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
形态特征
马钱子,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拉丁文名:Strychnos nux-vomica Linn.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捩花目;马钱科;马钱属;马钱子种。
乔木,高5-25米。枝条幼时被微毛,老枝被毛脱落。叶片纸质,近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厘米,宽4-13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基出脉3-5条,具网状横脉;叶柄长5-12毫米。
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长3-6厘米;花序梗和花梗被微毛;苞片小,被短柔毛;花5数;花萼裂片卵形,外面密被短柔毛;花冠绿白色,后变白色,长13毫米,花冠管比花冠裂片长,外面无毛,内面仅花冠管内壁基部被长柔毛,花冠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药椭圆形,长1.7毫米,伸出花冠管喉部之外,花丝极短;雌蕊长9.5-12毫米,子房卵形,无毛,花柱圆柱形,长达11毫米,无毛,柱头头状。浆果圆球状,直径2-4厘米,成熟时桔黄色,内有种子1-4颗;种子扁圆盘状,宽2-4厘米,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两季,果期8月至翌年1月。
生长习性
马钱子生长于深山老林中,喜热带湿润性气候,不耐寒,怕霜冻,宜选朝南山坡,土壤微酸性至微碱、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黏壤土栽种,而以石灰质壤土或微酸性粘壤土生长较好。马钱子喜高温,适宜生长的月平均温度为20-28℃,短期出现极端最低温度2-3℃,嫩枝受冻干枯。种子发芽温度要求较高,温度在23-25℃时,播种后15-20天,开始萌芽,若低于23℃,则要推迟到25-30天才萌芽。忌积水,在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左右,生长正常。强阳性树种,幼苗期需60%荫蔽度,成龄树生长在过于荫蔽的条件下,开花迟,结果少。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以及瘦瘠的土壤均可生长。
种类介绍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繁殖技术
育苗地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方便,并有适当荫蔽的地方。翻犁风化后,作畦宽1米,高20厘米,畦间工作沟30厘米,待播。
采种与种子处理
冬末春初,采摘橙红色的熟果,堆放2-3天,待果肉变软时,加入少许细砂,除去果肉,洗净种子阴干,用布袋贮放于通风干燥处,最好用清洁的润沙贮藏至温度回升时播种,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浸水2天,取出放进湿布袋内,保持湿润,置阴凉处,约4-5天胚根露出白色芽点时,可取出播种,或将种子放于清洁的河沙床催芽,至出苗时取出播于土中,成活率较高。若种子量少也可用瓦盆催芽,盆底铺10厘米细沙,上放一层种子,再盖2厘米厚的湿沙,然后再用一瓦盆覆盖,待其发芽后取出播于土中。
播种时间
一般在温度回升后的3-4月进行。
播种方法
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10-15)厘米×40厘米开穴点播,每穴放种子1粒,胚根向下,覆1.5-2厘米疏松的火烧土或细河沙盖种,约10天即出苗展叶。为了培育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可用经打洞的塑料袋、小竹箩、圆形瓦筒等营养器盛装营养土育苗。当种子伸出子叶时,选择阴雨天或晴天下午将苗移栽至营养袋,每袋1株,或每营养器放种子1-2粒,置阴湿处。夏季播种后10-20天出苗;冬季播种后40天左右出苗。经苗圃培育1年后,苗高60厘米以上时可出圃定植。
育苗地管理
淋水:幼苗出土时呈淡红色的幼芽,种皮常要停留8-10天才脱下,然后才出现子叶,如果播种过浅,幼茎常常把种皮带出土面,遇烈日照晒,种皮干缩,子叶不易脱落而枯死。故播种后遇旱要及时淋水,土面必须保持湿润,不板结,以利种子破土出苗,否则出苗不整齐,或闷死在土中。
除草、松土:小苗出土后,生长缓慢,仍需加强除草、松土;对芽接苗要加强除草、松土管理,促进芽接苗健壮生长。
施肥:当幼苗长出3对真叶时开始追施人畜粪尿水数次,每隔2个月1次,先稀后浓。结合施肥进行培土。
防冻害:冬季要注意防霜冻。
砧木和芽条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1年生实生苗作砧木。选择高产母株结果枝上芽饱满未萌发的枝条作芽条。
芽接方法:在实生苗离地10厘米处,选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切成“鸭舌形”的接口,削取略小于接口的芽片,剥去木质部,然后剥开砧木接口的皮部,将芽片迅速贴上,用宽约1.5厘米的塑料薄膜带由下向上一环压一环的绑紧。芽接后20-30天待其成活后,解去绑扎物,解绑后约7天,在离芽接位上方5厘米处切断,切口偏斜,低处向芽接位背面,免雨水流向芽接位,并用腊封切口。芽接后应经常抹去砧木上萌发的芽。幼嫩的芽片抽新芽时,为了防止虫害,用穿小孔通气的塑料薄膜袋套上,对防虫有良好的效果。若用成年马钱子植株作砧木进行芽接时,要在距离地面1米处锯平,待新枝萌发生长充实后才能进行芽接。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种植地:宜选择河边冲积土,丘陵地的黄红壤土,石灰质壤土或微酸性粘壤土,定植前1-2个月挖穴,穴的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经风化后,每穴施土杂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0.25千克与表土混匀填穴。
种植时间:宜在雨季阴天进行。
种植方法:马钱子苗直、根长、须根少,起苗时尽量带土团移植。移栽时剪除下部侧枝及叶片,上部叶片亦剪去一半,过长的主根适当修短,并蘸泥浆。定植时根系要舒展,覆土压实,穴面比地面稍低1-2厘米,浇定根水。营养袋苗种植时撕裂营养袋,放穴中央,分层回土压实。
淋水、补苗:定植后天旱要淋水,以助苗木迅速恢复生势,发现缺苗要及时补齐。
间作:马钱子生育期长达几十年,前期冠幅小,林下行间通风透光良好,适当间种木薯、高良姜等旱粮或药材,给植株创造一定温湿度,适合前期生长的环境。
施肥:在3-4月老叶骤然在数天内全部脱落,幼叶、新梢和花芽抽出前,给每株幼树施20%浓度的稀尿水5-10千克,大树施10-15千克,沿树冠外缘开沟施下。在8-9月结果期,每株施适量克硫酸铵、过磷酸钙或火烧土。
修剪:结合整形进行修剪,剪除过密的侧枝、弱枝和主干下部的侧枝。
采收加工
采收:马钱子栽培定植8年后开花结果,10年后为结果盛期。冬末春初,当果实外表皮变橙红色时采收。
加工:将果摘下后,堆放几天,待果肉变软发烂后洗去果肉,捞出种子晒干即可。马钱子有剧毒,要小心保管。
病虫防治
病害
叶斑病:该病为害叶片,初期叶上产生紫红色的小斑点,沿叶脉扩展成不规则的黑褐色斑,最后,整个叶片发黄,提前脱落防治方法:用1:1:100倍波尔多液喷洒;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
虫害
夜蛾、天蛾:以幼虫为害嫩叶,花期更为严重。防治方法:幼龄期用90%敌百虫稀释800-10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象鼻虫:成虫吃食嫩叶,造成叶片缺刻。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捕捉;②用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用于健胃药。中医学上以种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
【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生境分布】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中国云南省等。
【化学成份】含有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并含有微量的番木鳖次碱,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奴伐新碱,士屈新碱以及脂肪油,蛋白质,绿原酸等。
【功能主治】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处方名:马钱子、马前子、生马钱、制马钱、炙马钱子、制马钱子、砂炙马钱子、油炙马钱子、水炙马钱子等
处方中写马钱子、马前子均指生马钱子。为原药去杂质及毛茸研末入药者。毒性特大,用须格外小心。
砂炙马前子或称炙马前子。为净马钱子用砂子炒至膨胀内部棕黄色时取出入药者。毒性减小。
油炙马钱子又称油马钱子。为净马钱子在植物油中炸至膨胀内部棕黄色时取出入药者。毒性减小。
水炙马前子为净马钱子用水煮沸,水浸后切片晾干入药者。因水煮温度低,不能大大减少其毒性,用量宜小。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采收加工与储藏:采制9~10月,摘取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用砂烫去毛后,研粉用。
炮制方法:马钱子粉:取沙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马钱子,炒至呈深黄色并鼓起,取出,筛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马钱子:取拣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马钱子片,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纲目》:“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功能主治
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疼痛及痈疽肿痛。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
3、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用法用量
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日服0.3~0.6克(大剂量0.9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
考证
①出自《本草纲目》:“番木鳖,蔓生,夏开黄花,七、八月结实如括楼,生青熟赤,亦如木鳖,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
②《本草原始》:“番木鳖,木如木鳖子大,形圆而扁,有白毛,味苦。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
名家论述
1.《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理化鉴别
1.取胚乳切片,加硫钒酸1滴,显蓝紫色(番木鳖碱反应);另取切片加浓硝酸,显橙红色(马钱子碱反应)。
2.取该品粗粉1g,加乙醇15ml,冷浸2小时,滤液蒸干,以1N盐酸溶解,加氢氧化铵碱化,氯仿提取,氯仿液再用1N盐酸提取,酸液中加锌粉及浓盐酸,水浴加热5分钟,冷却后加亚硝酸溶液1滴,即显樱红色(番木鳖碱反应)。
3.薄层层析:⑴马钱子碱。⑵番木鳖碱。⑶马钱子(对照药材)。⑷云南马钱(对照药材)。⑸马钱子(商品)。⑹制马钱。
样品液:取粉末0.5g,加氯仿-乙醇(10∶1)混合液5ml及浓氨水溶液0.5ml,振摇5分钟,放置2小时,滤液供试;
对照品液:另取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加氯仿溶解,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液作对照溶液。
展开:取10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溶液展开。
显色:喷稀碘化铋钾试液,对照品显两橙色斑点,马钱子碱在下方,番木鳖碱在上方,供试品显相同的色斑。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硅胶为填充剂;正己烷-二氯甲烷一甲醇一浓氨试液(42.5:42.5:5:0.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士的宁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士的宁对照品适量,加醋酸乙酷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氯仿25ml与浓氨试液1ml,密塞,轻轻振摇,称定重量,放置24小时,再称定重量,用氯仿补足减失的重量,充分振摇,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分液漏斗中,用硫酸溶液(3→100)提取5次,每次15ml,合并硫酸液,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9~10,用氯仿提取5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4μ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士的宁(C21H22N2O2)应为1.20%~2.20%。
药理价值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该品所含的番木鳖碱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机能。
1.1.对脊髓作用。脊髓对番木鳖碱有高度的敏感性,给蛙皮下注射0.02%硝酸番木鳖碱溶液0.5ml,可见反射兴奋提高,轻轻触动皮肤表面,就能引起动物震颤;给截除大脑的猫静脉注射0.01%硝酸番木鳖碱0.2mg/kg,亦见反射性增高。剂量增加时可出现强直性惊厥。治疗剂量的番木鳖碱使神经冲动在脊髓中传导容易,且不破坏脊髓中枢的交互抑制过程,但中毒剂量的番木鳖碱能破坏此交互抑制过程。出现强直性惊厥。番木鳖碱在试管中,能抑制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分解,因此曾有人认为此即为番木鳖碱兴奋作用产生的原理。另有资料认为系由于番木鳖碱能与突触后抑制性介质甘氨酸竞争突触后抑制部位,因此能选择性阻断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突触后抑制,使运动神经元对传入刺激起较大反应。同时也能阻断脊髓中闰绍细胞(RenshawCell)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这样减弱或消除了对抗肌(伸肌与屈肌)之间的交互抑制,因此大剂量可致强直性惊厥。
1.2.对延髓的作用。据资料记载,给箭毒麻痹的犬静脉注射2mg/kg的硝酸番木鳖碱,血压立刻升高(10-20mmHg),并长时间持续在高度水平。但如破坏动物的延髓,血压随即下降,增大番木鳖碱剂量,血压也不再上l,说明番木鳖碱能提高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性,增进血液循环。番木鳖碱还具有兴奋迷走神经中枢作用,可出现心动徐缓。番木鳖碱亦能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使呼吸加深加快,特别是在上述中枢被抑制时这些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它还可以兴奋咳嗽中枢。
1.3.对大脑皮质的作用。小剂量的番木鳖碱能加强皮质的兴奋过程,促使处于抑制状态的病人苏醒。还能提高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器官的功能。治疗剂量的番木鳖碱对犬和猴的实验性神经官能症呈现良好作用,能促使兴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正常关系的恢复。大剂量的番木鳖碱(接近中毒量),在短暂的提高兴奋过程后,即发生超限抑制现象。
2.对人体淋巴细胞的作用。临床上有报道,硝酸番木鳖碱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刘德祥等观察了马钱子分煎液不同剂量对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煎液浓度为0.3-0.7mg/ml时,分裂指数基本一致,当浓度为0.2mg/ml时,分裂指数基本一致,当浓度为0.1mg/ml时,分裂指数达9.975%,急剧上l,超过对照组。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番本鳖碱具有强烈苦味,可刺激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机能和食欲,病人肠痿管试验证明,番木鳖碱对人体胃肠平滑肌无兴奋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物药理协作组报道,以二氧化硫或氨雾引咳法试验证明,马钱子碱50mg/kg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超过可待因。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马钱子碱40mg/kg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强度与氯化氨无显著差别。平喘作用弱。但动物实验发现,当用药时间延长,用量增加时,能加强家兔抗组织胺的作用。
5.抗菌作用。马钱子的水煎剂(1:2)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表明,0.1%马钱子碱能完全抑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的生长。
6.其它作用。SollmanTA报告马钱子碱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5-10%马钱子碱溶液可使口腔粘膜麻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呈现箭毒样作用,此种作用在整体动物上被全身性惊厥所掩盖,只在离体神经肌肉标本上才能表现出来。
【药(毒)理学】中毒者初有嚼肌及颈部肌抽筋感,咽下困难,全身不安、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极度收缩而出现强直性惊厥。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用巴比妥类药物静脉注射以抑制惊厥,另用高锰酸钾洗胃。毒性:对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士的宁为0.47mg/kg及0.85mg/kg,4-羟基士的宁为0.556mg/kg;马钱子碱给狗静脉注射的致死量为8mg/kg。
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和马钱子仁对小鼠灌胃的急性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27、233和234.5mg/kg;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53、69和77.76mg/kg。马钱子碱给犬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mg/kg。成人1次服5-10mg的番木鳖碱可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曾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mg时引起中毒;并有服马钱子7粒中毒致死的病例报告。死亡原因为强直性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衰竭及窒息死亡。1988年有人比较了马钱子及不同炮制品的毒性。
番木鳖碱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并提高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机能.
镇痛作用:实验表明其所含的马钱子碱有镇痛、镇静作用,而番木鳖碱无镇痛效果,用小鼠腹腔注射乙酸的扭体法,小鼠肌肉注射马钱子碱镇痛作用的ED50为12.68mg/Kg.小鼠热板法证明马钱子碱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与M胆碱受体有一定的联系.
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均具毒性,成人一次服5~10mg的番木鳖碱可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死亡原因是由于强直性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衰竭与窒息而致.
传统的炮制目的也是为了减轻其毒性。马钱子以士的宁的含量作为剂量标准,士的宁既是毒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研究证明,传统的砂烫、油烫炮制方法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士的宁的含量,达不到减毒的目的,因此有人认为,用精确称量的生品入药,可以取代传统的炮制后入药的方法。但也有人认为,士的宁不是马钱子中的唯一有效成分,故认为以其作为衡量药效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而与甘草配伍炮制对解毒有一定作用。
炮制原理
马钱子经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而转变生成的异士的宁及其氮氧化合物和异马钱子碱及其氮氧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加热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成它们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被转化的这些生物碱毒性变小,且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从而降低了马钱子的毒性。
用法用量
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每次0.2-0.6克。大剂量0.9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内服,如按其成分番鳖碱(士的宁)计算,一次量控制在6毫克为宜。内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加至患者感觉肌肉有一过性轻微颤动为取佳有效量,此反应也表明不可再加量。
注意事项
用于炮制马钱子的辅料(如河砂等),要专用,不得用于炮制其他药材,其炮制过程中所刮下的皮毛碎屑,必须立即烧掉,不得随意处理。
马钱子,马钱科植物马钱、长籽马钱的成熟种子。该品呈钮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直径1.5~3cm,厚0.3~0.6cm。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色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无臭,味极苦。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马钱子营养分析:搜通络,通经止痛,化痰散结,消肿解毒。主治风湿顽痹,肌肤麻木,肢体瘫痪,喉痹癫痫,跌扑损伤骨折,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马钱子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生马钱子、制马钱子等。其中制马钱子的炮制过程是取净砂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马钱子,拌炒至表面深褐色并鼓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放凉;砂烫后可降低毒性,便于粉碎。炮制后的药材贮干燥容器内,制马钱子密闭,置通风干燥处,生马钱子专库保管。
马钱子经砂烫、油炸、甘草水煮等加热方法炮制后,均能明显降低其番木鳖和马钱子碱的含量,降低其毒性。
内服一般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患者感觉肌肉有轻微颤动时为最大量,不可再加量。
不可生服、多服、久服,可间断使用。
该品有大毒,过量易致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昏,烦躁不安,继则颈项强硬,全身发紧,甚至角弓反张,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呈痉笑;严重者可致神志昏迷,呼吸急促,瞳孔散大,心律不整,以致循环衰竭而死亡,故应注意炮制,严格控制剂量。
马钱子做法指导:风风湿匀痹,筋脉拘挛,顽麻疼痛者,可与苍术、川乌、乳蚝、没药等配伍;凡痰火郁结,喉痹肿痛者,可与青木香、山豆根、半夏等配伍。
用药选方
1、治喉痹作痛:
2、治缠喉风肿:
番木鳖仁一个,木香1.5克。同磨水,调熊胆1.5克,胆矾2.5克,以鸡毛扫患处。(《唐瑶经验方》)
番木鳖(入砂锅内,黄土拌炒焦黄为度,石臼中捣磨,筛去皮毛,拣净末)、山芝麻(去壳,酒炒)、乳香末(箬叶烘出汗)各五钱,穿山甲(黄土炒脆)50克。共研末。每服5克,酒下,不可多服,服后避风,否则令人发战栗不止,如人虚弱,每服2.5克。(《救生苦海》马前散)
4、治中耳炎:
①番木鳖一个,以井水磨汁滴耳内。(《光华医学杂志》11:38,1933)
②马钱子25克,焙黄去皮毛,然后用胡麻油50克煎之,至漂起为度,去马钱子,留油备用。治疗时先洗去脓垢,然后滴入药油两滴。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番木鳖(去皮,磨细粉)3克,甘草(细粉)3克。炼蜜为丸四十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实用中药》)
6、治骨折:
马钱子、枳壳。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50克,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5天后将马钱子毛刷净,切片晒干,用细砂炒成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洗一天半,阴干碾细。枳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制为蜜丸。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极量一日8克。儿童酌减。同时进行断骨复位,小夹板固定。孕妇、高血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肌肉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全展选编·外科》)
7、治热牙痛不可忍:
番木鳖半个,井花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疼止。(《握灵本草》)
8、治癍疮入目:
苦实把豆儿半个,轻粉、水花银朱各2.5克,片脑、麝香、枯矾少许。为末,左目吹右耳,右目吹左耳,日二次。(《飞鸿集》)
9、治狂犬病:
马前子一粒,酒磨成粉末,开水吞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马钱子1g,樟脑粉0.3g,膏药脂4g,制成面麻膏,用时将膏药烘软并贴在患侧耳垂前面神经干区域,4天换药一次。100例患者,经过4~32天的治疗后,痊愈98例,好转2例(江苏中医,1988,6:31)。
经济价值
注意事项
用药禁忌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本草经疏》: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之。毒性马钱子含有番木鳖碱,成人用5-10mg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mg可致死亡。曾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mg时,引起中毒。亦有服九转回生丹(主要成分为马钱子与地龙)而致中毒或马钱子7粒中毒致死的病例。
不宜生用、多服久服;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过量中毒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本草经疏》:“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之。”毒性马钱子含有番木鳖碱,成人用5~10毫克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毫克可致死亡。曾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毫克时,引起中毒。民间有谚语“马前吃,马后死”,即形容其毒性之大。
不良反应及治疗
本品因含番木鳖碱,服量过大易致中毒,轻者可见口干、头晕、头痛和胃肠道刺激症状;重者可见心慌、肢体麻本抽搐、恐惧,癫痫样发作。含马钱子的中成药1次服用剂量,以其所含番木鳖碱含量控制在6mg左右比较适宜。若1次误服番木鳖碱0.03-1g以上,开始出现嚼肌及颈部肌有抽筋感觉,咽下困难,全身不安,随后伸肌与屈肌作极度的收缩而出现强直性凉厥,即所谓角弓反张,呼吸肌痉挛性收缩,呼吸停止于最大吸气状态,惊厥反复发作,患者每因窒息而死。番木鳖中毒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用戊巴比妥钠等药物静脉注射,以及用水合氯醛灌肠以制止惊厥,惊厥停止后,如认为胃中尚有余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植物危害
主要毒性
中毒症状
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下咽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
中毒解救
防风6克,甘草10克,勾藤12克,生姜5克,青黛2克,冲服或水煎服。
严重抽搐
植物研究
药材鉴定
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纽扣状,略弯曲,边缘微隆起,常一面稍凹下,另一面稍突起,直径1~3厘米,厚3~6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密生匐伏的银灰色毛茸,呈辐射状排列,有丝光,底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圆点,边缘有一小突起,在圆点与小突起之间有一条棱线。质坚硬,难破碎,破开后种仁淡黄白色,稍透明,角质状。纵切面可见心形的子叶。无臭,味极苦。毒性剧烈,口尝宜特别谨慎。以个大、肉厚、质坚者为佳。主产印度、越南、缅甸等地。马钱子历来多为进口药,现中国云南有马钱藤Strychnospierriana A·W·Hill经测定种子含番木鳖碱,可以代替进口马钱子。生药外形与马钱子相似,长径20~30毫米,短径15~22毫米,中央厚6~10毫米,每个重1.3~1.9~2.7克;外面密被棕白色至棕色、光亮的绢毛,自中央向四周辐射状匍匐排列;种脐在种子中央,珠孔在种子的边缘。显微鉴定: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分化成单细胞毛,向一侧斜伸,长500~1100μm,宽约25μm以上,其部膨大,似石细胞状,直径约75μm,壁极厚,强木化,有纵长扭曲的纹孔,毛的体部肋状木化增厚,胸腔断面观类圆形;种皮内层为舫的棕色薄壁细胸,内胚乳细胞壁厚约25μm,胞间连丝隐约可见,以碘液处理后较明显,细胞内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粉末:灰黄色。①非腺毛单细胞,大多断裂,完整者长至1100μm,直径25~63μm,壁强木化,基部似石细胞状,壁极厚,纹孔纵裂缝状,毛体部向一方倒伏,圆柱形,顶端钝圆,有5~18条肋状增厚,易纵裂成裂片,宛如纤维,单个裂片直径3~9μm,有的裂片再2~3不完全纵裂。②内胚乳细胞多角形、长多角形或类圆形,壁较厚或甚厚,隐约可见极细密的孔沟,有的胞间层呈细波状弯曲,内含脂肪油滴、糊粉粒。此外有色素层(种皮内层细胞)。该品以个大饱满、质坚肉厚、色灰黄、有光泽者为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该品以干燥品计算,含番木鳖碱应为1.20%~2.20%。
化学成分
马钱种子含多种生物碱,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正”系列(normal series)生物碱:番木鳖碱(strychnine),马钱子碱(brucine),异番木鳖碱(isostrychnine),异马钱子碱(isobrucine),番木鳖碱N-氧化物(strychnine N-oxide),马钱子碱N-氧化物(brucine N-oxide),β-可鲁勃林(β-colubrine),16-羟基-β-可鲁勃林(16-hydroxy-β-colubrine),16-羟基-α-可鲁勃林。
②“伪”系列(pseudo series)生物碱:伪番木鳖碱(pseudo-strychnine),伪马钱子碱(pseudobrucine)。
③“N”-甲基伪”系列(N-methylpseudo series)
生物碱:N-甲基-断-伪番木鳖碱(icajine),番木鳖次碱(vomicine),N-甲基-断-伪马钱子碱(no-vacine)。
种子所含生物碱以“正”系列为主。种子经高温加热(220~260℃,3min),剧毒成分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含量明显降低,而异番木鳖碱、异马钱子碱、番木鳖碱N-氧化物及马钱子碱N-氧化物含量增高。
根皮、根木质部含“正”系列生物碱为主,茎皮含“伪”及“N-甲基伪”系列生物碱为主,叶则含“N-甲基伪”系列生物碱为主。果皮、果肉均含番木鳖碱,马钱子碱,4-羟基番木鳖碱(4-hydroxystrychnine),番木鳖碱N-氧化物,马钱子碱N-氧化物,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N-甲基-断-伪番木鳖碱,番木鳖次碱,N-甲基-断-伪马钱子碱,果肉另含β-可鲁勃林。果肉还含环烯醚单萜类(iridoid)化合物:马钱子甙(loganin),马钱子甙酸(lo-ganic acid),去氧马钱子甙(deoxyloganin),马钱子酮甙(ketolo-ganin),开链马钱子甙(secologanin)。
长籽马钱种子含多种生物碱,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正”系列生物碱:4-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4-hydroxy-3-methoxystrychnine),番木鳖碱,马钱子碱,4-羟基番木鳖碱,番木鳖碱N-氧化物,α-可鲁勃林。
②“伪”系列生物碱: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
③“N-甲基伪”系列生物碱:N-甲基-断-伪番木鳖碱,番木鳖次碱,N-甲基-断-伪马钱子碱及4-羟基-3-甲氧基-N-甲基-断-伪番木鳖碱(4-hydroxy-3-methoxy-N-methyl-sec-pseu-dostrychnine)。
种子所含生物碱以“正”系列为主叶则含“N-甲基伪”系列生物碱为主。
此外,叶还含有N-氰基-断-伪番木鳖碱(N-cyano-sec-pseudostrychnine)及N-氰基-断-伪马钱子碱(N-cyano-sec-pseu-dobrucine)。
士的宁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并能提高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机能。特别是对脊髓有高度选择性。
研究表明:士的宁能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脊髓对士的宁有高度的敏感性,治疗剂量的士的宁不仅能阻断脊髓中润绍细胞(Renshaw Cell)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也能阻断中枢抑制性递质甘氨酸对脊髓中间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后抑制,从而使神经冲动在脊髓和神经元中易于传导,并能提高脊髓反射兴奋性,因此可缩短脊髓反射时间,增高反射强度,且不破坏脊髓中枢的交互抑制过程.给蛙皮下注射0.02%硝酸士的宁溶液0.5ml可见反射兴奋提高,轻触皮肤即可引起动物震颤,给截除大脑的猫静脉注射0.01%硝酸士的宁0.2mg/kg,也见其反射性增高.但中毒剂量的士的宁能破坏脊髓中枢的交互抑制过程,可出现强直性惊厥.由于脊髓兴奋性的提高,所以对骨骼肌和内脏平滑肌紧张度也增加,故对肌无力、遗尿症、性衰弱等有效。
士的宁对延髓有兴奋作用.士的宁能提高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性,给箭毒麻醉的犬静脉注射硝酸士的宁2mg/kg,血压立刻升高并长时间持续在高水平,但若破坏动物的延髓,则血压随即下降,增大士的宁剂量血压也不再上升.士的宁亦能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使呼吸加深加快,在上述中枢被抑制时其作用更加明显。
士的宁尚可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而使心动徐缓.对咳嗽中枢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小剂量的士的宁能加强皮质的兴奋过程,促使处于抑制状态的病人苏醒.且能提高味觉、触觉、听觉及视觉等感受器官的功能.对于实验性神经官能症的狗和猴,治疗剂量的士的宁能促使其兴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正常关系的恢复.而接近中毒剂量的士的宁,则在短暂的提高兴奋过程后即发生超限抑制现象。
此外,士的宁尚可兴奋植物神经中枢,增进胃肠蠕动和食欲,刺激骨髓活跃造血机能,故可缓解再生障碍性贫血。
2. 镇痛作用。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实验表明:其镇痛作用弱于哌替啶,但持续时间却较之长约4倍.小鼠热板法亦表明:马钱子碱在一定剂量和时限内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士的宁则无明显镇痛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病人肠瘘管直接测验证明,士的宁对人体胃肠平滑肌没有兴奋作用,但因其具有强烈苦味,可刺激味觉感受器反射性的增加胃液分泌,故可促进消化机能及增进食欲.动物(羊)实验还表明:适量马钱子粉内服,可兴奋瘤胃,能治疗前胃弛缓;而用量过大反会抑制瘤胃蠕动,使前胃弛缓加重。
4.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马钱子碱的作用为士的宁的1/8.据报道,马钱子碱对氨水及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其强度超过可待因,且口服较腹腔注射作用显著.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马钱子碱40mg/kg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强度与氯化铵无显著差别,平喘作用较弱.动物实验还表明:当用药时间延长,用量增加时,能加强家兔抗组胺的作用。
5.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马钱子水煎剂(1:2)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0.1%的马钱子碱能完全抑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的生长。
6. 其他作用。高浓度马钱子煎剂能抑制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低浓度时则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
马钱子碱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5%~10%马钱子碱溶液可使口腔黏膜麻醉.在离体肌肉神经标本上,极大剂量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均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而呈现箭毒样作用,在整体动物上,此种作用被全身性惊厥所掩盖。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