作用。虽然有外阴及阴道的防御机制存在,但由于外阴前与尿道毗邻,后与肛门邻近,易受污染;外阴及阴道又是性交、分娩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之道,容易受到损伤及各种外界病原体的感染。此外,虽然阴道菌群为正常菌群,但当大量应用抗生素、体激素发生变化或各种原因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阴道与菌群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也可成条件致病菌。

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于活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检查见局部充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溃疡湿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癣样变。外阴与尿道、肛门临近,常受到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刺激,若不注意皮肤清洁易外阴炎;其次糖尿病患者糖尿的刺激、粪痿患者粪便的刺激以及尿瘙患者尿液的长期浸等;此外,穿紧身化纤裤,导致局部通透性差,局部潮湿以及期使用卫生巾的刺激,均可起非特异性外阴炎

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Kluyver and van Niel,1936)细胞球状,直径0.8~1.5μm,有时。排列可变,成对、四联、成团或短链。革兰氏阳性,不运动,不产孢。严格厌氧。化能有机养,发酵代谢,培养要求丰富养;分解蛋白胨要产乙酸,通常很少或不利用碳水化物。接触酶通常阴性,但可能产生弱的假接触酶。有些种产生吲哚并还原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7℃。此属与消化球菌的要区是其DNA低的G+Cmol%为27~45。此群菌是哺乳动物口腔、粘液膜和肠道的专性寄生者,可能在化脓感染中起作用。

保健贴士

注意外阴卫生、防止药物过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马肉

下一篇 马耳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